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之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两只老虎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公孙昔、李谟热情招呼,莫秸也不是扭捏之人,当即加入与之团年。 谁能想到? 在大唐第一次与外人过年,桌上五个人竟然来自四家人,像极了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因各种原因没回家过年,就拼凑在一起图个热闹。 除夕守岁,夜里寒冷。 所以开席之前,按例要饮椒柏酒,用来驱寒祛湿。 李兰、李倩作为小辈起身先饮,莫秸则作为"长辈"与公孙昔、李谟共饮,是故"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 因为提前过元正,桌上的菜品比较丰富,中间有鸡、鱼、羊三样大菜,周边则摆着大唐过年惯有的"五辛盘",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油菜)、胡荽(香菜)五种蔬菜,一起卷在薄饼里食用。 酒后开宴,公孙昔招呼莫秸吃菜,李谟则为他把盏添酒,显得十分客气。 突然,李兰指着桌上菜肴,问莫秸:“先生,你刚说自己很会做饭,还有不得了的菜谱,不知今夜的饭菜好吃吗?” “嗯?挺不错的。” 莫秸作为蹭饭客人,而且此时又是过年,当然只能说好话。 李兰童言无忌,按说不能让客人难堪,偏这姑娘个性开朗,又继续追问:“那先生会做鸡吗?你觉得现在桌上这鸡,有你做的好吃么?” “这...各有千秋...” “兰儿,吃你的饭,哪这么多话?” 李谟见女儿还想问,当即打断并向莫秸致歉:“小儿顽劣,小郎君休怪,咱们喝酒,不管她。” “什么嘛,人家就是好奇...” 李兰嘟囔着撅起嘴,扭头对李倩说道:“姐姐这炖鸡的味道,比我阿娘做的都要好,真想不出更好是怎样。” 李倩道:“六娘(李兰)别乱说,我这才哪到哪?人外有人啊,今夜还要守岁,你还是听伯伯的,尽量吃饱些,再说莫先生会做菜,也不一定会做鸡...” “不会吧?先生刚说各有千秋,那就是也会做鸡。” “住口!客人面前,太失礼了!” 李谟蹙眉怒视,喝道:“今天除夕,阿耶不想发火,你要是吃饱了,就滚去练笛子,休与我现眼!” “郎君且慢,令爱童心未泯,不必为此责骂。” 莫秸见李兰要哭,连忙拉住李谟劝说,跟着又补充说道:“刚不说了吗?让我做一顿给尝尝味儿,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到时我做个小鸡炖蘑菇,不过新租的房没炊具,得借娘子厨房一用。” “先生客气,你随便用。” 公孙昔把手一摆,说道:“李郎明日不空,先生可以初二来,我明日去买鸡和蘑菇。” “不用,蘑菇我家就有,鸡也让我去挑。” 莫秸话音刚落,公孙昔还想客气,却被李谟拦下,“听先生的,可能食材有讲究。” “好吧。” 就在这时,李兰抹了抹眼角,对着李倩轻轻努嘴:“先生真会做鸡啊?你会做小鸡炖蘑菇吗?” “没做过...” 李倩个性稍冷,回答得很恬淡。 莫秸见李兰如此活跃,故意用打趣口吻问道:“刚才公孙娘子说,这一桌丰盛的饭菜,是你们一起准备的?不知小娘子做的哪道?” “这...喏...” 李兰略作沉吟,即指向那盘韭菜。 “哦?那得尝尝。” 莫秸言罢夹起一根,然后丢在嘴里干嚼,看得李兰顿时红脸,嘟囔道:“这是要搭配薄饼吃的,先生这样肯定不好吃...” “自己做不好,还怪别人怎么吃?以后谦虚一些。” 李谟趁机发起说教,听得李兰欲哭无泪,连忙看向公孙昔求援,“这韭菜,就是简单汆水,谁做都一样啊...” “好啦。” 公孙昔摇头对曰:“你们快吃吧,等会吃饱了,十二娘(李倩)舞剑,你也吹上几曲,让莫先生指点一二。” “哦...” “啊?我?指点?” 莫秸听懵了,还有我的事? 李谟又笑着举杯,说道:“王摩诘精通音律,也能指点舞技,听说他交友不多,小郎君能与他为友,定然是乐中好手,今日正好守岁无事,让小辈们先行献艺,等会我们切磋切磋。” 不是,切磋切磋?玩呢? 一个舞剑天下无双,一个吹笛子天下无双。 舞,我科目二都不会跳;吹,小学在鼓号队吹过小号,成年自学了几天竹笛,这能和大佬竞技? 我拿头去切磋? 想到这里,莫秸急忙推辞,“王兄的确多才多艺,但小弟就是终南一农夫,今日只能当看客...” “小郎君真谦虚,咱们还是先吃饭,夜里守岁天冷,多喝几杯驱寒。” “李郎说得是,等喝完这壶椒柏酒,我还准备了屠苏酒,过年一样不能少,筷莫停,杯莫停,请。” “好的。”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倩在门外舞剑,李兰则端坐于门槛上,背对屋内横笛轻吹。 两人刚开始表演,公孙昔就起身让开视野,并靠在门框后仔细观察。 屋外歌舞,屋内对酌。 莫秸恍惚之间,有种置身音乐餐吧的感觉。 两个大师弟子表演,间接等于大师的表演,这可是皇帝公卿的待遇,今天也算体验人生了,这趟长安也没算白来。 就在这时,李谟突然靠在桌角,轻声说道:“十二娘剑舞不错吧?她八岁就跟着公孙大娘学艺,现在也深得大娘精髓,我女儿就差远了...” “吹得挺好的啊?” “不够!” “是你没用心教。” 公孙昔听到两人谈话,突然大步回桌坐到西侧,跟着又补了一句:“你要像我这样教,六娘绝对不止这水准。” “嘿嘿,她年龄还小,又顽劣...” “得了吧,让小郎君见笑,喝酒。” “哦好...” 莫秸没听懂意思,只得拿起酒杯对酌。 李兰一曲终了,李倩剑舞也结束,两人刚回屋坐下,李谟就发起点评。 “十二娘舞姿卓绝,已有令师八成功力,估计很快就能出师,刚才是兰儿拖累了,否则走剑会更激昂。” “怪我?那你来!” “你这...” 李谟接过女儿笛子,一边摇头一边用袖子擦拭孔洞。 突然,他转身递给莫秸,笑着问道:“小郎君,我看你似会吹笛,要不要露一手?” “哦好...” 莫秸刚刚酒喝太急,迷迷糊糊就接下了竹笛,拿到嘴边才发现不对,旋即晃了晃自己脑袋,一脸尴尬往回递。 “我是会一点,但比你女儿都不如,何况您这神笛手?还是算了...” “欸。” 李谟哪里肯接?当即推回,“今夜守岁无事,大家权当一乐,会一点也行。” “我...” “莫先生,你就吹吹看嘛。” 李兰此时也来起哄,莫秸拿着笛子骑虎难下。 上一世,偶然刷到某博主用笛吹《荒》,当时觉得非常有感觉,便买了竹笛在家摸索自学。 他从《两只老虎》开始入门,后来已能勉强把《荒》吹出,也试着学了几首古风曲子,却没时间深入及持续练习。 没办法,工作加班太忙,兴趣要放一边。 乐器需要经常练,越放就会越生疏,现在《荒》是吹不出来了,《两只老虎》倒是记得深刻。 “那我试试...” 莫秸拿到笛子是真想试,他不怕丢脸也没有偶像包袱,旋即当众将竹笛横在嘴边。 “1231(两只老虎)1231(两只老虎)345(跑得快)345(跑得快)...” 当简单的旋律,从音孔中徐徐飘出,几个听众俱是一愣。 他刚才说会一点,还真就只是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