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破冰行:刑侦笔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地窖囚禁 第53章:拘留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二天,12月17号。 临城下起了雪,不知道是啥时候开始下的,是我拉开窗帘后看到的。 白色的雪花铺天盖地,一个个的雪叶就和鹅毛似的。 没鹅毛那么夸张,但比柳絮大了不少。 “咱临城,有好几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了吧?” 徐卿坐在椅子上,脚丫子一推,椅子就带着他这个人,转向了窗口。 一手拿着笔,用笔扶了扶眼镜,就在那感慨起来: “上一次下这么大的雪,好像,还是在上一次。” 我手里拿着刚接完水的杯子,听到这话后就回头看了他一眼。 没想回答他,就跟着感慨了一句: “雪下大咯,交警队就该使劲加班咯。” 五组组长高强看到下雪后,也来到了我身边往外看了一眼。 他脸上先是兴奋,又是愁容: “雪下大了,交通就不畅了,人就闲了,犯罪分子也就开始扎堆忙活起来了。” 赵大河在工位上冷哼一声,讲道: “还一两个月过年,一过年人就扎堆,一扎堆就喝酒,一喝酒准出事。” 徐卿接过了话茬,回头向赵大河说道: “这过年赌博的也多了啊,自己家打着玩打的小的那些问题倒不大。” “关键是很多村子都会有那么一两个点,没日没夜的在里面赌,而且玩的还不小,涉案人数还多。” “听说去年,派出所忙着维持秩序顾不上抓,市局分局治安出的手,那几天里抓来的人都没地方关了。” 赵大河一脸感同身受: “这个我有发言权啊,那村里赌博输了的,打架斗殴,拉帮结伙,故意伤人——” “点了人家房子,抢了人家钱,烧了人家地,绑了人家娃,这因过年赌博而起的刑事案太多了。” “去年的时候,这些案子都压到我们组了,我们一直忙到开春呢。” 我听在耳朵里,心里除了犯愁还是犯愁。 这过年是好事,却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以一己之力,把好事变成祸事。 没加入他们的闲聊,我端着杯子就往我桌子那边走去。 刚走两步,徐卿问我: “小何,听说你们组又接到个命案?” 我转身后用点头做了回应,并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 他坐直身子看向我: “上次915的专案刚开始办,我就被借调进省厅了,没参与上,回来听赵倾说了些。” 他拐了一下上个案子的事,但下一句话就又换了方向了,他说: “那这个案子是什么性质?应该不用再做专案处理了吧?” 我摇了摇头,简单的应付了一句: “不知道,法医那边给的结论是自杀,但还有疑点,没定性。” 徐卿一边听,一边拿杯子喝水。 杯子刚拧开,那热情就让他的眼镜一下子蒙上了一层雾。 他抬头看我,镜片的雾又慢慢的散了下去: “自杀的案子好处理,但有疑点就不好办了,检察院那边就不好过。” 我点了点头,没明白他是在关心我们组,还是有其他想法,我就赶忙开溜了。 也许师兄真是好心,就是我经常坑人坑习惯了,然后看谁都像是要坑我们。 早上是十点来钟,其他部门那边的结果都还没下来。 师姐是,打上班起,就在办公室向领导汇报这件事,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出来。 她说让我等她,所以我就整理了下资料,没进行下一步行动。 终于在十点十分的时候,师姐出来了。 她穿着一身白色的毛衣,很宽松很简单的毛衣,但在她身上,衬托的她十分可爱和纯洁。 她回到工位后,在电脑上敲打了几下,不知道是给谁发了什么东西。 然后顺手拎起挂在椅背上的浅色羽绒服,就冲我招呼了一声: “小遇,跟我去趟拘留所。” 我连忙应了一声,就赶忙拿起棉服,去领了车钥匙,就站在门口等师姐。 她出来以后,我开车,顶着暴雪就上路了。 这次开的是警车,一路上闪着警灯,但没开警笛。 路上的时候得知,高架已经封了,交通广播上说,建议大家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然后路上的车祸也很多,但因为速度慢,都不严重。 师姐让我开慢点儿,我就往慢了的开。 没走两步,又遇上一起车祸,师姐就让我再开慢点儿,于是我就又收了油。 其实我倒是没她那么担心,因为我现在开车的buff已经叠满了。 手动挡低速档,低速行驶,扭矩大,靠发动机制动,一层buff。 头顶着警灯,开着的是警车,大家都离得远远的,两层buff。 公车!这是第三层buff。 其实南方的朋友不知道,在刚下雪的时候,地面的积雪并不实,所以小心驾驶是没事的。 但那天雪实在是太大了,有点成灾的感觉。 扫雪车前头刚扫过去,一根烟的功夫,后面又是一层。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来到了拘留所,拿着手续见了这里的所长,然后他们给我和师姐带到了会议室。 我俩就等在那里,多等了一会儿,进来了一个警员。 他很年轻,和我差不多的大,抬头看我们的时候,脸上就写满了紧张。 他没有坐在我们面前,而是小心的问了一句: “你们是,纪检的吗?” 我被他这么问的一愣,就回头去看师姐,师姐却是一脸的严肃。 我就笑了笑,解释道: “你们领导没跟你介绍我们的身份吗?” “我们是市局刑侦,我叫何遇,这位是我的组长林鹿竹。” 师姐并没跟我说来这里做什么,但我也猜的差不多,就补充了一句: “这次过来呢,是涉及到一个支队正在调查案件,过来了解下情况,希望您配合。” 他这个时候,脸上才放松了一些。 不过我还是没搞明白,他为什么还是有点紧张。 按理说,我们两个部门那是谁也管不着谁,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 而现在过来找他,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请他协助调查,可他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心虚的。 师姐则是从包里掏出了徐楚的照片,顺着桌子推到了这人的面前,说: “这个女孩叫徐楚,之前因卖淫被处以十五日的拘留,当初是在你们监区,你是管教民警之一。” “所以,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徐楚的情况吗?” 我这么一听,就有点纳闷了,伸手八卦了一下: “哎?你们女监区,还有男管教吗?” 他看了我一眼,然后解释道: “咱这拘留所这边是这样的,女监区的话,女管教多,男管教少。” “因为这个有些活不好干,而且现在不是人少嘛。” 我“哦”了一声,就又靠在了后背上。 那这么说的话,师姐想要了解徐楚的情况,应该找同时负责的女管教才是,怎么叫了个男管教过来。 但当我看到师姐把执法记录仪放在桌子上,正对他以后,我就更是纳闷了。 师姐直接提示到: “我看了你们徐楚所在监舍的监控,也了解到一些信息。” “说是徐楚在出去前,最后见过的人是你,你们曾经有过对话,是这样吗?” 师姐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了。 我就坐直了身子,看向他: “哦,还有这么一回事儿。” 师姐白了我一眼,大概是嫌我多话,我就低着头,拿着笔和本子等着记。 那管教民警点了点头,说: “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我送她出去的路上,她跟我说她不想出去。” “不想出去?”我没忍住好奇心,就又抢了一句:“你们这三餐都吃什么,怎么对这里还那么留恋?” 我看了看四周,就摸了摸咕咕乱叫的肚子: “什么时候是开放日,有饭票吗,我能尝尝吗?” 师姐这次倒是没嫌弃我,就坐在一旁捂嘴笑。 估计她是明白我的意思,我就是不想让坐在我对面的那个人,那么紧张。 同事之间轻松点聊天,也有助于他能回忆起太多的细节。 很多嫌疑人在审讯的时候,审讯一次两次都不会交代干净的。 最大的原因就是紧张,所以一般我们在进行完第一次审讯,问出重要内容后,都会给时间让他们冷静和思考。 对待重要的证人也是如此,一两次的走访也问不那么全面,还是得靠多去几次,一点点的往外磨。 对面的民警也笑了,身子确实放松不少,冲我点点头说: “何警官如果想体验监区伙食,我可以帮您申请一下。” 我哈哈一笑,摆手道: “行,抽个空我一定尝尝。” “但今天不行了,一堆事。” “那啥你再给我们说说,徐楚还说了什么?” 那警员想了也就几秒钟,语气轻松了很多,就说: “她说出去以后也是受罪,被抓回去还是死,她想留在这里,或者让我们把她送回老家。” 我赶忙把这个重要线索记录了下来,师姐又问: “你是怎么处理的?” 问到这个问题,那年轻的警员又紧张了。 我才明白,原来让他紧张的点是在这儿啊。 他把目光看向了我,可能觉得我比较亲和,看我的时候不会那么紧张: “她自打来了以后,精神状态很差,有点像是精神病的意思。” “但后来我们找医生给看了,医生说是正常,但说是受到过什么刺激。” “所以那时候我以为她是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就告诉她这种事去派出所报案就行,我们这边管不太到。” “她问我去哪个派出所,我说哪个派出所都行。” “后来我就给指说,门口的公交就直接路过东华派出所,去那里就行。” “她对我还挺感谢的,冲我鞠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