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2:从上山挖宝开始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新家初建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六个工人,每个人一天的工资是两块钱。 从开工到现在,总共是26天。 一个人的工资是52块钱。 王顺又另外每个人给了三块钱的感谢费,就是55。 六个人,加起来是330块钱。 工钱支出算是最小的。 工人们这么爽快就拿到了工钱,自然是说了一大堆的好话。 门窗也都装好了。 王顺跟王爸,则是顺便把锁头也给装上了。 从外面看的话,一个漂漂亮亮的小洋房,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在这个村子里都还只是茅草屋、木屋、土坯房的年代,多出一座小洋房,看起来确实很震撼。 “哎呦,太漂亮了。” 一家人站在屋子外面,王妈忍不住落泪了。 谁能够想到,一个月之前,他们家可以拥有一栋这么好看的房子? 现在可以说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 王爸同样是心情激动:“等房子装修好之后,我们一家人去跟祖宗汇报一下。” 这在王爸看来,是很重大的事情了。 王顺没啥意见。 现在天色晚了,大家都在家。 不然要是白天的话,肯定一大堆人过来围观新家。 一家人在外头欣赏了一下,就回到里面。 王顺看了一下厨房跟厕所。 厨房是用石块搭建,外面抹了水泥。 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柴火灶,一部分是用燃气的。 当然,现在还没有用燃气,是为了以后准备的。 现在厨房说不上美观,在王顺看来只能算得上是朴素。 这是因为没有贴瓷砖。 但如果对比原来的,那就是天壤之别了。 厕所也是很素。 但也是刷了防水白漆。 “这个厕所好啊。”王妈不住的点头:“以后就不用去公厕了,又脏又臭。” 王爸也是附和道:“还有掉下去的危险,前几年村子里有一个老人就是,起来的时候一不小心踩空,掉里面没了。” 杨蓓蓓则是想着,有这样的洗手间,以后洗澡,把窗户一关,就不用担心会被人偷看了。 原来洗澡的地方很简陋。 她每次洗澡都要先把四周围检查一遍,确定没人了,才敢去洗。 就这还不敢洗太久。 “爸。”王顺看着王爸:“沙发、床那些,要什么时候好?” 衣柜可以暂且缓缓。 床要是弄好了,就可以先住进来了。 住竹棚,哪里有住水泥房舒服啊。 而且也没有用什么蕴含巨大甲醛的东西,对身体不会有损伤。 王爸说:“明天,床就好了,衣柜跟沙发,大概要一个星期左右。” “好。”王顺精神一震:“那现在我们就来铺地板!” 把地板铺上去,就万事大吉了。 这些地板都是一米乘以一米的。 前面王顺都已经上了色,刷了三层的防水漆。 现在直接铺在地面,然后把有拐角的地方切割一下。 最后再把缝隙处,用防水乳胶涂抹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把两层楼的地板铺好,已经是晚上十二点多了。 王顺说:“先睡觉吧,明天可以先把一部分东西搬进来。” 王爸王妈都还有点恋恋不舍。 这么好看又亮堂的加,恨不得现在就住进来。 五点多,公鸡就打鸣了。 王顺睁开眼,起床穿好衣服。 走出房间,就看到王爸王妈已经在开始搬东西去新家了。 估计两人昨晚上都没怎么睡觉,迫不及待的就要住进去了。 趁他们不注意,王顺迅速的亲了杨蓓蓓一下。 惹得杨蓓蓓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吃了早饭,拿着工具就去修路了。 今天是杨蓓蓓在家看着。 目前这条路已经有八十多米,铺设了石头。 走在上面很舒服。 从村口到山脚下的路,全厂在一千米左右。 今天下去的话,就差不多完成十分之一了。 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大家伙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有人问王爸王妈房子怎么样了。 王妈很是骄傲的说:“都弄得差不多了,今天就可以住进去了。” 村民们一个个都惊呆了。 “哎呀,这么快吗?” “等下我们要去看看。” “真是羡慕你们生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啊。” ...... 各种恭维的话,听得王爸王妈开心极了。 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三个小时修路结束,王顺就骑着自行车去钢铁厂了。 找到王德发,花了五百块钱,买了一些钢筋,让他帮忙切割成需要的长度。 还借了一个电焊机。 这是用来制作防护网的。 一楼做了两个阳台。 王爸王妈的卧室,跟杨蓓蓓的卧室外面,各一个。 以后洗的衣服,就各自晾晒在各自房间的阳台上。 可以避免一些尴尬。 二楼也是有两个阳台。 接着,又去买了一些红色的油漆。 回到家,王顺就开始焊接。 这玩意没什么特别的技术,有工具就能搞定。 花了一个小时,就搞定一个。 然后跟王爸一起给安装上。 一直忙活到下午一点多,把所有阳台都装上了防护网。 这样,安全方面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先吃饭吧。”杨蓓蓓端来饭菜。 两父子一直忙活到现在,都还没有出午饭。 “好,谢谢嫂子。”王顺接过碗筷,直接就坐在地上,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杨蓓蓓则是打量着自己卧室里的阳台。 心里规划着要怎么布置。 一小部分用来晾衣服,窗台上可以种点花草。 闲着没事的时候,还可以搬张椅子,坐在这里织毛衣啥的。 想想都觉得开心。 吃完饭,老木匠就带着两个学徒过来了。 送床过来了。 一家人积极配合。 很快,三张床就组装好了。 王妈跟杨蓓蓓迫不及待的就铺上竹席,把枕头什么的拿过来。 现在家里就不再是空荡荡的了,看上去多了几分生机。 王顺进来参观了一下,一拍脑袋:“哦,忘了,还要定制三张化妆台跟椅子。” 跟老木匠说了一下,他表示没问题。 给老木匠结了一部分款,一家人就抓紧时间,把东西都从竹棚那边搬过来。 下午五点多,村子里绝大部分的村民,就跑过来参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