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1章 以后这里当咱们的养马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次日。 休息了一天一夜的赵惊鸿等人,骑马来到了长城边。 如此,方才看到了浩浩荡荡的工人群,正在一点点建造着长城。 巨大的石块,砖头,正在一点点地被运送到山上,一点点堆砌起来,形成绵延万里的长城。 看到这一幕,赵惊鸿备受震撼。 这就是权利吧! 一声令下,几十万人,都要为他工作。 心中所想,心中所愿,皆可实现! 怪不得自古以来,权力如此醉人心,又有谁能抵挡的了这种诱惑呢。 张良等人,也是被面前的一幕给震撼到了,久久不能回神。 张良喃喃道:“这些人……有多少都是来自六国的战俘?他们终其一生,都将在这里建造长城,永远没有回家的希望了。” 听到这话,赵惊鸿看向张良,“并非如此,等长城修建好,他们就可以回去了。” 张良微微摇头,“长城建造好了,还有始皇陵,还有阿房宫,还有其他更多的工程,只要始皇想,只须他一声令下,这些刑徒,都要继续去劳作,永无宁日。” “不会的!”赵惊鸿看了一眼张良,“这些问题,都将会改变。” 张良没有说话,显然不信赵惊鸿所说,只觉得赵惊鸿是在安慰他。 赵惊鸿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询问蒙犽,能否出关。 蒙犽蹙眉,“为何出关?出关以后,那便是胡人的地盘,危险万分!” “不是还有随行士兵吗?”赵惊鸿道。 蒙犽蹙眉看向扶苏。 扶苏想了想,道:“出去看看吧!” 蒙犽闻言,立即离开。 随后,蒙犽带了一千名士兵过来,保护他们。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关口。 出了关口,行一炷香的时间,地带就开始变得开阔起来,入目皆是宽阔的草原。 到了草原上,马儿似乎也像是回到了故乡一样,变得兴奋起来。 赵惊鸿开始策马奔驰。 一众人紧跟其后。 跑了一会儿,赵惊鸿看到有一些野生动物。 比如马鹿、鹅喉羚、盘羊、野驴之类的。 还有一些在水中漫步的白枕鹤、黑琴鸡、天空中飞行的草原雕之类的。 甚至,还有一些野马群在奔驰。 赵惊鸿停下脚步,看着广袤的草原,对扶苏道:“以后,将这里建造成我们大秦的养马场吧!” 蒙犽嘴角抽动了一下,看向赵惊鸿的目光,充满了无奈。 他感觉,赵惊鸿就像是一个满嘴空话,喜说大话之人。 不明白扶苏公子,为何信任这等人。 倒是扶苏很是心动,“若将此处当做养马场,那再好不过了。只不过,胡人怎么办?在这里养马,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若来抢夺,岂不是让他们坐收渔利了?” 赵惊鸿笑了笑,“赶走他们就是了。” “你倒是说得轻巧!”蒙犽忍不住道:“胡人擅长骑射,而且民风彪悍,异常凶猛,岂是说赶走就能赶走的?” 赵惊鸿笑了笑没说话。 倒是林瑾不满道:“我大哥只要说了,就能做到!你休要在此胡咧咧!” 蒙犽立即瞪眼,“汝等小贼,可与胡人战斗过,若没有,休得说些大话!” “你们做不到,不代表我大哥做不到!”林瑾傲然道。 “哼!不知所谓!”蒙犽冷哼一声,懒得搭理林瑾。 赵惊鸿看到一片松林,骑马而去。 扶苏立即跟上。 众人也纷纷跟在后面,以防有胡人来犯。 到了松林边上,赵惊鸿翻身下马,开始在松林中行走。 松林中有许多落叶松,甚至还有一些榆树等。 周边也长着一些沙棘、毛条和紫穗槐等植物。 又走了一阵,扶苏蹙眉,“大哥,这气味不对,怕是有瘴气,我们退出去吧!” “不着急!”赵惊鸿看向蒙犽,询问道:“可带了火把和火石?” 蒙犽询问了士兵,回答道:“带了!” “点燃一支火把!”赵惊鸿道。 没多时,蒙犽递来一根点燃的火把。 赵惊鸿持着火把往前走,走到一处满是碎石的空地,赵惊鸿将火把放在地上。 轰! 立即一股火焰燃烧了起来。 “啊!这是何物!”众人吓了一跳。 扶苏也连连后退,惊讶地看着面前没有可燃烧的柴木,却燃起的淡蓝色火焰。 “大哥,这是什么火焰,竟然如此奇怪!”扶苏惊讶地询问。 有士兵喊道:“那是鬼火!有鬼!” 士兵们一阵慌乱。 鬼神之说深入人心,他们也害怕。 赵惊鸿训斥道:“都冷静点!这并非鬼火!” 赵惊鸿灭掉火把,让几人脱掉衣服,盖在火焰上,将其扑灭。 好在这里散发的气体并不多,轻松就将其扑灭。 赵惊鸿确定,这里有气体泄漏,但并不多。 当即,赵惊鸿对刘锤道:“你用东西,在这里挖掘一番!” 刘锤闻言,立即上前,拿了一把剑,就开始在地上开刨。 挖了没多久,下面就开始出现一些黑色的石块。 赵惊鸿见状大喜,急忙上前,将黑色石块拿在手中。 检查一番过后,赵惊鸿对林瑾道:“林瑾,拿个东西过来装东西!” “好!”林瑾立即从士兵那里找来一个袋子,递给赵惊鸿。 赵惊鸿捡了几十块石头,将布袋装满以后,让刘锤将挖出来的坑给埋起来,让其提着装满黑色石头的袋子。 刘锤没有什么怨言,提着袋子,拿在手里像是玩具一般轻松。 赵惊鸿对众人道:“好了!回去吧!” 众人满脸疑惑,不知道赵惊鸿要做什么。 离开松林后,开始往回赶。 一路上,蒙犽一言不发。 没多久,他们就到了富平。 赵惊鸿对蒙犽询问道:“有没有铁匠或者铜匠,信得过的那种?” 蒙犽道:“去军营吧,营中有匠造,专门锻造器具。” “走!”赵惊鸿立即道。 很快,他们就到了军营的匠造处。 赵惊鸿走进去,就看到很多匠人正在锻造着兵器和铜簇。 赵惊鸿忍不住拿起一枚铜簇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大秦的铜簇(箭头)制作是真的精良! 三个面的误差不超过0.15毫米,不同的铜簇之间的差距,也不会超过0.2毫米,而且他们的制造,非常规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分工。 大秦能够一统六国,跟这些匠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