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琅二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雍顺帝的嘉奖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宁国府,宁乐堂。 贾珍得知贾琅在北境立下大功,或要封爵的消息,颓然的瘫坐在塌上。 如今的宁国府一代不如一代,他承袭的三等爵威烈将军虽是三品,可身上并无官职,全都是虚的,若不是祖辈的荣耀,之前祖辈的关系在,京都能有几人买他的面子。 而贾琅的功劳是一刀一枪,用命拼出来的,若真封爵,再加上本应赏赐的官位,在整个朝廷也算炙手可热的人物,如今的贾家谁能压他? 想到这其下意识的看向贾蓉,若是秦可卿背后的人愿意........ 刚想到这,贾珍甩了甩头。 父亲可是再三告诫他莫要追寻秦可卿的来历,该是富贵自然会来,不该的不能多问,否则定会惹祸上身。 连来历都不清楚,怎能指望? 想到当年与贾琅之间的芥蒂........ 贾珍心中满是懊恼。 “唉!!” 早知道就不该将他送入军营,就在眼皮底下,还能翻了天? “父亲.....父亲.....” “这贾琅真要封爵,会不会回来与咱们算账,当年可是咱们........” 贾蓉话未说完,贾珍眉头一凝,冷声道:“响应陛下号召,保家卫国,驱除鞑虏,乃是我等功勋之家的责任,他能怪我们?” “何况若无送咱们送他入军营,他岂能立下如此赫赫战功?” “说起来他得感谢咱们。” 贾蓉苦笑道:“自大爷病故后,咱们可没少苛待他,就连她娘生病,也是.......” “孩儿就怕他.......” “怕什么?” 贾珍瞪了贾蓉一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当年乃是为了他好,让他自强,不负大伯当年之寄托。” “至于伯娘乃是病故而亡,咱们一没下毒,二没害人,心中坦荡,有何愧疚?” 贾蓉听着父亲的"正义"之言,心中稍安:“父亲教训的是,孩儿孟浪了。” “那咱们该如何对他?” “总不能像之前吧?” 贾珍沉默了好一会儿,眉头时而紧促,时而舒展,眼神闪烁不定。 “要不给他示好?” “说到底没有你死我活的仇怨,父亲还是其大哥,是他的长辈。” “只要.......” 不等贾蓉话说完,贾珍不悦道:“长幼有序,就算他官再高,在宁国府也只能听我的,更别说我还是贾家族长,还能怕他?” “你怎么被一个毛头小子吓到了?” “这些年越发没长进,都活到了狗身上。” 贾蓉连连苦笑。 恰在这时,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西边老太太派人来请。”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坐在塌上,眉眼间全是喜色。 “当年琅哥儿不过十来岁就被你们送入军营,几年音信全无,当时我就在想,将来若到了九泉之下,哪里有脸面见两位国公爷?” “当时他们何等的英雄,马上建功,百战无敌,怎到了后世子孙,如此无用?要争相将十来岁的孩童推出去?” “也多亏这孩子命大,有祖上风范,今日竟然立下如此奇功。” 这番话将贾赦,贾政,贾珍三人臊的脸通红。 贾政更多是羞愧,懊恼当初没能阻止贾敬,贾珍。 贾赦则是觉得丢了面子,心中不服,可不敢当众反驳贾母。 最尴尬的当然是贾珍,他陪着笑脸:“老祖宗说的对,当年是我想的不周到,可也是被逼的没法子。” “父亲又沉迷于炼丹,家中我承袭爵位,蓉哥儿体弱多病,实在是无人可用。” “西边两位叔叔年事已高,也未经历战阵,宝玉年幼,琏哥儿将要大婚,谁能顶上去?” “想来想去玉字辈的只有琅哥儿曾跟着祖父习练几年武艺,最为合适。” “他当初虽小,可也是贾家儿郎,当以大局为重,家族为重,如今从塞外归来,还立下大功,真乃祖宗保佑,只是外面都说他要封爵加官,怕是心中..........” 这话既是解释,也是说出自己的难处。 贾母本有心苛责,可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只得叹了口气:“十来岁的孩子,在刀山血海中爬了五年,怎会没有怨言?” “说起来也是你们太没用,年轻时候学的弓马骑射都丢到了哪里?” “玩女人,喝花酒,纳小妾,飞鹰走狗.........” “若是学到你们父辈一成本事,何至于关键时刻无人中用?” 贾母越说越是恼怒,骂的也越发难听。 她从嫁入贾府,几十年从重孙媳妇到现在有了重孙媳妇,是亲眼看着当年的贾家繁荣昌盛,两门比四王,力压其他六公,说是一家之下万家之上都不为过。 可近些年自两个国公去世后,贾家急速而下,后辈子侄中没有一个中用的,只靠着那些老亲,老关系。 但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贾母怎会不明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如今面上还能撑着,可内中早有千疮百孔,如外人所言金絮其外,败絮其中。 不过好在如今琅哥儿出息了........... 在贾府阖家欢聚之时,周侗带着贾琅等人进入皇宫中。 太极宫。 雍顺帝一脸笑容的看着面前的周侗:“自努尔哈赤起兵东北,征服蒙古之后,历代女真头领无不觊觎我大夏疆土。” “二十年前太上皇带着四大国公扫荡犁庭,击溃女真,蒙古联军,可并未让其元气大伤。” “今日你能灭正黄,镶黄两旗,重创红,蓝,白三旗,并且还斩杀正黄旗旗主多隆滚,当真功不可没。” “此一战,女真鞑子至少十年不敢南顾。”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当年岳大帅没能完成的壮举,今日你们犹有胜之。” “好啊!” “好!!” 周侗抱拳一礼,谦虚道:“此战全胜有赖太上皇的天威赫赫,陛下运筹帷幄,臣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怎当陛下如此夸赞?” “怎能与岳帅相提并论?” 雍顺帝摆手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应该的,若不如先贤前辈,这大夏岂能昌盛?” “对了,斩杀多隆滚的贾琅何在?” 贾琅抱拳上前:“末将在!” “见过陛下!” 雍顺帝仔细的打量着贾琅,见其眉宇之间与当年的宁国公有六分相像,回想起昔日之状,眼中露出复杂之色:“说起来当年朕初入行伍,就是在京营国公爷的手下。” “若无他的耳提面命,怕是没有朕今天。” “只可惜........” 不过缅怀了两句,雍顺帝眼神再度清明,上前拍了拍贾琅的肩膀:“今年十七岁,正是建功立业,为国操劳之时,当再接再厉,为朕分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