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从陕北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还有二十万字就截稿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四月初。 早晨阳光洒落在胡同的每个角落,街道上,自行车流如潮水般涌向街道,叮铃叮铃的铃声,响成一片,头顶上嗡嗡的鸽哨声掠过天空。 燕京,燕京日报社,编辑部。 新闻编辑部陆成名召开早编会议。 所有的编辑、记者坐在会议室里,大家手里拿着钢笔,笔记本。 陆总编说了最后的政策还有今天的工作内容,接着说道:“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已经入学一个月了,我们报社要关注一下他们的情况,我觉得这里面是有不少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的。” 陆成名的话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 “没错,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一届的学生有些特殊,他们从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走来,他们每一个人的奋斗,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有许多有新闻价值的故事可以写。” “陆总编,我收到一个信息,华清大学新生迎新晚会上的大合唱节目,歌曲叫做《明天会更好》是一个大学生作词作曲,我记下来了,旋律很好听。”一个四十来岁,戴着一个黑边眼镜的男记者说道。 “哦,作词作曲?”陆成名一听一个大学生会作词作曲? 一下来了兴趣。 接着让那名记者轻唱一下。 “哦,对了,我还打听到了这名大学生还是个作家,去年5月份在《人民文学》出版过《黄土地》,里面也有两首歌,就是他。”记者说道。 “是他,代志平,最年轻的作家?”陆成名突然想了起来 他对这个作品印象特别深,当时他女儿还向他推荐过这个作品,里面有作者作的两首歌。 女儿还教自己唱来着。 “他不读燕大中文系?”不是最年轻的作家吗,应该读燕大中文系才对呀,怎么跑华清去了? 这是要当工程师? 不当作家了? “谁知道,这里面正好可以挖掘一下,说不定还有感人的故事。” 陆成名看着《明天会更好》的歌词,听着记者唱了一遍。 感觉不错,于是派记者前往接触看看,能否有代表性,如果具有代表性,那就写一个专访。 好不容易来到了周日,代志平坐着公交车背着挎包回到了家里。 徐雅琴看到代志平回来,很是高兴,当晚就称了一斤猪肉加餐。 “对了,昨天收到你以前插队的生产队寄来的一封信,信还挻厚的,我们也不敢拆。”徐雅琴回到屋里,用锁匙打开抽屉,拿出一张白色信封出来。 “这么厚。”代志平一看,有些疑惑。 村支书能有什么事写这么厚的一封信。 打开一看。 “儿子,发生什么事?”徐雅琴关心地问道。 “没事,是我一个老朋友把信寄到那里,村支书把信寄过来给我。”代志平说道。 这是在人文社结识的作家屋里的朋友,后来离开的林木工人赵明远写的来信。 里面写他回去的生活,同时把自己准备写的小说大纲寄给代志平看看,让代志平给点意见。 信有些多,暂时不看,代志平收了起来。 “你的那本抗战题材的小说,现在写得怎么样了?”父亲代国坤看着儿子问道。 “已经写了有十万多字了。”代志平答道。 “这么多?”代国坤一听十万字,惊呼起来,“我还想着看看呢,等你写完再看吧。” “爸,那你又得等了,这个起码四五十万字。”代志平没想到父亲只看完本作品,好像个老书虫一样。 不像傅文博那货,追更追得厉害。 “大哥,四十万字,那还不得两千块钱?”小妹一听在心里暗暗算了一下,算完,吓了自己一跳,算了两回发现确实是两千块钱,心里慌得一批。 “算术不错嘛,确实是两千块。” 《亮剑》原著小说是由都梁写的一本小说,1999年底问世,2000年1月首次出版,四十四万字,后来改编成电视剧。 不管是原著还是电视剧,代志平都看过。 由于现在是1978年,抗战胜利才过去33年,不可能像原著那样照抄,不少地方要进行修改。 好在之前代志平去人文社跟小说组总编辑韦君宜讨论过人物剧情。 已经写了两个月了,写了十几万字。 手写没有电脑打字那么快,如果有电脑,到时候日万,一个月就出初稿了。 “那到时候是不是有白兔奶糖吃了?”小妹听到大哥肯定,一双大眼更加明亮了。 “那是。” “好耶!”代志蓓激动地说道,开心的泪水从嘴角滑落。 “你呀,最好是没有钱,一有钱在你身上就大手大脚地花钱。”母亲徐雅琴在一边看着大甸子,埋汰了一句。 要是这样的话,儿子是真能争钱,不过这花钱也大手大脚的毛病一直没改,不知道节约,不像个下乡插过队的知青。 “妈,会花才能会争。”代志平说道。 “就是,我大哥会争钱,花自己的钱,怎么了。”代志蓓一听大哥的这句话,高兴极了。 上次稿费大哥买的两斤白兔奶糖,好在有大哥提醒,自己偷偷藏不少,后来一天一个慢慢吃着,二哥后来知道了,求着自己,还答应以后再也不打自己了。自己这才给一颗。 后来二哥看到自己不给,告诉了妈妈。 自己还是不拿出来。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二哥的份,不管他怎么求饶都没用。 “大哥,到时候我跟你去供销社。”代志蓓看着大哥问道。 “美得你,你上次偷偷藏起来有半斤白兔奶糖我还没找你算账呢,还想来第二次。”徐雅琴一听女儿的激动的样子,想到上次她藏起来的那些,用手戳了女儿的额头说道。 代志平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高兴,笑着跟小妹说道:“没问题。” “大哥,我也去。”二弟代志强一听急了。 上次的事,他可是被小妹拿捏了好长时间。 更气的是,这丫头明明吃完了,还说自己还有,并拿来威胁自己。 自己当时不知道,也就信了。 这一次怎么也要藏一些出来。 “不要你去。”代志蓓噘着嘴。 “都去,到时候大哥拿到稿费,带你们去供销社,一个挑一样东西。” 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 人文社。 社长张光年骑着自行车从外面回来。 噔噔上了二楼楼梯,转身来到楼梯口的韦君宜办公室。 大门敞开着,张光年直接走了进去,韦君宜正在审稿,听到动静抬起头看了一眼,发现是社长。 于是站了起来。 没等韦君宜说话,张光年说道:“你马上跟代志平联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