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86:从鉴宝捡漏开始逆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就是在不务正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今天最起码接待了有几百人,估计明天来的只会多不会少。 当然了,收获也是满满当当。 这时,才下班的邵卫国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店铺门口,“这开业怎么也不通知我?” 他一早就猜到两人没有吃完饭,所以在来的路上,买上了几只烧饼和两只烤鸭。 至于烧酒,有姑娘在还是算了。 唐东明撑起脑袋从桌面上爬了起来,“你今天上班,总不能让你请假过来帮忙吧。” 在闻到食物的香气后,眉头顿时挑起。 “没吃饭吧?” 邵卫国十分熟练地将烧饼给掰开,然后将烤鸭的肉撕成一条一条的,夹在中间。 只是可惜忘记带上酱汁了,不过一口咬上去,依旧能体会到那满嘴流油的爽感。 “来得还算及时,今天店里最起码来了好几百人,要有你帮忙就好了。” 听到这话,邵卫国神情微变,很是心动。 但前些日子和家里人好好商量了这件事,父母顽固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去干古董,就是在不务正业。 此刻的他,反倒不像背负了一身债务的李婷玉那般自由。 李婷玉嘴里含着烧饼和烤鸭肉,说话有些含糊,“卫国哥,钢铁厂的工作肯定很无聊吧,不如……这里……” “是啊,来帮我吧!” 两个好友的劝说,在一瞬间切断了邵卫国心中的那根线。 过去二十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听从父母的建议,却从未想过,若是扔下这份钢铁厂的工作,自己能干什么…… 但此刻起,这个令他无比迷茫的问题,忽然就有了肯定答案。 将嘴里的烧饼咽下去,唐东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样吧,我先给你开一个月的工资,三百块,拿着这笔钱,回去堵你父母的嘴,我知道叔叔阿姨的观念是一时之间难以改变的,但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的。” “再过一阵子,我就要去乡下收旧物,总得有人看店,你的工作,就是将所有的客人姓名来意给记录下来,等我回来做定夺,店里不忙的时候,就跟着我一起下乡……” 说到这,他忽然停了一下。 这么大一间店铺,好像三个人还是有些不够。 邵卫国眼底深处燃起了一小撮火苗,“好!东明哥,既然你都这么帮我了,若是还拒绝,就太不够兄弟了!” 一股名叫年少轻狂的情绪正在胸腔中翻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闯荡的时候,怎么可以在一个县城钢铁厂里耽误最好的年华? 有了邵卫国的加入,店里的忙碌总算有了改善。 不过,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即将面对什么。 一如唐东明所猜想的那般,第二天的顾客果比开业第一天还要多。 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几乎将半条马路都给堵住了,甚至还招来了公安同志。 他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般盛况,十分无奈地投入到了现场秩序维护中。 但无论如何,三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 在结束了上午的营业后,唐东明只能拿出大哥大来向赵文卓求助。 要保持这种趋势,用不了几天,他们几个绝对会累趴下。 电话刚一接通,那边立刻就传来了赵文卓爽朗的笑声。 “喂!唐小兄弟,你看了报纸没有,哈哈!哪个天才竟把昨天的事情给报道了出去,连桃李堂的面子都给驳了……” 他虽然昨天晚上就回到了市里,但对御物阁的情况还是很关注的。 得知他在霞山县开了一家古玩店,不少生意伙伴也纷纷赶过去表示支持。 “赵大哥,高兴归高兴,但我这几个人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你做生意做得多,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唐东明的声音充满了疲惫。 即使是午休的时间,店外依旧是围满了客人。 看到这样一幕,他头都有些大了。 “这个么……” 听到这话,赵文卓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立刻明白自家小兄弟遇到了什么麻烦。 找人帮忙有些不现实,毕竟唐东明就是最好的鉴宝师,若是让其他人加入,他也有些不放心。 报纸媒体造势,而就眼下情况来看,这种火爆最起码还会持续好几周的时间。 既然不能短时间内将这股人流量给尽数收下,那么就剩下就一个法子:像泄洪那般疏导。 沉吟了一阵,赵文卓立刻就给出了解决方案。 “这样吧,唐小兄弟,你下午就说生病了,关店休整一下,反正也不缺这半天的利润,然后放出去一个公告,所有到店寻求鉴定服务的人,都必须提前到店预约,而一次鉴定的时间你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届时,预约的人肯定会特别多,最后将时间安排表给张贴出去,同时可以设立会员等级,向御物阁出售物品价值达一定数量就可以享受更好服务之类的!” “这样吧,我改天让我秘书拟定一份文件,然后送过来,照着上面做就行!” 不愧是商人,将顾客的心理拿捏得十分巧妙。 预约模式既凸显了服务高级,更能让唐东明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那就多谢赵大哥了!” 客流量这下子算是有方法控制了,唐东明挂断电话,长舒了一口气。 他环顾御物阁一圈,总觉得这间用来起步的铺子还差关键的一环。 忽然间,脑海中忽然闪现出一道苍老的身形,他手提编织袋,神色平常…… 老秦! 人一忙起来,思绪就会逐渐陷入到了停滞中,唐东明差点忘了这位高人。 “卫国,下午的时间,咱们就不开门了,你去外面通知一下顾客,然后咱们到汽车站去集合,得回一趟雷山村!” 上次回乡下之时,他就已经打听清楚了整个村庄的概况。 因为背靠一座曾经被雷给劈了的山峰,故名类山村,村里大概是有着好几百户人家,加上那未曾确认的墓葬堆,这里似乎就是鉴宝的圣地。 这样看来,大婶家里的青铜器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好的,东明哥,我现在就去准备!” 邵卫国行事十分麻利,人也很聪明,只见他从柜台的抽屉中取出一口木箱子来,迅速搬到了门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