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7章 京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十三暗示杨博将海瑞调往徐阶的老家、文官集团的老巢做巡抚。这是一招狠棋。 杨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推荐海瑞巡抚应天,宛如在皇极门前广庭前引燃了一桶火药,石破天惊! 文官集团却无一人站出来反对。 海瑞是大明的一面旗。代表着清廉如水、刚正不得。人家要高升应天巡抚,谁站出来反对谁便是贪官,谁便是奸臣,谁便是心中有鬼。 谁敢反对? 内阁的两位阁员高拱、张居正适时站了出来,为杨博的建议站台。 高拱道:“禀皇上,海瑞乃是本朝第一清官,清廉之名享誉天下。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镇得主奢靡成风的应天。” “臣高拱,赞同杨老部堂的建议。” 张居正道:“高阁老所言极是。臣附议。” “臣附议”,说白了就是“俺也一样”。 吏部尚书提名,两位阁老附议。这条人事任命几乎板上钉钉。 隆庆帝开了金口:“准奏。内阁拟旨,升左通政海瑞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外放应天实补应天巡抚。” 海瑞出班跪倒谢恩。 徐阶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似吃了一百只苍蝇。 下朝后,众臣从御门散去,出金水桥过御河。 走到金水桥上时,林十三和杨博相视一笑。 高拱从他们身后快步踱了上来。低声道:“你们俩够阴的。” 林十三笑道:“高阁老,杨部堂那是为国举贤。” 杨博颔首:“我身为吏部尚书,劝皇上重用贤臣是我的分内事。普天之下,没有人比海瑞更适合做应天巡抚。” 杨博这人孤傲的很,朝中大臣没几个能让他看上眼的。很奇怪,他却唯独欣赏高拱、张居正。 对于假仁假义,贪得无厌的徐阶,他打心眼里憎恶。 此番经林十三提醒,杨博顺水推舟,把大明的利剑插到了江南士族的腚眼上,这让高拱喜不自胜。 高拱转头望向林十三:“自打十几年前,你在驯象所寻宠出了名。我就觉得你今后必大有一番作为。” “今日看,果然如此。你这个锦衣卫三掌柜前途无量啊。” 林十三毕恭毕敬的拱手:“多谢高阁老夸赞。” 林十三心中暗道:高拱夸我这话怎么耳熟?呵,我爹整天说打小就看我有出息。 结束早朝,林十三回到了北镇抚司。 林十三升了官儿,胖徒弟孙越也跟着沾光,升了北司千户。 孙越这人能力一般,水平有限。胜在不贪财、不争名、不夺利,性格纯良,他对林十三有一种近乎孩童一般的愚忠。 也只有这样的人,林十三才能引为心腹。 如今孙越在北司负责搜集百官言论那摊子事儿。 林十三一回到北镇抚司坐堂,孙越便来到他面前,手里捧着厚厚一沓耳目搜集来的百官言论。 孙越道:“师父,这月上旬的百官言论整理出来了。” 林十三关切的问:“对通关开海一事,百官如何议论?” 孙越答:“无非两种看法。一种说糟的很,一种说好得很。” “说糟的很的那群人,大部分出身江南士族豪强,几辈人都当官。” “说好得很的那群人,大部分则是寒门出身。” 林十三接过孙越递过来的百官言论,仔仔细细的翻看起来。 林十三道:“这上面除了通关开海一事,议论最多的是吏部京察啊。” 京察是大明吏部对在京官员的考核,无定期。有时一年一察,有时三年一察。 要考察就要得罪人,有些圆滑的吏部尚书,在任期间一次京察都不搞。 嘉靖朝的最高纪录,是连续六年没有进行过京察。 如今新皇登基不久,杨博刚刚做了吏部尚书,上来就搞京察。可见杨博是个尽职尽责之人。 京察不是简单的给京官分个好坏。要细分考察四格、八法。 四格分别是守、政、才、年。 四格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 四格三等又细分为“守”三等,一等廉、二等平、三等贪。 “政”三等,一等勤,二等平,三等怠。 “才”三等,一等长,二等平,三等短。 “年”三等,青、中、老。 八法则是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 若在八法中得了“有疾”、“年老”的考语,强制致仕还乡。 得了“浮躁”、“才弱”考语的,降一至三级任用。 得了“贪”、“酷”、“不谨”、“无为”考语的,罢官夺职。 而京察一等者,则会优先外放地方实职。但每次京察,往往一等者寥寥,落入“八法”受处分者数百。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句话,京察是京官的噩梦。 孙越道:“师父,那群京官最近都在问候杨老部堂的祖宗八代。说他搞京察是新官上任烧邪火。” “您老看,要不要重办几个嘴不干净的?” 林十三却道:“京官有牢骚,是因世宗时的京察,往往不看官员优劣,只看官员给察官送的银子数目。” “京官们有钱的人人出血。没钱的就只好等着被定三等或入八法。” “杨老部堂掌了吏部,这次京察会大不一样。” “咱们北镇抚司总不能因京官们发几句牢骚就抓人。” 孙越笑道:“师父,您老人家真是菩萨心肠。” 林十三道:“雷霆手段、菩萨心肠缺一不可。不过咱们北司当务之急不是关注京察之事。而是关注通关开海之事。” “你让下面的弟兄把精力多往通关开海的事情上放。” 林十三不是穿越者,自然不知蝴蝶效应一说。 隆庆元年的京察,将直接影响通关开海的国政。 接下来的半个月,海瑞坐着一艘破船经运河去了应天赴任。 朝中开海派和禁海派的论战如火如荼,双方吐沫星子乱飞,奏疏雪片一般飞向乾清宫。 林十三则忙着整理禁海派官员的不法情事,搞他们的黑档。万不得已时,他将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官员隐事要挟,影响国政。 与此同时,把京城官场闹得鸡飞狗跳的京察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