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大道朝天,叩问道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道元大会分文斗与武斗两种。 文斗,有辩道、画符、炼丹、布阵、制器、傀儡等项目,主要考查弟子们在道经、修仙百艺上的造诣。 至于对道的认知,大部分弟子修行年头较短,理解相对浅薄。 每位参赛者需在文斗项目中挑选两种;辩道是必选,考验基本功;修仙百艺,考验特长,至少要挑选一门。 武斗则简单易懂,就是看谁强,强者晋级,弱者淘汰。 最后,按文武比斗中综合成绩排名,择优而取,前一百名可入风阳郡天地院。 至于偏才、歪才、怪才与朝廷额外给予的名额,另当别论。 等规矩宣告完毕,青衣真人抬手轻指,一道流光自指尖飞入地面。 顷刻间,地动山摇,轰鸣不绝,一座山岳拔地而起,通体洁白:草木素白,山石灰白,河流银白…… 山不高,仅有千丈,纵目望去,可见其顶,一座古朴道宫矗立其上,通体青色,宛如云海中露出一角的蔚蓝苍穹。 一级级阶梯由山脚延伸至半山腰,阶梯如白玉,晶莹剔透,光可照人。 “请参赛的道人入场。” 伴着青衣真人下令,一位位年轻道人行动,被看台上阵法挪移至山脚下。 有人斗志昂扬,有人姿态高傲,有人睡眼惺忪,有人表情认真。 姿态各异,各具特色。 ——— “拨云见日始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此山名为云天峰,乃千年前云天真君所立,我大玄一百零八天地院各有一座。” “求道如登天,修道劫难便似重重云雾,这云天峰虚实台阶共九百九十九层台阶,又称登天路、悟道途,有大道朝天之意。” “一旦有人登山,禁制便会被触发,能登多高、走多远,要靠登山者对道的领悟深浅或毅力强弱,别无他法。” “时辰已至,请各位登山。” 随着青衣真人再下令,上万道人齐登山,场面壮观。 当第一位年轻道人踏足台阶时,云雾瞬间遮蔽整座白山,每一位参赛者只能看到各自脚下石阶,抬眼四顾皆茫然。 他们看不到彼此,看不见前路,看不清周遭风景,天地仿佛只剩下自己,苍茫孤寂。 只能不断登山,跨过层层台阶。 而就在他们登山时,一面水镜浮现而出,投影出清晰画面,供众多宾客观看。 求真观看台上,玄阴道:“虽已看过一次,但这次再见,贫道依旧钦佩云天真君的奇思妙想。” 玄虚颔首,赞同道: “山岳似白云,道宫如青天。” “前半段考验道经,诸般道理取自道藏,大道有形,阶梯肉眼可见,针对练精修士。” “后半段考验道理,诸多道理源自天地,大道无形,阶梯难觅,只能以自身道理化阶,道行越深,道理越明,阶梯越高,面向练气真人。” “有无相合,虚实交错,道理交织,这番设置契合大道玄机,确实让人惊叹。” “云天真君智慧非凡。” ——— 玄空嘴唇微动,忍不住道: “师兄,传闻一百零八座云天峰互有感应,每位登顶者都会在青天道宫中成就大真人,道峰留名,享誉大玄,不知可对?” “没错!为兄也是参与三次盛会才知晓,云天峰藏有大造化,能助练气真人神游太虚,窥见一丝练神玄妙,成就大真人,然而,千年来能得此机缘者少之又少,正因如此,每位登顶云天峰者都会名录青天道碑,受后人敬仰。” 玄虚点头解释之余,看了眼玄空,这个师弟不愧是求真观中除玄明师兄外,八卦剑练得最好之人,消息打听得挺多。 玄空更兴奋,双目放光,继续道:“不知师兄对大凡真人的事迹知晓多少?” 玄虚摇头:“贫道只知大凡真人出身天苍郡,俗家姓张,自号大字辈月半真人,虽是散修,但天资非凡,道性深重。” “他以厨入道,百年前,入天苍郡壶天宫闯云天峰,耗费七天七夜,一举登顶,成就大真人,成为天地院客卿。” “其他事,贫道就暂且不知。” 玄空有些失望,转念一想,又觉得正常:“也是,像师兄你这种一味节欲、恨不得整日餐风饮露的俗人,岂能体会到美食乐趣与大凡真人的伟大。” 玄虚瞪视。 玄空立刻缩头。 完了! 他又嘴瓢儿了。 一不小心把心里话道了出来。 “师兄,我说我不是故意的,你信吗?” “不是故意的,那就是有意喽!” 玄阳插嘴道。 玄空怒瞪:哪都有你! 玄明师兄有句话很对,你小子有时候梗真的很烂,也真的很会火上浇油。 这时,旁边看台上,一位道人走了过来,对玄虚等稽首行礼。 “丹霞门飞白见过诸位道友。” “玄虚携众师弟妹见过道友。” 求真观众道立即还礼,一头雾水,玄虚正欲询问,来人率先出声: “诸位刚才可是在谈论大凡真人?” 玄虚承认,好奇问道:“不知道友如何知晓?” 要知道,虽看台相连,距离不远,但彼此有隔音罩阻挡,按理说,他们的谈话,隔壁应该听不到才是。 飞白道人咧嘴一笑,黝黑肤色映衬下,牙齿格外洁白鲜亮,告罪道: “贫道早年曾误食毒菌,聋了三年,因祸得福,习得了一门唇语术,适才见诸位道友聊得热闹,不由多看了几眼。” “大凡真人是贫道平生最钦佩之人,这才忍不住不请自来,还望见谅。” 玄虚等人微愣,玄空惊喜不已。 片刻后,瞧着两位聊得火热、一见如故的黑白月半道人,玄虚与隔壁的丹霞门掌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笑容里的无奈,同时还有几分类似的庆幸: 原来不只自家门派里有奇葩! 他们心理平衡不少。 “我一看玄空道友就觉得亲切,果真是同道中人,道友是初次参加道元盛会吧,否则,岂能现在才知大凡真人?” “不瞒道友,贫道确实初来乍到。” “既如此,我就给道友好生讲一讲大凡真人,这位前辈有两件灵器最为知名:一根真火棍,一口乾坤锅。” “听说,大凡真人平生夙愿,是铁锅炖鲲鹏,称此道才是食道巅峰,甚至梦中见鲲,一觉醒来,挥毫泼墨,写下一首壮丽诗篇。 可惜,只有只言片语流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玄空与飞白道人喋喋不休的谈论不断传入耳中,玄虚嘴角抽搐,专注盯着水镜,眼不见为净。 玄阳不知何时凑了过去,耳朵竖起,听得开心。 ——— 长辈们的热闹,长安子一无所知。 他心无旁骛,迈步登阶,已经站在第十七层,不算最快,可却很稳。 长安子牢记玄明师叔日常教诲,稳中求进,不急于求成,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因此,他对脚下山梯认知深刻。 一层台阶一丈高。 一丈台阶一层道。 台阶越高,对道理的考验越难,要么考验广度,要么考验深度,要么角度刁钻,要么问题古怪。 每登一阶,阶中倒影都会叩问本体,提出各种问题,每一种都直指本心。 正应了那句话: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内心的恐惧。 明白自己的薄弱之处。 清楚自己的优劣所在。 深吸口气,长安子迈步向上。 第十八层台阶: “天下什么最大?” “道最大。” 第十九层台阶: “何为道?” “我心即道。” 第二十层台阶: “何为心?” “外在与内在,物理与精神,表象与本真,你想听哪种?” …… 第二十七层台阶: “何为清静?” “心宁则清,心和则静。” 第二十八层台阶: “何为清净?” “念头通达,即为清净。” 第二十九层台阶: “你执迷师父之死,心不静,神不净,何敢妄谈清静,妄论清净?” “莲花洁净,扎根淤泥,米田糟污,却能肥土,人若轻易便清静又清净,何来大道艰辛?何谈成仙路远?我若清静又清净,还需你来问?” 第三十层台阶: “清静与清净,你选哪种?” “我两个都要!清静是目标,清净是状态,清静是修道,清净是得道。我行于求道路上,正修清静,追求清净。” …… 第三十一层: “师父陨落十载,你为何在藏经阁中苟且偷生这么多年,今日才来?” “因为要等,等我做足准备。” 第三十二层: “虚伪!难道待你如子的师父不值得你抛弃性命?你就是胆怯、懦弱、怕死!” “我是怕死,因为唯有活着才有希望,在调查清楚师父真正死因前,我不敢死。” …… 第四十二层: “你孝敬玄明师叔,根本不是尊敬他,而是可怜他,因为他比你可怜,你的善良只对弱小,你根本就是伪善!” “我照顾师叔,起初因为他可怜,这点我从未隐藏,也从不否认,师叔亦心知肚明,可怜悯与尊重并不冲突。 我可以前面可怜,后面尊敬。 而且,我从不善良,也未曾标榜良善,又何来伪善,未曾掩饰,何来伪装? 怜悯弱小,人之常情,难道你会可怜比你强的人?若是这样,你才真是可怜。” 第四十三层: “你师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尊敬之余,同样嫉妒,同在藏经阁,为何他这个糟老头子比你要强?” “我确实嫉妒,人人都会嫉妒,关键在于,如何抑制嫉妒,我控制住了,得到师叔悉心教诲,你也嫉妒,却没控制住,所以才问了出来,倒影就是倒影,永远成不了本尊。” …… 一层又一层,一阶又一阶。 长安子沉浸其中。 前三十层,他尽展所学。 后三十层,他直面心魔。 这个过程中,长安子解决了很多以前下意识避免的问题,甚至看到了一些自己以前都不曾注意的问题。 他步伐越来越慢,内心越发强大,道心愈发坚如磐石,通透如玉。 只是伴着长安子继续攀登,问题再变,他逐渐被拉入迷雾之中。 第六十一层: “我是谁?” “我管你是谁!” 第六十二层: “你是谁?” “我是长安子。” 第六十三层: “你错了,长安子只是道号,每个人都可以叫长安子,花草树木也可以叫长安子,我也可以叫长安子,可抛弃这个,你又是谁?” “我是我。” 第六十四层: “我是不是你的倒影?” “是!” 第六十五层: “那我是不是你的一部分?” “是!” 第六十六层: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是不是你?” “是!” 第六十七层: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是谁?” “你是我!” …… 一个个问题被回答。 一个个问题再提出。 长安子清明眼神逐渐迷茫,瞳孔慢慢涣散,台阶绽放云光,不知不觉间起了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