返回

年代,从陕北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开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家呆了一个月,终于迎来了大学开学报到的时间。 1978年3月初 3月的四九城,乍暖还寒。 柳枝头蹿出一点如笔尖似的嫩芽,打量着过往的行人。 HD区颐和园路5号。 燕大。 穿着各异,年纪相差很大的新生,背着行李,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他们是今年报到的新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天之骄子。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也很复杂,有些是来自部队,有些是工人,有些是知青,更有些还是工厂的厂长。 秦芳背着行李,在母亲的护卫下,经过一番报道,分到了2楼女生宿舍。 宿舍里有6个女生。 来自五湖四海。 只有秦芳一个客人是燕京本地人。 “大家好,我叫秦芳,是陕北知青。”秦芳高兴地说道。 宿舍里跟秦芳年纪十七八岁的两人,最大的一个知青有二十五六岁。 秦芳是宿舍最后一个,大家热情地帮秦芳把床铺好。 秦芳安排妥当,母亲就回去了。 很快大家就熟悉起来。 “秦芳,你是陕北知青,有一个,叫代志平的你认识不认识,就是《黄土地》的作者。”张敏看着秦芳说道。 “嘿嘿,张敏,你这话可是问对人了,我不仅知道,还特别熟悉我们是一个知青点的。” “啊,秦芳,跟你代志平是同一个知青点的,他怎么样,是不是文采特别好,他是不是来咱们燕大?中文系?” 其他人一听秦芳竟然跟大名鼎鼎的代志平是同一个知青点的,好奇起来,围着秦芳要打听代志平的事情。 “巧了,我们当时让帮主他报燕大,他不报,说什么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只有读理科,你说气人不,他一作家不读文科,跟理科捣乱什么。” “啊,华清,那不是工程师吗?” “谁说不是。” “对了,你刚才说他是你们帮主,怎么回事?” “这话说来可以就长了。” “快说来听听。” 大家一听有故事,马上叫秦芳与起来。 于是秦芳把几个人在陕北讨饭演出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黄土高坡》是这么出来的,没想到你们帮主这么厉害。” “谁说不是,我们都惊呆了,只看到我们帮主拿起笔就写,一边写一边唱,我从来没有见过人家写歌作曲这么轻松的。”秦芳说道,“我跟你们说,帮主可不仅做《黄土高坡》跟《篱笆墙的影子》两首,还有一首《爱的奉献》,在陕北劳动的时候,结合陕北民歌,他还做一首《信天游》” “等会,我拿笔记一下。”大家一听,原来除了在《黄土地》上发表的两首歌,代志平还做了两首歌,意外收获呀,于是赶紧拿出笔记本出来记下歌词。 接着让秦芳教大家唱。 华清。 一千零一十七名新生,11个系30个班,1017人。 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他们大部分人都经历丰富,虽然年龄悬殊,但都有着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代志平提着行李,到校报到组,报到。 长长的队伍中,同学们的脸上难掩喜悦的表情。 新生报处外面,张贴着一组公告栏,上面是各个系的学生名单。 大家站在前面看着自己的姓名。 “77级汽车工程有个代志平,怎么跟《黄土地》的作者同名,不会是同一个人吧?”人群中一个二十五六岁,黝黑皮肤的青年指着上面用毛笔写的黑色名字说道。 “这位同学,你也知道代志平?”旁边一个青年热情地问道。 “知道呀,代志平的名字谁不知道,去年5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黄土地》,上面还有两首他作词作曲的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颗月亮……”两人对视着齐齐唱了起来,哈哈笑了起来,大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两位,我刚才不小心听到老师说,我们这一届来了一个牛逼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还是作家,是《黄土地》的作者代志平,就是他,汽车工程专业。”身后一个青年拍拍两人的肩膀说道。 “没想到真是他,他一作家不读文学专业,读汽车工程干什么?” 三人聊了起来。 代志平在三个前面,听到身后三人聊着自己。 “没想到,自己这么出名。”代志平有些得意。 77届可是卧虎藏龙的一群人,牛人不少,不少人将来可是国家栋梁。 被这样一群人崇拜,代志平心里也得意。 终于排到代志平。 “同学,请出示你的《录取通知书》”一名五十来岁的中年男满是慈祥地说道。 “老师,你好,我是代志平,汽车工程。”代志平一边说一边拿出录取通知书交给老师。 “你就是代志平同学?”老师有些惊讶,接过来,进行了登记,登记完后,给代志平新生出入证了一张新生入学报到手续,说道“你照着上面说明,办理入学手续就行。” 说着递给代志平一张新生出入证。 “谢谢老师。”代志平感激地说道,走了出来。 “他就是代志平,这么小,也就二十岁吧,我以为多大呢。” “没想到我跟《黄土地》的作者同班。”有位汽车工程专业的同学小声地说道。 “你好,同学,你也是汽车工程的?”代志平一听是同班同学,停了下来,看着对方。 对方23岁,瘦高个,穿着一件陈旧的蓝色对领上衣,脚上穿着一双镂空的塑料解放鞋。 “你好,鹅系傅文博,很高兴与你同班。”傅文博带着一口没有卷舌的南方口音。 这也是代志平前世的时候在南方城市待惯了听懂对方的话。 “你好,我是代志平,听你口音是南方人?”代志平伸出手认真地跟对方握了起来。 一来就认识个同班同学,心里也高兴。 77届,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生活经验丰富,个个都值得代志平尊敬。 这一届的同学,跟几十年后那些不知人间疾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学生,只知道攀比的不同。 他们个个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与磨难。 他们从田间与工厂走来。 甚至有大部分的人还是代志平的“老乡”插队知青。 “系呀,你怎么知道?”傅文博高兴地看着代志平。 “很难猜吗?”就这不卷舌的口音,不用想就知道了。 两个是同班,于是相伴而行去办理手续。 “我看看接下来是"凭新生出入证到各系迎新小组办理……"”代志平一看新生入学报到手续写着: 一、去校报到组交验《录取通知书》,发给新生出入证和新生入学报到手续单。 二:凭新生出入证到各系迎新小组办理: 1、预借食堂钱、粮付券,按指定食堂就餐。 2、分配学生宿舍,按指定房间就宿。 3、交组织关系介绍信 4、交户口、油粮关系证明信。 三、按指定时间到校医院检查身体。 四、开学后,有关填发“学生卡”“学生证”“借书券”等项工作,将另行通知办理。 第一项已经办理,接下来是到食堂借钱、粮付券,然后到指定食堂吃饭用餐,接着是分配宿舍。 傅文博别看他身体瘦弱,可力气一点不输代志平,也许是激动,一定要帮代志平拿着网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