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末之大科学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人与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商业上,乔致庸算是个有天赋的人,向道的话他只听懂了六七成,但管中窥豹,他已经隐约意识到了欧洲正在发生巨变,而且这种变化来自商人们的推动。 莫名的,乔致庸竟感觉到一种激动的情绪,商人也可以有那样巨大的力量吗? “有机会,你一定好好给我讲讲课。”乔致庸说道。 向道摇摇头:“我可没空。不过我会把这些教给景泰,让他教你吧!” “他?侄子教叔,这成什么样子啦!我看你就是成心使坏。”乔致庸瞪着眼睛道。 “……” 向道摊了摊手,正要说话,前边的车帘子突然掀开了。 高镇山骑马凑过来,低声道:“乔东家,后边有人在跟着咱们。” 乔致庸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有几个人?” “两个。要不要解决了?” 乔致庸摆摆手:“别管他,咱们继续走!走慢点。” “好。” 从早上一直赶路到下午,一行人几乎没有停歇,连午饭都是啃的干粮,一副急着赶路但又走不快的样子。 后边的跟踪者跟他们隔着一里多路,但因为是骑马,所以能始终维持着这个距离。 到傍晚时,太原府终于到了。 隔着老远,向道就看到一览无余的视野尽头,一道灰线立在地平线上,那是城墙。 “这周围怎么没有树?”向道问道。 目之所及,他竟然连一棵树都没看到,是的,哪怕一棵都没有。 “砍了呗!”乔致庸答的理所当然。 “都砍了?” “是啊。你想想,只太原城里就好几万人口呢!城外人口更多,一天要烧多少柴啊?时间久了,树自然就砍光了,现在很多人家做饭都是烧秸秆,有的一天只吃一顿热饭。要砍柴,那得到偏远的山里去。” “那为什么不烧煤?” “煤贵啊!” 乔致庸掰着手指头,说道:“你看啊,煤一斤就得三文钱,一天烧火做饭少说得两斤吧?木柴呢,你自己去砍就不要钱。而且煤产量太低,用的人多了价格还会更高。很多有钱的人家也不愿意用煤,煤饼很难点着的,不如柴火好用。” 向道点点头,感慨道:“说到底,还是资源太少,人太多了。” 他以前就听说,清末时华夏的生态已经濒临崩溃。 即使经过了南方的战乱,此时的清朝人口依然有接近二点五亿,比整个欧洲的人口还多,到清朝灭亡时,又再次暴涨到四亿人。 人要吃饭,要农田,只能砍树。 人要做饭,要烧柴,又得砍树。 离得近的砍完了,那就砍远处的,越砍越远,最后连有些山上的树都砍光了。 这个时代,这样的情况到处都在发生,晋省还是好的,毕竟煤便宜些,其他人口密集区,比如陕省,华北平原,乃至整个华夏的人口聚居区,生态环境都因人口剧增而正走向崩溃。 过去的历史中,只要人口增长到资源承载的极限,无法再维持,就只能通过战争,让大多数人死亡来恢复平衡。 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周期律。 这样的历史周期,这个民族已经循环经历了两千年,整整两千年! 想摆脱它,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走,不然只能在内卷中走向一次次毁灭。 思绪纷飞中,马车已经穿过城门,缓缓进入了城内。 这是向道第一次来太原,比想象中的要繁华,街道很宽阔,就是坑坑洼洼的,向道只能让众人放慢了速度。 乔家在太原有一家茶叶铺子,所以他们并不住客栈,直接在自家店里凑合一晚。 马车驶入后院,向道下车指挥后车,嘴里喊道:“慢点!千万别磕碰了啊……” 高镇山看了眼在那活动腿脚的乔致庸,问道:“乔东家,车上的东西要卸下来吗?晚上放屋里会安全些。” 乔致庸却指了指向道:“问他!” “哦。”高镇山扭头看看向道,说道:“向先生……” “不能放屋里。”向道摆摆手道:“今晚上派几个人守在车边吧!辛苦点,等这趟运镖结束,乔东家多给兄弟们一百两辛苦钱。” “……那好吧!”高镇山点点头。 一百两可不是个小数目,仅仅在院子里住一晚,他手下兄弟应该没人不愿意。 安顿好马车,向道又里里外外的转了一圈,这才进屋。 他们这十几号人,一多半都住一个屋,大通铺能躺五个,剩下的都打地铺。 向道刚迈过门槛,迎面一股子汗臭味,熏得他差点没骂娘。 赶了一天路,又这么热,在外面还不显,在屋里那简直跟用了生化武器似的。 乔致庸正坐在窗户边透气,看到向道,苦笑道:“这屋的味儿,快赶上科举考场的考棚了。” 向道揉了揉鼻子,道:“没事,多吸几口就适应了。” “……” 这晚上,向道睡得并不安稳,醒了好几次。 第二天一早,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检查银箱,锁还在,无惊无险。 随便吃了点早饭,城门一开,一行人立刻出发。 出了太原城,两侧的风景又不相同,沿途的山地多了起来,村镇也没那么密集。 但有一样东西是多了的,就是路边的石头,那是山体塌方的结果。 但凡有人聚居的地方,附近的山上就看不到一棵树,山体露出褐色的底色,大雨一冲,整座山都沟沟壑壑不成样子了。 接近中午时,连续赶路两个时辰的众人已经人困马乏,就在这时,高镇山再次来找乔致庸。 “乔东家,前边再走五里就是坡底沟,那里两侧都是山地,路很窄,人也少,如果刘黑七真的要劫我们,很可能就是那。太危险了,我们得快点穿过去!” 过了坡底沟,再往前是一块山间盆地,人口密集,而且去包头的路也不止一条。所以刘黑七如果要打劫,坡底沟是最好的选择。 乔致庸拱拱手:“一切拜托高兄弟了!” 高镇山拍了拍腰间的刀鞘,道:“乔东家放心,有我们在,绝不让你丢一两银子。” “错了错了!” 向道突然探出头来,低声道:“若是刘黑七真的来劫道,你们只需护住我们就行,银车给他们就是。” 高镇山愣了愣,接着猛的反应过来。 “向先生,那辆车里……” 向道笑了笑,递了个“你懂的”的目光。 “明白了!”高镇山点点头。“不过也不能做的太明显,不然对方可能起疑心。” “这事儿高兄弟熟,你看着办就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