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八百只麻雀开始肝成神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忒癫的世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虹姑信了八分,她慌忙念动咒语,娄耀一惊,却见头上一松,才知道这剑客是撤了神通,他自欢喜,忙道:“多谢好汉饶恕!”继又问:“敢问好汉本领?有何去处?我家头领坐镇浪荡山,真个英雄,论勇武降龙伏虎,论智谋火烧连营,论人心惩恶扬善,人称"吞着天",生来志气高。好汉若无去处,不如去投山里入伙如何?” 虹姑摇头:“入伙自是不必,我此来寻人,你且瞧瞧可曾见过这几人。” 她从身上拿出一叠画像,递给娄耀。 娄耀翻开,先看过两个老头老太,他摇头,又看过一个男童一个女童,又摇摇头,再看一个少年,矮小、瘦弱,再摇头。 虹姑见状失望,以为又要扑空。 但是,这时,娄耀翻到最后一张画像,他眼一瞪,惊道:“这不是我家财神娘娘?!” 嗯? 虹姑抢过画稿一看。 是她! 嫂嫂! 宋玉莲! …… 黑夜里。 娄耀掳人,剑客拦路,这一幕全被暗中随行监督的"夜叉"看在眼里,又通过视野共享传达给山寨里正在教嫂嫂做瑜伽的曹醒。 他看着娄耀跟那剑客叽里咕噜不知在说什么。 忽的。 曹醒一拍脑门:“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他看着剑客嘴唇一张一合,猛地想起来:“眼睛也能听话啊!” 【个人技能"唇读",已收录——】 【唇读lv1:通过观察说话者的口型变化“读出”或“部分读出”其所说的内容。经验值:0/100】 …… 早该想到的! 曹醒大笑。 只要将"唇读"技能练起来,这样日后即使靠着"视野共享",他也能"听"到目标人物说的什么话。 比如刚才的情形,通过夜叉可以看到娄耀跟剑客讲话,能看到两人嘴唇张合,这就具备读唇语的条件,完全可以读取两人的聊天内容,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两眼一抹黑。 收录"唇读"。 曹醒不知怎的又想起一项实际上并没什么关联的技能—— 【个人技能"口技",已收录——】 【口技lv1: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人的口音或大自然各种声音,如飞禽猛兽,风雨雷电等等,能使听的人达到身临其境。"京中有善口技者",你不善。经验值:0/100】 …… 新收录两门个人技,曹醒仍在琢磨那剑客。 “手段非凡,能让娄耀毫无还手之力,好端端犯头疾。” 这人有异术啊! 对这样的人物,曹醒一向忌惮。 又见剑客取出什么给娄耀看,又见娄耀惊呼,又见剑客大喜,曹醒好奇,到底怎么个事呢? “去!” “去试一试!” 曹醒驱使"夜叉"去试探剑客,"汪"的一声扑出去。 “是头领的神犬!”娄耀一惊。 虹姑察觉来者不善已经持剑跃出,一剑斩狗头,欲要一击毙命,却怎料:“汪!”恶犬竟然无伤,张嘴直面就咬。 “神犬?” 虹姑退步,持剑游走,口中再度念念有词:“紧箍身,紧箍身,咒带随身,紧箍搭在邪法师人脑壳上,即时箍得头破眼睛昏,西天去请唐三藏,南海岸上请观音,天灵灵,地灵灵,紧箍紧咒降来灵。谨请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成金光闪。 这一次曹醒通过夜叉看清楚,分明是虹姑袖中有一道金箍掷出,化为金光伴随咒语落在夜叉头上。 然而这金光只是在夜叉头上一闪, 下一刻,遥远处浪荡山下,一只麻雀脑袋冒金光,一闪一闪,闪的麻雀倒地翻滚痛的要死就是不死。 “好好好!” 曹醒心中大定。 "伤害转移"果然是大爹,连金箍、咒语这样的"伤害"也能转移走,真真妙哉。 但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伤害转移"存在时效,等时效过去,这金箍会不会再回来?” 曹醒驱使夜叉在伤害转移的时效内继续猛扑剑客。 “古怪!”虹姑自打南海学艺以来还是第一次遇见"紧箍咒"失效,她心底一慌,忙从袖中又取出三把金刀,拿在手上口中念动咒语:“天灵灵,地灵灵,祖师赐飞刀随带身,若有邪法师人来使法,金刀三把不容情,一把斩了头,二把斩了蛇腰身,三把斩得头破眼睛昏,西天请唐三藏,南海岸上请观音,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成金刀出,又是三道金光起,落在夜叉身上。 当是时。 啪啪啪! 远在浪荡山山下,一只麻雀斩了头,第二只斩断腰身,第三只当场爆头。 哗! 金光回闪。 金刀回收。 “古怪!!”虹姑错愕! …… 三分钟后。 麻雀头上金箍仍在,"伤害转移"时效过去,仍未归来。 “好!” 曹醒心中大定,即令夜叉住手,人立而起冲那剑客作一作揖,便蹿走。 他已经试探出剑客手段—— 一曰"金箍"。 二曰"金刀"。 再就是剑上的寻常功夫。 其中前两项都是"法器+道术"的结合,相较于武艺,可称为异术,最是诡异,防不胜防。 但经曹醒试探发现无论是"金箍"还是"金刀"都在"伤害转移"的范畴之内,而且在"伤害转移"失效之后,丢出去的金箍也没再回到夜叉头上。 再不必怕。 可以见她。 至于刚才的试探是不是无礼,至于那剑客会不会记恨,曹醒认为是不会的。 他来这一世已有一月,对这一世的行情也算有些了解,已经知道完全不能套用前世现代的行为观念来对标这里、这里人的行为逻辑。 好比如水浒里鲁智深被"母夜叉"孙二娘药翻险些被剁成黄牛肉却只因又被"菜园子"张青放掉就一笔勾销结为好友。 又好比武松险被孙二娘下药,识破后大打出手,只因张青归来说两句好话就握手言和、义结金兰,口口声声大哥大嫂,好二郎可真缺哥嫂疼爱啊! 这合理吗? 放到后世,当然不合理。 但在水浒。 在这一世。 又是大大的合理。 绿林中人没什么"犯罪未遂"的概念,他们讲究的是"意气相投",是"不打不相识",除此以外,哪怕明知孙二娘与张青杀人、吃人肉,武松与鲁智深也全不在意。 险些去世都能一笑泯恩仇。 更遑论曹醒只是让"夜叉"试探那剑客,甚至下死手的反而是剑客而不是他狗。 再说了—— “我狗都鞠躬了。” “还要怎样?” 曹醒绝对的双标: 对自身还是后世的观念,谁要是想对他"犯罪",即使"犯罪未遂",他也是一个字:杀! 但自己对旁人,却"入乡随俗"—— 我对你出手? 下死手? 不是事儿! 只要你没死,那都是不是事!鞠一个躬、说两句好话,反过来被人纳头便拜都是基操。 这世道! 忒癫! 曹醒爱死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