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他心中便有了定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彼时的杨川,耳中并未认真听老农的感谢之声,反倒是双眼死死盯着那驴儿的尸体,脑海也开始飞速运转。 对了,木牛流马! 根据时间线推算,在这个七国争霸的时代结束之后,九州终将归于一统。 而按照自己那个星球的推演进程来说,一统之后的十几年里,天下再次陷入暴乱之中。 后有大汉先祖再次一统天下,而后的几百年,又复归于暴乱。 在那个时代,也诞生了无数的奇才勇士,其中便有以忠武闻名后世上千年的诸葛武侯。 在三国争雄的后期,这位被称为天人的谋略家,为了方便蜀道运粮,也发明了历史上第一个木质机械,木牛流马。 此机械乃用某种齿轮运行原理为技巧,可使木质牛马不靠任何外力牵引,自动于任何地形之上行走。 其“体内”剩余的空间可装载粮食,而人亦可骑在这机械的背上。 若自己能提前将此物研发出来,岂不是帮助大齐农民解决了运粮方面的问题? 正如今日所见,老农辛辛苦苦攒了五年银两,最终才买下一头驴崽。 又辛苦养了一年使其成年,最终还未等赚回成本,驴儿却因为身体原因,直接死在了外面。 然而,木牛流马不用吃食,不用歇息,只要经常保养体内齿轮机械,便可一直工作不停。 运用到农耕业上,可谓大大降低了百姓们的成本。 而少了运粮方面的负担后,百姓们也可拿出更多的钱向国家交赋税。 如此两全其美,利国利民之事,当尽快行之! 当然,还有眼前这个繁华的萧城。 杨川觉得,既然萧城如此繁盛,倒不如将这些划分为“经济中心”。 由此处生产大量的商品,而后运往其余城市,亦或是其余国家售卖,如此一来,整个大齐的经济也会被迅速带动起来! 心中萌生这两个想法后,杨川亦是激动无比。 将老农送到巷口之后,他便忍不住拉着田月莹的手。 “娘子,我刚才思量一番,已经想到两种帮助经济增长的办法了。” “这两者但凡有一样能顺利实施下去,皆能使大齐经济迅速增长,之前失去的二百万两黄金,也能在一年之内赚回来!” “相公,此话可当真?” 饶是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可田月莹依然显得十分激动。 出巡出巡,本以为要经历几天这样考察的日子,杨川才能想出好的治国之策。 怎料才逛完第一座城市,他心中便有了定夺! “娘子,我又何曾在智谋上蒙骗过你?” 杨川邪魅一笑,紧接着又说道:“不过,这两个计划,第一项更容易施行,只是我需要找一个地方,为我接下来的发明画一张图纸,顺便再筹备第一批生产资金!” “啊?你又要发明新东西啊。” 感觉杨川就像神明下凡一般,好像任何常人难以解决的事,到他这里就变得异常简单。 而且,他不但能在各种国家大事上稳定出谋划策,在创造发明方面,也是同样令人惊叹! “那你和我说说,你这次又要发明什么东西?” “保密!” 难得能与田月莹扮演夫妇关系,杨川也趁机展现自己的大男子风采,宠溺地对着她的小琼鼻刮了一下。 啧啧,这种挑逗女帝的感觉,也确实别有一番乐趣。 “咳咳,图纸一事,我们可以随便找个地方绘画,但第一笔资金的问题,我倒是想从这繁华萧城内找一个倒霉蛋,替我分忧。” 他口中的倒霉蛋,自然是萧城之内的某些富豪,亦或是一些靠压榨民脂民膏,拖欠国家税收的地方官员。 毕竟如此繁华的一座萧城,有钱人肯定是一抓一大把。 而怀有小心思的官员,更是不可能没有。 最终,杨川思忖了一番,决定到当地知府的地盘上,小小暴露一下二人的身份。 这座城市的官僚风气到底好不好,只要看一下当地知府便知。 傍晚,二人牵着马儿,来到了县衙门外。 恰好在这个时候,本地知府刚刚忙完了手中的活儿,背着手从衙门内走了出来。 看人先看面相与身材。 他一出门,杨川二人便像着了魔一般,开始死死地盯着知府的身体看。 而彼时的知府,在潜意识察觉到似是有人监视自己后,也赶忙四下看了一眼。 发现杨川二人怪异的举动之后,便径直朝这边走了过来。 “你们两个,深更半夜的到我县衙来,是有何要事吗?” “公子,我观此知府大人,面相和善,身材瘦削,似是不像喜欢贪赃枉法之人。” “娘子,知人知面不知心,虽说第一眼看去确实令人舒心,可这么繁华的萧城,知府难免会被一些酒色财气迷惑,他到底廉不廉洁,还要等深入交流后才能知晓。” 眼看着知府向自己越走越近,二人却是旁若无人般地对他点评起来。 “嘿!” 这一下,反倒是知府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么多年来,他也算见过无数形形色色的人。 这些人虽然各有怪异举动,但敢公然对一位地方一级官员评头论足的,他还是头一次见。 不过,知府也深知一件事。越是反常越有妖! 此二人看起来气质不凡,尤其那位女子,虽然未施粉黛,穿着也没有多么雍容华贵,却总觉得她身上散发着一种贵气。 这种贵气,即便是他这个知府看见了,都忍不住心生敬畏。 莫非... “二位,莫非是某处的大人物?今日到我萧城来,到底有何贵干?” 为人清廉,自然不会对任何事产生畏惧。 知府觉得,即便眼前二人乃是从京都赶来的大人物,可他这些年忠心治理萧城,把这座城市打造得如此繁盛,官员即便想查,也查不出个问题来。 至于自身嘛,他除了每月应拿的俸禄,也是不曾榨取一分民脂民膏。 忠心耿耿,严于律己,天地可鉴! “呵呵,这位大人,我二人却是从京城而来,往萧城调查经济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