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琅二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凭君莫话封侯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众人落座,贾母端起清茶润了润嗓子,笑着看向贾琅。 “刚从北地回来,可有不适应的?” “有什么需要就跟你珍哥媳妇说,再不然跟我这个老太婆,或者凤丫头,太太提都行,可莫要委屈了自己。” 尤氏笑道:“老太太这话是打我的嘴。” “如今的琅兄弟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大红人,怠慢了谁也不敢怠慢了他。” “昨个老爷知道老太太送过来了两个丫鬟,还骂我两句,说我这么大人还没老太太想的周到。” “若再出现这事,可就要罚我了。” “我怎敢有一点怠慢?” 王熙凤笑道:“老祖宗这只是客套话,想着都是孙儿辈,不能厚此薄彼,谁知道尤大奶奶竟然当了真.......” “哎呦.......看我这嘴,什么话都秃噜出去,这下不止老祖宗要怪罪我,怕是琅兄弟心中也会怪我。” “该当好好罚酒一杯才是。” “平儿,去看看天香楼的酒席收起来了没,再给我倒一杯。” 贾母笑骂道:“你这贫嘴的猴儿,真该掌嘴,什么话,什么好都是你落得,错反倒成了我们的。” “平儿去给她拿上一坛子酒过来,我倒要看她能不能喝下去。” 王熙凤赶忙求饶:“老祖宗饶了我吧,再喝一坛子,怕立刻就要吐在这里,白白让琅哥儿再遭罪。” “老祖宗这般疼琅哥儿,定是不愿意让他吃亏的。” 若论红楼中谁最能调和气氛,非王熙凤莫属。 她这番插科打诨,瞬间将刚才不痛快的气氛给遮了过去,接下来的气氛自然欢快起来。 “二哥哥,都说你这爵位乃是斩杀了正黄旗主多隆滚得到的,可具体怎么回事,能不能给我们说说,长长见识?” “是不是如三国中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一个人杀入敌阵,取上将人头?” 惜春天真烂漫,又与贾琅亲近,旁人不好问的话她都能说。 贾琅本不欲提及,可眼看在场不管是贾母,王熙凤,尤氏,秦可卿,林黛玉,迎春,探春这些主子,还是晴雯,金钏,鸳鸯,紫鹃这些丫鬟,美眸中都充满了期待。 他是爱花之人,怎舍得拒绝?揉了揉惜春的脑袋,笑道:“既然大家都想听,那就来上一段,不过提前说好,枯燥无味,可莫要怪我。” 王熙凤催促道:“凭你那贫嘴的功夫,这说故事定不会差,也是我没经历过,否则怎能让你在老祖宗面前得宠?” 贾母摆了摆手:“快别说了,听琅哥儿的。” 贾琅笑道:“书上的七进七出,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虽不敢说假,可在真正的战场上,从未见过。” 接下来贾琅将最后一战斩杀多隆滚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如何迷惑女真鞑子的耳目,如何用减灶计吸引鞑子的目光......... 这本就是他亲身经历,此刻说的简单,可这些女眷哪里经历过这些事情? 说到惊险之处,一个个脸色吓的煞白。 即便是知道眼前的贾琅无碍,仍然止不住为他担忧之心。 等贾琅说完,在场一众女看向贾琅的目光多了几分的敬佩。 自古美女爱英雄,面对贾琅这个战场上的英雄,谁能不心生好感? 王熙凤感慨道:“以前只是听说书的寥寥几句,讲圣祖驱逐鞑子的丰功伟绩,今个听琅兄弟一说,才觉得如今的盛世来之不易,多少人流着鲜血才赶走了女真鞑子,挡住了他们南下的脚步。” 贾琅想到了最后一战死在自己身边的小六子,正是他为自己挡了致命一箭,贾琅才只是轻伤。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场上有些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人,却愿意为袍泽挡刀枪,这种感情非亲身经历,不能明白。” “岂曰无袍,与子同衣.......” “琅二哥真是了不起!” 林黛玉低声呢喃,再度让所有人陷入无尽的遐想中。 贾琅更是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林黛玉。 四目相对,好像擦出了无尽的火花。 其余人都没注意,沉浸在故事的遐想中,可一直将心挂在林黛玉身上的贾宝玉,岂能不在意? 心中满是烦躁,恨不得立刻将贾琅撵走。 “林妹妹,会芳园中的花开的正盛,咱们去赏花,顺带散散步,消消食,你说可好?” 林黛玉黛眉微蹙:“宝哥哥,我们都是女儿身,就能体会到琅哥哥能挣回来这个爵位九死一生,如今的太平盛世更是由无数个琅哥哥这样的人付出,牺牲,才有的。” “你一年大似一年,遇到这些事情也该听着,如此才能不负舅舅,舅母的期许,怎能一遇到就打岔?” 听到林黛玉对贾琅的称呼都由"琅二哥"变成了"琅哥哥",贾宝玉心中更加吃味。 偏偏他不敢对林黛玉发,只是心中暗自发狠,以后这东边是再也不过来。 贾母,王夫人皆都赞许的看了一眼林黛玉。 “宝玉,你林妹妹说的是,我们也不求你与琅哥一般,在战场上搏爵位,可总得好好读书,明事理,也让你父亲多高兴几日,否则一大摊子家业,将来可怎么办?” 贾宝玉心中更烦躁。 贾琅是时候的站出来,说到:“按理有些话不该我说,可我长你两岁,作为兄长,趁着这个机会也提醒你一句。” “西边除了政老爷在工部任职,其余皆勋爵,或者花钱捐的官,仗着祖上的萌荫,还能过得去,可咱们这一代若是再无法在朝中立足,这么大的家如何来领?” “祖辈给咱们留下的财富固然不少,可若在朝堂没有根基,没有支柱,如同孩童抱着金砖走在大街上,岂能无人觊觎?” “我在北境与鞑子厮杀,镇国公家一等伯牛尚书的儿子牛勇,论起身份不比咱们差一点,老子更是当朝一品的兵部尚书,仍然与我一般北境杀敌,九死一生,用命搏个前途。” “宝兄弟一岁长一岁,怎能不为日后考虑?” 此话一出,满屋皆静。 好一会儿,贾母感慨道:“琅哥儿到底在外面打磨,说的话如大人一般,发人深省。” 王夫人也趁机规劝贾宝玉:“快听着,以后要好好念书。”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