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从陕北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新官上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上课是枯燥的,没有课本,上课前,老师都提前到教室,然后把上课的内容抄在黑板上,大家抄。 教授们都是年纪很大,都在六七十岁以上,其中让代志平印象最深的是高数的葛教授。 葛教授,七十多岁,平头,戴着一个用绳子绑到后脑的黑框眼睛,座着轮椅,讲课时拄着双拐,右手撑着拐,左手在黑板上写字。 字写得非常漂亮。 看着葛教授在讲台上拄着拐杖给大家讲课,代志平有点感动。 现在的教授水平都很高,一心想为了国家培养出后备人才,为国家做贡献,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 是纯碎的专家,不是砖家。 葛教授的数学造诣很深,讲起课来,由浅入深慢慢地跟大家讲,讲完有不懂的让大家提问,一个个跟大家解答。 大家都很很认真学,不用人催促,自觉性很高。 别说是睡觉,连打瞌睡的都没有,这种认真如饥似渴的求学氛围让代志平很是喜欢。 下午的课程,有英语课。 英语老师姓林,是个五六十岁的妇女。 “由于这一届的高考并没有考英语,所以我不了解大家的英语水平到底是怎么样,我们进行一次测试,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林老师说着,把手里的试卷发给大家。 “要考试,这下惨了,我英语不会呀。” “我也不会,我英语28个字母都认不会。” “英语字母好像是26个吧,那两个是你发明的?” 试卷发下来,同学们一听,纷纷议论起来,教室内躁动起来。 一种不安的情绪开始笼罩着教室。 “首先要声明一下,这一次的测验只是一次摸底,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请同学们放心。”林老师看到大家躁动起来,解释地说道。 代志平一看,试卷的难度也就是现代初中一二年级的水平。 语法占大部分,考察大家的单词词汇量,还有一道是阅读理解。 代志平很快就做完,并交了卷。 再看看傅文博,一个劲地在那撧耳挠腮。 一看就是偏科的学生。 林老师收完试卷,就离开了。 她要回去改试卷,看看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英语课程代志平并不担心,当年怎么说自己也过六级,虽然多年没有学习了,单词词汇虽然说忘记了,可是语法这些还记得,只要稍为复习就可以了。 不过,这一次代志平对英语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写作,还有口语方面要求更高。 说不定将来会用得到。 想了了英语的计划,到了下午四点钟。 “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现在是课外锻炼时间。 到操场上去,到校园里来;参加体育锻炼,㕣强健体魄;争做祖国未来健康的建设者。” 学校的广播开始播放音乐,播音员那高亢的声音传来。 “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八减一大于八。”是体育锻炼的口号。 东大操场上,瞬间涌进了学生们,排球,篮球,乒乓球,单杠,跳远。 同学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 颐和园的小径上也出现一个个小跑的身影。 “同学们,占用大家一点时间,我们来讨论讨论,迎新晚会的节目,大家畅所欲言。”班长方鹤轩站了起来,大声说道。 现在的学生,班集体意识很强,班里的活动都踊跃参加并发表意见,尽一份力量。 大家一听,都没有离开,正在学习的同学也放下手里的笔。 “班长,你说个目标,咱们好想呀,没有目标,就像无头苍蝇可不行。” 同学们说道。 “那我说说我的意见,并不对,我这只是抛砖引玉。”方鹤轩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吧,这个节目最能我们全班都能亮相。” “那就是大合唱喽。”林孙岳举手说道。 “我觉得林孙岳的话很有道理,只有大合唱才能让大家全部亮相。” “同意。” “支持。” 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 方鹤轩一听,既然大家都决定了,点点头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咱们的节目就定为大合唱,接下来我人选一下歌曲。” “《咱们工人有力量》怎么样?” “不行,太老土了,没有新意。” “那就《东方红》” “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觉得吧,歌曲最好能代表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所以前面两首歌,我觉得并不是很适合。”251舍友钱浩辰站了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同意钱浩辰的观点,我们要有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不能像以前一样。” “《喀秋莎》怎么样?”方鹤轩看了看大家提出一首大毛的经典歌曲。 跟国际接轨,够代表我们的精神面貌了吧。 《喀秋莎》这首歌,描绘的是大毛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 这首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一经问世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 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 “《红梅赞》” 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大多数同学举手表决,就唱《喀秋莎》 “文艺委员,你来说说看。”方鹤轩看着坐在后面一直埋头写作的代志平说道。 傅文博一直坐在代志平身边,伸长着肚子看着代志平一笔一画地写着,代志平边写,他边看。 傅文博已经把代志平的存稿看完了,现在正在看着代志平写。 “对呀,我们怎么忘记了,我们有个作词作曲家在这呢,选择歌曲的工作不交给咱们的文艺委员。”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代志平一听,把稿纸收了起来,傅文博像个秘书似的从代志平手里接过稿纸说道,“我来,我来。”说完看了起来。 代志平往前走。 “我觉得都不是太好,《喀秋莎》是一首爱情歌曲,并不适合我们,难道跟大家宣布,我们来上大学是为了谈情说爱?” “格局太小了。 我们是来干吗的,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当然是为了建设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才是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职责。” 代志平说道。 “说得好。”方鹤轩一听点赞地说道。 现在的学生都很朴素,思想觉悟都非常高。 没有那种精利主义。 大家一听代志平的话,纷纷点头。 “可是,没有这样的一首歌。“ 大家说道。 这时候班长方鹤轩看向代志平同,说道:“文艺委员,你是作词作曲家,要不,你做一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