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雷厉风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宁辰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很清楚,在所有人的眼里,自己的这个“建议”就是在自寻死路! 毕竟真将那些人全都连根拔起,无异于动了太后的根基。 太后自然不会同意,甚至会勃然大怒。 其实他原本不必如此着急推进这一步计划,但他很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 就算有了孔老夫子带来的续命丹药,但留给他的时间还是不多,他也不清楚药效什么时候会过,毒药什么时候会再次发作! 所以,尽管冒着激怒太后的风险,他也必须利用自己这个“将死之人”的身份加快进度。 就算真的找不到解药,真的无力回天,最起码也能争取尽可能多得清除太后在朝堂上的党羽。 而且,他也始终认为太后为了所谓的“贤后”之名,不会贸然提前对自己这个必死之人下手。 他当然也知道太后绝不会同意这个请求。 但他有办法让太后不得不处理。 只要他一声令下,张适与表姐周素若便会根据他之前的吩咐,让那些提前准备好针对赵思文党羽的案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一两起案件或许影响不了什么,但如果是十起、百起甚至千起呢? 毕竟在“捐官”、“议罪银”等制度的刺激下,这些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的案子实在太多了。 这也是为何会当初赵思文提出这些制度时,他会站出来支持此举。 一旦案件都集中曝光出来,其影响之大,太后绝不可能视若无睹。 毕竟任何时代的执政者最怕的就是扩大影响! 而为了所谓的贤后之名,为了维持朝野的基本稳定,就算太后不愿继续查下去,也不得不查下去! 这就是他给太后准备的“软刀子”! 而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试探宰相宋国忠! 贪污之案继续追查下去,必定会将宋国忠的党羽也牵涉其中。 如果真如自己猜测的那般,那他即便会损失党羽也会出来支持自己。 可如果他不是要站队自己,那他自然不会选择支持自己而失去他的那些党羽。 果然! 太后就像是川剧变脸般,眼里的杀意瞬间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副谆谆教诲的慈爱,脸上甚至再也看不到一丝丝怒意。 “辰儿如此嫉恶如仇,本宫甚是欣慰!” “但世上所有事并非是非黑即白,如果真的真的继续深究此案,一旦牵涉太广,难道就一次性把所有贪官都砍了吗?” “我大宁的众多事物还是要有人去做的,把他们都除掉了,谁来做事,谁又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治大国如烹小鲜,孔老夫子没教过你吗?” “所以啊,这件事要慢慢来,徐徐图之,只能小火慢炖,不能大刀阔斧!” “否则必遭反噬……” 宁辰不由地一愣! 因为他知道,即便太后是有私心,是要维护他的党羽,更是要继续扮演好“贤后”,但这番话却说得近乎完美,甚至乃是志治国精髓! 如果不是他时间不多了,他定然也会选择如太后所说的这般去做。 可他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 不料,就在宁辰刚要开口说话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娘娘,老臣有话要说!”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禁循声望去,赫然正是大宁宰相宋国忠! 太后皱了皱眉:这老家伙又要干什么? 宁辰眼里更是闪过一丝异光:他果然站出来了…… 宋国忠缓缓上前一步,恭敬地朝着太后行了一礼,依旧半眯着眼,看不出任何表情:“娘娘,老臣支持陛下的建议,必须彻查贪污朕一案。” 闻言,原本寂静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宰相宋国忠竟然会站出来支持小皇帝的建议? 这、这怎么可能? 作为太后的心腹,他难道不知道小皇帝的这个建议是在动太后的逆鳞吗? 太后更是眉头紧蹙,狐疑地看向宋国忠,脸上刚恢复的平静瞬间又变得阴沉了起来。 随着太后良久的沉默,整个大殿的气氛也莫名跟着紧张了起来。 终于,她缓缓站了起来,直勾勾地瞪着宋国忠,声音阴沉到了极点:“宰相,你确定要支持彻查此案?” 宋国忠脸上依旧十分平静,不疾不徐地说道:“回娘娘,陛下此举乃是正道!” “不仅老臣支持陛下,太后也应支持陛下才是……” 正说着,太后突然震怒道:“够了!” “他一个九岁稚子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 “本宫看你这宰相是白当了,这一大把年纪更是白活了……” 不料,宰相寸步不让,甚至直接打断了太后的训斥,正色道:“娘娘此言差矣!” “陛下以前的确不懂事,甚至可以说是昏庸无道!” “可若现在说陛下不懂事,老臣第一个不答应!” “他九岁不假,但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的进步和成长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且不说之前寿辰一事,仅是上次山海关失守,陛下的那番抗战言论,天底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老臣之所以在谈判时能让大金同意降低条件,也正是拿出了陛下的那番消耗战的言论,让大金不得不退步!” “而与赵思文的赌约,满朝文武更是亲眼目睹,娘娘您不也是见证人吗?” “陛下虽然只有九岁,可却能发现生财之道,更是为我大宁筹措到了那么多银两!” “如此,还能说他只是个九岁稚子,不经世事吗?” “如今,陛下提出彻查赵思文贪污一案,更是顺应民心之举,也能重振我大宁纲纪,如果只因怕揪出太多的贪官导致无人做事,岂不因小失大,掩耳盗铃?” 哗! 此言一出,朝堂再次瞬间炸开了锅! 谁也没料到,一向对太后恭恭敬敬、言听计从的宰相宋国忠竟然会公然打断,并严辞反驳太后。 这么多年,他可从未如此公开和太后对立过! 这、这到底是为什么? 宁辰也不禁皱了皱眉,看样子这宋国忠是真的要选择站队自己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对宁辰来说当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有了禁军统帅曹大海,又铲除了户部尚书赵思文,接替户部尚书的肖敬语也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如今若是再有宰相宋国忠的支持,那自己扳倒太后的路,只会走得更加顺利! 可不知为何,即使宰相宋国忠已经如此强势、明显地表了态,宁辰还是觉得十分不安。 毕竟当初宋国忠带头逼自己退位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好,很好!” 太后勃然大怒,甚至脸上都已经开始抽搐了起来,“宋国忠啊宋国忠,本宫……” 太后正说着,不料宰相宋国忠竟再次抢先开口道: “娘娘,上次您吩咐刑部彻查赵思文一案,虽然赵思文已畏罪自尽,但刑部还是根据高秀的口供与那本账册,将涉案的人员全都查了个水落石出!” 说到此,宋国忠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奏折,完全不给太后反应的时间,继续说道: “娘娘,此乃此案所有涉案人员的详细罪证,上面清清楚楚记载着,参与赵思文贪墨案的大小官员,总计三百八十二人,下至七品县官,上至兵部尚书!” “请太后彻查此案!” 话音刚落,刑部、吏部、工部的大小官员,一些御史以及吏部的部分官员,甚至还有部分武将竟都纷纷站了出来,足有近一半的人! 他们齐齐跪倒在地,不约而同地奏请道:“请太后娘娘上顺帝意,下从民心,支持陛下彻查此案……” 众人一遍遍地齐声奏请着,声音之大几乎要将这金銮殿的屋顶给掀翻了! 轰! 如晴天霹雳般,太后瞬间僵在了原地。 而大殿之上的另一批官员,此刻竟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成了一尊尊雕像。 谁也没料到,宰相宋国忠竟然已经将所有罪证都收集好了! 尤其是兵部尚书赵伯礼。 此人与赵思文本就私交深厚,赵思文死后,他更是成了赵思文一党的领头羊。 只是现在,听到宰相说出“上至兵部尚书”这几个字,他这头羊也吓得呆若木鸡,只能惊慌失措地看向太后。 可太后此刻也是脑袋里一片空白,脸上更是如被冻僵了般,毫无血色! 她万万没想到,这宰相竟已经雷厉风行地让刑部将赵思文一党的罪证全都收集好了。 更没想到,一向忠于自己的宋国忠竟然会带领群臣如此逼迫自己! 这、这与逼宫何异? 突然,她只觉得自己脑袋疼的要命,竟一屁股瘫坐在了椅子上…… 宁辰皱了皱眉,看了看几近晕厥的太后,又看向依旧半眯着眼,面无表情的宋国忠。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这宋国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直击要害,直接将罪证全都收集好,打太后一个措手不及! 可、可他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