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半道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2、决意出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天晚上用过晚膳之后,郭天子领着他的小秘书范灵韵在万岁殿的御花园转了一圈消消食,一面走一面讲了一些的聊斋小故事给她听,吓得小姑娘不断往他身上贴。 郭天子开怀大笑,发自内心的赞叹恐怖故事、影视、游戏的作者都是些伟大的人啊! 不过惬意的生活只持续一小会,很快内侍都宦官来报,刘知赡在垂拱殿求见天子。 郭天子带着小姑娘很快到垂拱殿。 刘知赡换了官服,手持奏疏道:“好教官家知道,鹿园的银条已清点完毕,共一千二百五十万两,其中一千二百万两全是官银,有五十万两熔铸过。” 郭天子坐在上方深吸口气:“也就是说,如果熔铸之后......” “大约一千四百万两左右。” 好家伙! 郭天子破口大骂:“狗东西!花费一千七百万两,他们留下一千四百万,留三百万用于出兵! 别人说雁过拔毛,这些狗东西把毛给军队,雁自己留下了!” “官家.......好比喻。”刘知赡连道。 郭天子道:“刘爱卿,这一千二百五十万两就交给你了。明天朕会下旨在捧日军中再加派五营人马给你调用,你说说看,要全运回乾宁馆需要多长时间。” 刘知赡犹豫一下:“好教官家知道,需要一个月。” “朕给你半个月,人手不够可以找朕加派。”郭天子一锤定音,又郑重嘱咐,“你尽量盯好,事关重大不能有差错,告诉所有将士,事情做好人人有赏。但若有监守自盗的提头来见。” “诺!”刘知赡拱手。 ....... 送走刘知赡后,蔡雍,以及鸿胪寺卿黄权求见。 郭天子已经在垂拱殿前殿接见他们。 郭天子还以为蔡雍是来汇报案件审理的进程,没想到他们带来了大理国主段氏的国书。 他这才恍然大悟,难怪鸿胪寺卿会一起来。 郭天子接过国书看了一会儿,发现这里写的他都不能说一窍不通,至少也是完全看不懂...... 好在他脸皮厚,直接问,“大理国主说了什么?” 有些瘦弱的黄权拱手:“好教官家知道,大理国主说他听闻大国叛逆之贼,大国有难,小国不愿坐视不理,愿出兵助战,与大国两面击贼共破叛军。故此致书陈事,表请大国宗主裁决。” 蔡雍拱手道:“官家,这是大好事,如果大理国主愿出兵助战,从背后突袭叛军,必能扭转战局,我们也不必千里迢迢劳师劳众出兵西南。” 郭天子不发一言,只道:“明天早上召东府,枢密院,宣徽院官员来商议此事。”又补充:“开封府尹以及史公也叫上。” ...... 次日一早,鸟雀还在垂拱殿外枝头叽喳,太阳初升,高墙长长影子来不及越过枝头时,垂拱殿里已经汇聚不少人。 郭天子和他的小秘书坐在上方,下方的桌椅上依次是中书侍郎、监修国史、同平章事蔡雍,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步芝,左仆射、同平章事恭笃康,枢密使刘升,枢密副使史进忠,开封府尹周图正,宣徽南院使兼度支使范光文,鸿胪寺卿黄权。 众人已经传阅大理国主的书信,正议论纷纷。 这是自郭天子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次召开正规的朝廷二府高层会议,一般来说国家大事决策是不会拿到大朝上说的,反是在这样的高层会议中议定。 而在座的除去鸿胪寺卿外,都是宰相级别。 会越大事越小,会越小事越大,就是如此。 “众卿看后有什么看法,都给朕说说。”郭天子道。 作为执掌军事决策部门枢密院的首官,刘升率先起身,拱手道:“好教官家知道,臣以为这是好事,大理国主如真出兵与我们南北两面夹击叛军,必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败而亡只是时间问题。 还能减少我朝兵将伤亡,让无数家庭免于离散,朝廷财政减少压力。” 刘升说完后坐下,接着蔡雍起身,“官家,臣赞同刘公的说法,借他国之兵平我朝之乱,有这样好事不容错过。” 紧接着门下侍郎平章事步芝,一位稍显年轻的清瘦中年人起身拱手:“官家,臣以为大理国主的请求可以答应,此时我朝兵事之重,一在雁门附近的三军交军事指挥使司,以及霸州、雄州一带防备辽国。 二在西北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章公处,他与西夏国交兵多年,去年出兵虽无果,可西夏人近来连年出兵骚扰,越发猖獗却是事实, 西北需要更多兵马军饷支持,此时不宜将粮饷之中投注西南,能借住大理国的兵力也好。” 郭天子听完没有立即做出决策,而是问还没说话的范光文:“范公以为如何?” 范光文起身行礼,“臣赞同步公所言。” 郭天子又看向周图正,“周龙图呢?” “臣也附议。”开封府尹周图正起身拱手。 郭天子摆摆手让他们坐下,有些失望的起身踱步,“诸公想过没,天上可不会掉馅饼啊。” 他说完之后,一直没说话的史进忠默默起身,拱手道:“官家,臣.......老臣一介武夫,有不中听的话想说。” “但说无妨,言者无罪。”郭天子立即道。 史进忠拱手:“官家,臣以为这件事不能答应。”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一阵议论。 郭天子直接走下来,站到史进忠面前,“你继续说,不用管别人,朕听着呢。” 有天子打气,史进忠才接着说:“叛军所占州县可都是我朝国土,大理国主看似好心,可他们剪灭叛军之后所占州县入地怎么办? 到时我们怎么去要回?他们是奉天子之命平叛出兵,可所占土地怎么办?是去求他们归还还是出钱赎买? 如果他们不同意,难不成再向大理出兵,与西夏大理同时开战吗?” 史进忠侃侃而谈,言语平静,可每一句都说到郭天子心里去了! “何况我将士流血牺牲已鏖战月余,西南靡费官家也在想方设法努力支撑,就是为收回故土渡过难关。 这都是咬牙就能坚持下去的事,难道就这样半途而废,让将士和官家的努力全都白费吗!”史进忠语重心长,越说越伤感。 “何况借人之兵、假人之手岂能长久? 御敌避辱、保境安民这是朝廷最基本的职责所在,如果这都要靠外国,那西南百姓还会归附朝廷,心向圣驾吗!” 史进忠说完在场诸公都安静了,郭天子却十分激动,双手握住老同志的手:“公所言者,朕肺腑之言!所以大理国主请求之事,朕准备拒之,诸位有什么异议吗?” 众人前后起身拱手:“官家圣明,臣等无异议。” 郭天子点头,可他心里也明白,拒绝意味着他自断一条后路,如今他必须自己出兵解决此事,再无他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