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返八零:这富家公子我不当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双方会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将修改过的部分资料交给了他们,并叮嘱他们如何利用这些资料。 陆沉和齐高远拿到资料后,立刻安排各自的团队开始进行分析和研究,他们脸上都带着势在必得的笑容。 与陆沉和齐高远见面后,方凯没有丝毫停留,直接驱车前往机场。 他购买了一张前往欧洲的机票,没有回头地走进了安检通道。 候机大厅里人来人往,广播里不断播报着航班信息,方凯找到一个角落坐下,静静地等待着登机。 他望着窗外起起落落的飞机,思绪万千。 这场商战,终于要结束了。 他赢了,却也失去了很多。 未来会怎样,他不知道,也不想去想。 透过舷窗,方凯看着逐渐缩小的城市,最终消失在云层之下。 “再见,宛城。” 方凯低声说道。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发动机的轰鸣声和轻微的颠簸让他感到疲惫,但更多的是解脱。 这场持续数月的商战终于结束了,他赢了,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空乘人员推着餐车走过来,询问他要喝点什么。 方凯睁开眼,点了杯咖啡,然后继续看向窗外。 此刻,厚厚的云层如同一片白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先生,您的咖啡。” 空乘人员将咖啡递给他,并礼貌地笑了笑。 方凯接过咖啡,道了声谢。 他轻轻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他放下咖啡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 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笑容灿烂,她依偎在一个男人的怀里,男人正是方凯。这是他和梁咏彦的合照,拍摄于几年前。 那时他们还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甚至一度被外界视为商界的最佳拍档。 方凯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上梁咏彦的脸庞,眼神复杂。 他想起两人曾经一起奋斗的日子,一起憧憬未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他将照片放回口袋,再次闭上眼睛。 与此同时,在宛城的一家高级餐厅里,陆沉和齐高远正在庆祝他们的胜利。 “干杯!” 陆沉举起酒杯,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干杯!” 齐高远也举起酒杯,与陆沉碰杯。 “这次多亏了方凯提供的资料,我们才能这么顺利地拿下这个项目。” 陆沉说道,语气饱含敬佩。 方凯感到一阵困倦,眼皮越来越沉。 耳边嗡嗡作响,意识逐渐模糊,他终于抵挡不住倦意,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剧烈的颠簸将他从睡梦中惊醒。 他猛地睁开眼睛,下意识地抓住座椅扶手,心脏砰砰直跳。 周围的乘客也都是一脸惊慌,有人低声惊呼,有人紧紧抓住前排座椅靠背。 “各位乘客,飞机刚刚遇到了气流,颠簸比较剧烈,请大家不要惊慌,系好安全带,留在座位上。” 机长沉着的声音从广播里传来,解释了气流颠簸的原因,并告知乘客飞机一切正常,正在调整飞行高度。 方凯深深地吸了口气,心跳逐渐平复下来。 他松开紧握扶手的手,重新靠回椅背,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 拿出手机,机械地翻看着通讯录,最终停留在“梁咏彦”三个字上。 他盯着这个名字看了许久,拇指悬在屏幕上方,犹豫片刻后,还是关掉了屏幕。戴上耳机,选择播放一首舒缓的音乐,试图平复纷乱的思绪。 飞机平稳飞行后,空乘开始提供餐食。 一位年轻的空乘小姐走到方凯身边,微笑着问道。 “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鸡肉饭还是牛肉面?” 方凯抬起头,勉强挤出些许笑容。 “牛肉面吧。” 空乘小姐将餐盘递给他,说了声“请慢用”,然后继续为其他乘客提供服务。 方凯接过餐盘,却没什么胃口。 他漫不经心地拨弄着碗里的面条,只吃了几口便放下筷子。 他望向窗外,云层依然厚重,如同一片巨大的棉絮,遮蔽了下方的一切。 他摘下耳机,听到邻座的两位乘客正在低声交谈。 “听说宛城最近的商业圈变动挺大的,齐高远和陆沉联手,动作频频啊。” 一位中年男子说道。 “可不是嘛,我一个朋友就在宛城做生意,说是好多公司都被他们收购了,现在宛城的商业版图都快被他们重新洗牌了。” 另一位略显年轻的男子附和道。 “连咏彦食品厂都被他们收购了,真是没想到啊,梁咏彦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最后还是败在了他们手里。” 中年男子叹了口气。 “听说咏彦食品厂的新产品研发资料也被泄露了,估计是内部出了问题。” 站在对面的年轻男子四处张望确信无外人后,压低声音说道。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几款和咏彦食品厂新产品非常相似的东西,价格还更低,咏彦食品厂彻底没戏了。” 方凯心中一紧,转过头假装不经意地听着他们的交谈。 “陆沉和齐高远手段真够狠的,听说他们还挖走了咏彦食品厂不少核心技术人员。” 站在对面的中年男子摇了摇头。 “这商业竞争,有时候比战场还残酷啊。” “可不是嘛,商场如战场,弱肉强食,亘古不变的道理。” 年轻男子感叹道。 方凯不动声色地听着他们的对话,确认了陆沉和齐高远成功收购了他原先的公司——咏彦食品厂。 他垂下眼帘,遮住眼底复杂的情绪。 他轻轻地摩挲着手中的咖啡杯,指尖感受着杯壁的温度。 方凯放在膝盖上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泛白。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不让脸上的表情出现丝毫波动。 邻座的两位乘客还在继续谈论着宛城的商业动态。 他尽量强迫自己不去听,不去想,但那些话语却像尖锐的针刺般扎入他的耳膜,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回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