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孔融该不该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主公观孔北海此人如何?” 李翊问刘备道。 刘备与孔融算不得相熟,是自他救北海时,两人才第一次见面。 “孔北海博闻强记,奇逸卓荦,是个正人君子。” 李翊轻声一笑: “孔北海确实"正",只可惜正的过头了,正的有些迂腐。” “他自负才高,志向远大,一心要平定乱世,匡扶汉室。” “只可惜眼高手低,并非治乱之主。” 孔融劝刘备接领徐州时,曾经评价袁术不是治乱之主,李翊此时却又说他也不是治乱之主。 孔融这个人确实有才华,文章写的好,曹丕就是他的忠实读者。 在北海多年,各地办学,通过推崇儒学,来教化百姓。 别说,效果还不错。 因为青州黄巾军泛滥,通过孔融的努力,使许多人看到了孔融的善举,便纷纷抛弃了黄巾军来投靠孔融。 截至目前为止,孔融干得还算不错。 他觉得时机成熟了,该讨伐黄巾了。 结果由于军事指挥太拉,被黄巾军打得找不着北。 最后只能狼狈来找刘备求援。 “备虽与孔北海交往不繁,但久闻其长居北海,豪气贯长虹,文章更是惊世骇俗,先生此言是否有失偏颇?” 刘备许是念着孔融帮衬徐州的旧情,帮他找了找补。 说孔融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先生别老盯着人家缺点说。 但遗憾的是,乱世中人主的缺点就是会被无限放大。 因为下属不同,下属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 但主公却需要统筹全局,你稍微有一件事做的不够好,就是会被人挑毛病。 李翊说孔融太迂腐了,也不是尬黑。 孔融让梨的典故家喻户晓。 但让梨的背后,却不是孔融想要强调“谦让”,而是强调“礼法”。 孔融对礼法的执着,贯彻了他的一生,这就注定他不适合当主公。 就比方说他用人吧,那用的都是些能言善辩,却没什么真本事的喷子。 而扰乱社会的贪官和恶霸,孔融是根本管不了。 不过他杀手下,倒是挺痛快的。 有一次,部下收税没收齐,一怒之下竟将五部督邮全部斩首。 再比如有个叫左丞祖的手下,曾提醒孔融在曹操与袁绍之间选一个站队。 这绝对是好心啊,当时的曹操与袁绍势力最大。 北海地方又那么小,早点儿站队,可以明哲保身。 结果孔融闻言大怒,大骂左丞祖是奸臣,因为在他看来袁曹都是奸贼,是不忠于汉室的。 所以就将左丞祖给宰了。 这是孔融对“忠”过于极端的理解。 而孔融对“孝”的理解,就更匪夷所思了。 有一次孔融在路边见到一个人,在墓边哭祭自己的父亲。 孔融看半天,看不出悲伤来。 于是便认定这个人是假哭,不孝顺,就把这个人给杀了。 这就是孔融对孝的极端理解。 你说人家哭自己的父亲,悲不悲伤该你啥事儿? 但孔融对“礼法”过于执着了。 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强调的就是“孔门之后,忠孝为先”! 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拿这种标准来要求别人。 “先生是料定孔北海必败无疑吗?”刘备问。 “……呵呵。” 李翊弯唇笑道,“若论博闻强记,主公与我皆不如孔文举,若比知人善任,孔文举比主公差之远矣。” 刘备闻言默然,孔融不会用人,以刘备的眼光怎么会看不出来? 早在刘备第一次与孔融见面时,刘备就已经看出孔融有很严重的“阶级”观念。 孔融在见到刘备的第一反应是,一个边地武夫竟会来救我。 在孔融这个士人出身的眼中,刘备只不过是一个靠军功当官儿的底层人而已。 所以有人说刘备是靠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才成就大业的,完全是无稽之谈。 刘备不是靠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三分天下的,而是三分天下里面恰好有一个是汉室宗亲罢了。 在汉末宗亲烂大街的情况下,刘备是根本不被士人圈子看重的。 而孔融是怎么改变对刘备的态度呢? 是因为知道刘备是卢植的学生,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堂堂北海相,手下居然会缺将。 因为他必须得是从士人圈子里边找,又得会打仗,又得学问好,又得出身好。 按照这种标准去提拔将领,那能找到几个? 所以孔融才会被黄巾军收拾的服服帖帖,太史慈也瞧不上他。 像人老刘那才是真正的知人善任,不问出身。 远的不说,就说现在,身边的关羽、张飞、陈到。 那都是底层出身,并且确实有真才实学,未来也都建立了功业。 现在袁氏的大手伸向青州,孔融自身难保,只能再来找刘备这个老友求助了。 而听李翊的话,孔融必败无疑,那刘备到底该不该救? “若听先生之言,我等以假道灭虢之计,解除臧霸的兵权。” “那孔北海那边……?” 李翊反问道:“主公想去救吗?” 刘备一捋胡须,沉吟道: “诚如先生所言,孔北海虽非完人,但终究是汉室忠臣,这些年在北海也是尽心尽力。” “况其与我有旧,备能接领徐州,孔北海也多有出力。” “今为袁氏所迫,不好见死不救。” 微微一顿,似怕李翊劝自己不要救,便又接着补充道: “北海毗邻徐州,按照先生之言,我们合并琅琊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减轻徐州北部的压力。” “若能够保住北海,以北海为倚仗,则琅琊无忧,徐州北部也可安定。” “先生以为如何?” 呵呵呵。 李翊牵唇笑道: “主公所想虽好,但可有想过,若我们真的出兵北海,则正式与袁氏撕破脸皮。” “当今天下,袁绍为雄,公孙瓒早晚为袁绍所灭,北地姓袁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徐州尚未安定,主公有信心现在就挑战袁氏吗?” 这一个灵魂拷问,使刘备也愣住了,眉头紧紧皱起。 现在北方局势,基本上就是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对决。 袁绍打青州,就是冲着公孙瓒的小弟田楷去的,青州被袁绍视为囊中物。 只要吞下青州,就切断了公孙瓒对南方的联系,是绝不可能退让的。 以刘备现在兵不满万的实力,就想挑战富庶的河北,确实痴人说梦。 饶是曹操,都是在吞下了兖州、豫州、徐州之后,发育了好几年,才敢跟老大哥翻脸。 就这样,都还是袁强曹弱呢。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