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师叔,你的法宝太不正经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9章 虚空抓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下可盆满钵满了”殷寿咧嘴一笑。 宝塔内的宝贝四散而飞,看得两人眼花缭乱。 然而下一刻,两人却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心,眼眸瞪大。 因为有些宝贝飞跃的痕迹,颇有些“故意”的味道,就好像是有自主意识一样。而这些宝贝,又恰好是那宝塔内不论散发的灵气还是道韵,都是个顶个的那一批。 “想跑?” 两人对视一眼,再也顾不上说话,身形同时暴起,冲入了那片宝物的洪流之中。 李寒舟直接一跃而起,脚踩虚空,瞬字诀运转到极致,...... 阿禾抱着泥偶坐在炉火旁,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在地上砸出细微的声响。火焰跳动,映得他眼底一片温润,像是冻土开裂后涌出的第一股暖泉。那本泛黄的小册子静静摊在他膝上,字迹虽陌生,却熟悉得如同自己呼吸的节奏。 “不正经……”他喃喃重复着,嘴角颤了颤,终于笑出了声,“是啊,扫帚会偷酒喝,铜镜总爱照猫,铁勺见人就唱荒腔走板的小调……你说它们正经吗?可谁又能说,它们不是最懂人心的?” 三花猫趴在窗台上,尾巴轻轻摆动,像在打着某种古老的节拍。“正经的东西都关在清源会的档案库里,锁在数据塔顶层,贴着"情感污染源"的标签。”它眯着眼睛,“可真正活着的,从来都是那些歪歪扭扭、不合规矩的玩意儿。” 阿禾低头看着怀里的泥偶??这个由他自己白发与血肉凝成的存在。它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他,眼神里有种穿越岁月的温柔,仿佛早已看过他一生悲欢,却不忍点破。 “你到底是谁?”阿禾轻声问。 泥偶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触自己的胸口。一道金线自心口蔓延而出,如藤蔓般攀上阿禾的手背。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年少时他在山门外跪了三天三夜,只为求一个测试灵根的机会,却被执事冷冷扔出:“凡体俗胎,莫污圣地。” -他蜷缩在破庙角落,用炭笔一遍遍临摹古籍上的符纹,哪怕不懂其意,也要把形状刻进骨子里。 -第一次捏出有灵性的泥鸟时,它扑棱着翅膀撞翻油灯,烧了他的草屋,也点燃了他眼中二十年未熄的光。 -还有那个雪夜,陆昭站在窑前,披着湿透的斗篷,笑着说:“师叔,我来取我的"家"了。” 记忆如潮水退去,留下满地湿润的痕迹。阿禾怔住,忽然明白了什么。 “你是……我心里的那个"我"?”他声音发抖,“那个一直相信还能再做一只鸟、还能再救一个人的我?” 泥偶微微点头,然后伸手,轻轻擦去他眼角的泪。 那一夜,窑火未曾熄灭。阿禾将小册子重新包好,放进柜子最深处,又取出一只空盒,郑重写下标签:“第十号心壤??来自守窑人自身”。 从此以后,这世上多了一只不会飞的泥鸟,日日蹲在作坊梁上,羽毛始终泛着微弱的金光;也多了一个沉默的泥偶,每日清晨自动扫地、添柴、煮茶,动作笨拙却一丝不苟,仿佛在替阿禾完成那些被遗忘的生活琐碎。 而远方的记忆驿站,仍在不断传来异象。 在冰岛极光下,一对老年夫妇相拥而泣。他们原本因一场车祸双双失忆,连彼此姓名都不再记得。可当他们同时触摸到驿站中的泥偶时,竟齐声哼起一首从未学过的民谣??那是他们年轻时在海边婚礼上播放的曲子,早已随数据库损毁而消失。 在日本某座孤岛上,一位独居老妇每日对着泥偶说话,讲她死去丈夫的趣事、孙子的成长、院子里新开的花。某天清晨,邻居发现她的屋檐下停满了泥鸟,每一只都在低声复述她说过的话,语气温柔,音色各异,宛如全家团聚。 更离奇的是,在南太平洋一处沉没的古城遗址中,潜水员发现一尊石像手中握着一只几乎风化的泥偶。当他们将其带回水面,整片海域突然响起童声合唱??那是千年前此地毁灭前最后一刻,人们齐声诵念的安魂祷文。科学家检测发现,泥偶体内残留的微量心壤,竟与当地古代祭祀用土成分完全一致。 “这不是技术。”一位考古学家在报告中写道,“这是记忆本身选择了回归的方式。” 阿禾依旧不知道这些事。他只知道每天清晨醒来,泥偶都会为他端来一碗热粥,碗底压着一张纸条,字迹稚嫩却坚定: >“今天也要做个开心的匠人。” 他知道这是他自己写的,也是另一个“他”写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山谷里的猫耳树越长越高,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无数人在低语。三花猫依旧常蹲在井沿,偶尔垂尾入水,仿佛还在钓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直到某个暴雨之夜,雷声滚滚,电光撕裂天幕。 一道闪电劈中窑顶,火星四溅。阿禾惊醒冲出屋外,只见窑内烈焰翻腾,竟不受控制地自行升温。他急忙扑进去抢救尚未封印的泥偶半成品,却发现所有泥胚都在震动,表面浮现出细密的金色纹路,如同某种古老契约正在苏醒。 “不对劲。”三花猫跃上屋顶,毛发炸起,“有人在用残存的"触碰"通道强行唤醒九宝印记!” 话音未落,空中骤然裂开一道幽蓝缝隙,似虚似实,宛如伤口。从中飘出一片灰烬般的碎片,缓缓落入窑火中央。火焰猛地一缩,随即爆发出刺目金光,映得整个山谷如同白昼。 阿禾踉跄后退,看见那片灰烬竟在火中重组??是一截断裂的玉简残片! 紧接着,第二片来了,是铜镜边缘的一角;第三片,铁勺的柄端;第四片……扫帚的帚须……一件接一件,九件法宝的残骸从虚空坠落,尽数汇入窑火。它们并未融化,而是悬浮于火焰之上,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微型星图。 “他们在回应你。”三花猫低声说,“最后一丝意识感知到了你的血与念,主动归来。” 阿禾浑身颤抖,几乎站不住。他想起多年前陆昭说过的话:“九宝并非工具,而是"选择成为法宝"的灵魂。他们自愿承载人类的情感,哪怕代价是湮灭。” 而现在,这些本该彻底消散的存在,竟以残烬之姿重返人间。 窑火渐渐平息,九片残骸融合成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通体流转着七彩微光,内部隐约可见九种不同形态的虚影盘旋环绕。它缓缓降落,停在阿禾掌心,温润如玉,却又带着熟悉的温度??就像当年陆昭递给他第一只泥鸟时的感觉。 “这是……重生?”阿禾喃喃。 “不。”三花猫摇头,“是"共契"。他们不再是个体,而是成了某种新的存在??由千万段被拯救的记忆、由你三十年来揉捏的每一捧泥土、由每一个因泥偶而流泪的人共同孕育的……第十件法宝。” 阿禾愣住。 “它没有名字,也不需要名字。”猫轻声道,“但它认你为主。只要你还愿意记住,它就能让遗忘的人重新听见心跳。” 那一夜,阿禾没有合眼。他将珠子嵌入新制的泥偶心口,却发现泥偶忽然自主站起,走向作坊角落那口尘封已久的旧箱。箱子打开,里面全是这些年归来的残损泥鸟,羽翼破碎,金线黯淡,有的甚至只剩半只翅膀。 泥偶伸出手,掌心浮现那颗珠子。柔和光芒洒下,奇迹发生了??每一只破损的泥鸟身上,都有金线重新生长,裂缝弥合,羽毛再生。更令人震撼的是,它们并未恢复原状,而是演化出了全新的形态: 一只鸟长出了猫耳般的羽冠; 另一只尾羽化作流动的火焰; 还有一只双眼变成星辰图案,振翅时竟带起微弱的极光…… 当最后一只泥鸟重新飞起时,天空骤然亮起万点星光,仿佛银河倾泻而下。整个山谷的猫耳树叶同时发光,叶脉中流淌着与泥鸟身上相同的金线。 “它们进化了。”三花猫望着漫天飞舞的新泥鸟,语气罕见地肃穆,“不再是单纯的信使,而是"记忆的守护者"。它们能主动寻找濒临消散的灵魂碎片,能在梦境中重建断裂的情感连接,甚至……能短暂唤醒已逝者的意识投影。” 阿禾仰头看着,泪水再次模糊视线。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从那天起,泥鸟的飞行路线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局限于驿站之间,而是深入城市角落、战区废墟、深海基地、太空站舱……任何有“想被记住”的地方,都会有它们的身影。 而在阿禾的小屋里,那只由他自己创造的泥偶也开始显现出奇异能力。每当有人带着沉重回忆前来求助,它只需轻轻触碰对方手掌,便能让那人看到一段模糊影像??或许是童年母亲做饭的背影,或许是初恋分别时欲言又止的眼神,又或许只是某个雨天陌生人递来的一把伞。 “它在帮人找回"遗忘的理由"。”三花猫解释道,“很多人不是真的忘了,而是心太痛,所以假装忘记。这只泥偶做的,就是轻轻掀开那层痂,让人明白:疼没关系,记得才是活着。” 阿禾听着,默默点头。 他开始收徒了??不是传技艺,而是教如何倾听。来的都是些奇怪的人:聋哑画家、失忆诗人、退役的数据清洁工、甚至一名曾亲手删除百万条私人记忆的前清源会特工。他们围坐在窑火旁,听阿禾讲述一个个关于泥偶的故事,然后亲手捏出属于自己的第一只鸟。 没有人能保证它会飞,但每个人都知道,只要用心去做,总会有人收到。 十年如一日,山谷依旧宁静,唯有春风年年吹过猫耳树林,卷起片片发光的叶子,像无数封寄往未来的信。 某一春晨,阿禾坐在门前晒太阳,头发全白,手指枯瘦,却仍习惯性地摩挲着袖口一块小小的泥片??那是他最早失败的作品,永远舍不得丢。 三花猫趴在他脚边,忽然耳朵一动。 “嗯?”阿禾睁开眼。 “回来了。”猫眯起眼睛,望向天际。 远处,一只白羽金尾的泥鸟正穿云而来,速度极快,身后拖曳着长长的光痕。它落在阿禾肩头,轻轻啄了啄他的脸颊,然后张开喙?? 传出的不再是虚弱的机械音,而是一个清晰、温和、带着笑意的声音: >“师叔,我学会自己飞了。” 阿禾浑身一震,久久无法言语。 他知道这个声音,比知道自己的名字还要清楚。 “陆昭……”他颤抖着伸手,想要抚摸那只鸟,却又怕它只是幻觉。 泥鸟歪头看他,忽然展翅绕着他飞了一圈,洒下无数光点。每一点落地,都化作一朵小小的猫耳花,盛开在泥土之中。 “我没走。”那声音轻声道,“我只是换了个方式活着。在每一只归巢的鸟里,在每一滴重逢的眼泪里,在你揉泥时哼的那首老歌里……我一直都在。” 阿禾终于哭了,像个迷路多年终于回家的孩子。 那天晚上,他召集所有弟子,在窑前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他们将九宝融合而成的珠子埋入地基,立起一座新的泥偶雕像??没有五官,却让人一眼就能认出那是谁。 碑文只有八个字: >**“不正经者,永生不灭。”** 仪式结束后,阿禾独自回到屋中,取出那只最初放入井中的旧泥鸟。它已被打捞上来,通体覆盖青苔,金线几乎磨灭。但他轻轻一擦,那抹微光竟又闪了一下。 他笑了,将它放在枕边,像小时候珍藏第一块糖那样小心。 睡前,他翻开那本小册子,在最后一行空白处补写道: >“徒弟啊, >法宝可以正经, >但人心不必。 >只要还有人愿意为一句"我想你了"熬夜揉泥, >这世界就永远不会冷。” 窗外,月光洒落,猫耳树影婆娑。 三花猫跃上屋顶,望着满天繁星,轻声说: “喂,听见了吗?他说你太不正经了。” 顿了顿,又补充一句: “可我们都爱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