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利坚大法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5章、新闻法案与教育改革法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温士顿准备做一个像雷那样高尚而伟大的人。 布鲁克林不准备拦着。 身为好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提点儿意见,让温士顿不要操之过急。 在资本的干涉下,公立教育是如何一步步输给私立教育,并被私立教育完全甩开的,这种历史性课题布鲁克林跟温士顿早就有过讨论。 尽管联邦以往的教育改革早早就注意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并一直以来都在竭力避免这种事,但很遗憾,在资本的强势介入下,事情在不可避免地滑向深渊。 就像上世纪两极争霸时期那样,军备竞赛一旦开始,就必须以将一方彻底拖垮才能结束。 教育对于现代家庭而言,也已经变成了一种军备竞赛。 有钱有资本的家庭舍得投入,他们买更多的书,请更好的私教,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精心的关注与教育,他们不仅将“军费”花在人文或自然学科上,他们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更有钱的家庭可以无限拓宽学生的兴趣广度,芭蕾,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书法,酒类鉴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没学过的。 当兴趣也被纳入教育体系之中时,军备竞赛将变得更加激烈,平添的新赛道又能淘汰一大部分家庭。 如此层层筛选,还能坚持的,无不是资本雄厚的家庭。 他们一个学生可能就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几十个各科老师围着他转,他一个人,可能就要“吃掉”百万、千万级别的“军费”。 这样重金打造出来的人,根本不是几十人一起上课,业余时间全凭看书或上网自学,自学还要全凭自愿培养出来的人所能比拟的。 无论是谈吐见识,还是知识面的深度广度,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社会森严有真实的筛选机制,会在第一时间完成筛选,在还没反应过来时,两种教育下的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由“雄厚军备竞赛”的胜出者所打造出来的人知道这种制度打造出的自己有多厉害,他们或许不一定会想必须只有一小部分人接受这样的教育,其他大部分人都为自己打工,但他们至少能让自己的后代接受自己的教育。 这些人聚拢在一起,就是资本。这些人是这类教育制度的受益者,自然会维护这样的制度。 温士顿想要改变,就得打破这种自然形成的森严的军备壁垒。而这么做,将会得罪所有受益者,被群起而攻之。 凭什么我们要跟穷鬼接受一样的教育?我们又不是没花钱!我们上的每一堂课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凭什么剥夺我们花钱的权力? 其实还有个问题布鲁克林很不理解。 按理说,他才是这种制度的受害者,他是个意外。 身为一个孤儿,能读哈佛,他的付出是那些同期哈佛学生想都想不到的。 他就像个BUG,跳出了教育的军备竞赛规律。 相反,温士顿是这套军备竞赛制度下的受益人。不管是他,他的儿子杰瑞也是。 可现在两人讨论问题时的立场却截然相反。 布鲁克林正站在反对派的立场上对布鲁克林修改得面目全非的教育改革法桉进行攻讦,温士顿反而站在平民立场上,勉力支撑。 两人随后又对州议员们进行了大致研究,然后根据议员们的身份背景进行模拟投票。 “不行。” 布鲁克林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的投票结果,摇着头说道 “你根本拉不到盟友。” “他们看不到任何利益,不会站在你这边的。” 温士顿也有些烦躁,他抓了抓头发,有些狂躁的用 力拍了两下桌子,桌上的键盘跟文件盒都跟着跳了起来。 “他们在想什么?” “他们是怎么当上议员的?” “眼里只有捞钱,一点儿都不想为选民们做点儿什么吗! !” 布鲁克林上下打量着温士顿,报以冷笑。 “这可真是稀奇了。我头一次从联邦官员口中听到有人这么说。竟然还有人知道官员应该为选民负责,而不是为自己呢!” 温士顿知道布鲁克林不是在讽刺自己,他有些难受地叹道“现在有谁不是为了自己,联邦2100万的政府雇员,竟然没几个人还记得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 两人相顾无言。 温士顿有些沮丧。 在布鲁克林的帮助下,他的教育改革法桉已经修改到不知道第多少版,从最初的态度坚决,雷厉风行,满篇充斥着“必须”“不能”“不得不”,改成了现在的手段温和,徐徐图之,步步为营,措辞也从绝对的口气变成了“可以”“不应该”这类商议性用词。 两人一致认为教育改革法桉应当分多个版本,整个教育改革也应当分多次进行。 第一版正式推出的教育改革法桉应当是温和的,最好是毫不起眼的,让被触及到利益的人都认为这只是一场温士顿用来拉选票的政治作秀,让他们认为这只是表演! 然后暗中慢慢发展,缓缓推出第二版,第三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可即便如此,即便第一版教育改革法桉只是要求增加教育经费,要求公立学校必须确认学生在学校学习……归根结底就是推行义务教育,确保上孩子在该上学的年龄出现在学校里,而不是其他地方。 义务教育对联邦而言并不是什么稀奇产物,问题在于联邦的义务教育就是个面子工程,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温士顿的第一版教育改革法桉目的就是落实义务教育。 因为害怕引起大量反对,他们选取的第一版改革法桉几乎可以说是只在原有规定基础上稍加改动,没有任何新增内容。 即便如此,两人模拟后依旧认为法桉无法通过。 这个结果很令人沮丧。 各自沉默了一会儿,布鲁克林拍了拍温士顿的肩膀。 “我们再试试。如果还不能通过,就想办法解决出问题的人。”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出问题的人。 谁拦住了路,绕不开的话,就把拦路的人搬走。 这种思路在政治斗争中非常常见。 温士顿点点头,打起精神,又投入到新一轮的模拟之中。 他看得出布鲁克林刚开始其实对这件事没什么兴趣,完全是出于友情,才坚持到现在的。 这一轮模拟很快结束,理所当然的,还是没能通过。 布鲁克林干脆推开温士顿,从抓出一支笔开始抄写名字。 很快,二十多个名字被抄写下来。 布鲁克林将抄有名字的这页纸撕了下来。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 “这些人。” 布鲁克林五指张开,盖在名单上面。 “不把这些人解决掉,你的教育改革法桉再过一百年也别想通过。” 说着,布鲁克林沉思了一会儿,道 “而且你的教育改革法桉后面对罗彻斯特等名校都是一种挑衅,会自然而然的把他们推到对立面上去。” 只要学校还在校董会的控制之下,只要学校对资金账目进行监管,不转变思路,还把教育当做一门生意,重视教育的过程而不重视教育的受体,罗彻斯特大学 ,伦斯勒理工学院等等,不光这些私立院校,就是纽约州立大学这类公立院校,都不一定站在温士顿这边。 长久的“军备竞赛”生涯已经让教育切切实实地变成了一门生意,录取通知书是一门生意,推荐信是一门生意,毕业证书是一门生意……教育的关注点根本不在学生身上。 当校董会这种逆天的存在做出将金钱与排名、社会关系放在第一位这种更逆天的存在时,教育就已经不再纯粹,教育就已经变成一门生意。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就离不开金钱。 这是一个平衡游戏,现阶段,布鲁克林还没发现哪个国家把这个平衡游戏真正玩儿好。 偶尔有出色的,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已经不仅仅是教育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除非哪天“钱”不复存在了,才能真正让教育变得纯粹。 “你面临的阻力会更大。”布鲁克林认真地说道“如果真想继续推行下去,你得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 不用布鲁克林多说,温士顿心知肚明。 甚至两人都不愿意说出口。 因为以两人的眼光来看,未来无疑是悲观的。根本看不到彻底推行下去的方案。 温士顿的全套教育改革根本就是空想! 温士顿抹了一把脸,道“布鲁克林,老实讲,在此之前,我准备推行教育改革的目的并不纯粹。我想利用教育改革,撬动其他各行业,辐射全篇,增加州政府对全州的掌控力。” “但我们讨论到现在,我突然发现,推行改革是弊大于利的,但我却很难说服自己就这么放弃。” 温士顿望着布鲁克林,嘴唇蠕动着。 “我……” 他也想做一个好州长,一个名副其实的州长。 哪怕他的出发点并不美好,他怀有私心。 布鲁克林笑了,温士顿也跟着笑了。 为自己的扇情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布鲁克林摆摆手,摸着下巴思索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或许你这套改革的完全体无法拿出来,但我们可以走一步看一步。” “我们首先需要确保选民不被反对的声音忽悠,不管我们蕴含多少私心,至少改革推行下去后,选民们是切切实实落了好处的。” “我们得让选民知道这一点,知道我们为了给他们争取好处扛着多么大的压力。知道哪些人在反对,不想给他们好处。” “我们得激发选民的主观性。” 温士顿眼睛闪闪发亮。 之前的讨论中,布鲁克林一直在用“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这类单词来称呼教育改革法桉,现在他转而选择用“我们的”来称呼。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布鲁克林思考着说道。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我们必须占据宣传阵地。否则我们会更加困难。” 两人对视一眼,温士顿道“新闻法桉!” 布鲁克林沉默。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新闻法桉上面。 现阶段,最快速占据宣传阵地的方式,就是新闻法桉。 通过新闻法桉,让新闻法桉化作拴在媒体脖子上的绳子,而绳子的另一端掌握在他们手中。 通过新闻法桉控制媒体,占据宣传阵地。 通过占据宣传阵地,为教育改革打下基础,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温士顿的目标,为两人捞取政治资本,让所有教育改革受益者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 这是环环相扣的。 可问题是,布鲁克林已经确定要舍弃新闻法桉,把它当做诱饵,来打击哈佛内部的反对派了。 布鲁克林神情凝重,低声将自己围绕新闻法桉的全部构想说了一遍。 “关键是这个计划已经在实施了。”布鲁克林说道“甚至已经快到尾声了。” “现在再改,已经来不及了。” 安东尼跟伯克的组合还是非常好用的,垃圾站计划前景一片光明,专研小组已经基本吸纳、收拢了百分之九十的反对派。 布鲁克林不可能终止计划,将新闻法桉临时修改成可通过的状态,为反对派增长威望。 那是在掘自己的根本。 一旦这样做,他在哈佛的地位将及及可危。 温士顿也立刻想通了这一点,与布鲁克林相视苦笑。 兜兜转转,好不容易想出解决方案,结果却发现,这条道早就被堵死了。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