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五章成为辛赞后,辛弃疾气吞山河壮志酬(十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十二) 荪歌:这不是也能打? 她还以为临安是在将颓废文学进行到底。 阎王让其三更死,二更就自己抹脖子呢。 刀架自己脖子上了,眼看着偏安也不能苟且偷生了,知道搏一搏了。 笑死。 刀移开脖子,抵肚子上了,思忖着一刀毙不了命,就又媾和了。 这不就是临安朝廷的现状吗?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淮西,烽烟弥漫。 宋军先挫金军,后又大败。 但也让完颜兀术意识到,南宋再弱,也不是刀俎下的鱼肉,不可能轻轻松松完全吞下。 事已至此,只好趁机改变战略和谈。 可,和谈的前提是岳飞死。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完颜兀术很难不忌惮。 南宋,君臣,一拍即合。 岳飞一经回朝,面临的就是此起彼伏源源不断的弹劾,又是口口声声污蔑岳飞在淮西战场上不作为,又是指责岳飞功高震主目中无人有谋逆之心。 岳飞有口难辩,偌大的朝堂,他几乎算是孤立无援。 罢免官职,收回兵权。 这场杀死岳飞的阴谋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在赵构和秦桧的属意下,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秘密拘捕岳飞,岳飞下狱。 自此,岳飞头上就悬了一把要命的铡刀。 至于什么时候落下,全看那对君臣罗织好罪名的时间,顺带还得考虑好选择最佳时机讨好金人。 心腹大患身陷囹圄,本应是秦桧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可偏偏秦桧整个人却陷入了癫狂焦灼之态,丝毫没有人逢喜事精神爽。 “想光大门庭,想读书有所国,想忠君报国,想惩恶扬善为民解忧。” 秦桧颓然的坐在书房中,反复呢喃。 书房外,金乌西斜,只余寥寥光线撒入。 身处黑暗中,也就与黑暗融为了一体。 几十年前稚嫩天真的狂妄誓言,如今从旁人口中听到,仍觉可笑。 他本以为,他已经忘的干干净净了。 毕竟,在向上爬的路上他作了太多的孽,沾了太多的血,那几句誓言早就成了风中的尘埃。 这世上,哪有人会记挂多年前的尘埃。 可岳飞托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代为转告的话,就像是一阵风,吹了数十年,将那一粒尘埃带来了今日。 可笑。 难不成岳飞以为单凭几句话就能觅得生路吗? 不可能。 岳飞必须死。 否则,他的地位不保。 誓言算什么,热血算什么,山河又算什么。 爬到今日,他只顾自己。 秦桧挥手,将书桌上的东西全部扫在地上。 书房外的侍从,大气不敢出,更别提进去掌灯了。 天色越发暗,最后一缕光也被吞噬。 秦桧手指蜷缩着,他儿时的誓言,岳飞如何知? 那位夫人吗? 死了啊。 那位夫人,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死了啊。 他还在北宋的朝堂上热血澎湃的上奏主战被弃之不用,反而被当时的陛下任命为割地使时,那位夫人就死了好几年了。 在他得知死讯时,也曾茫然惋惜。 李夫人,与他而言,是师是长。 可后来,靖康耻,他又由衷的庆幸李夫人死的早也算是一件好事。 月上中天,秦桧还是前往了大理寺狱。 囚衣避体的岳飞,依旧凛然正直不可侵。 秦桧眼中,又是怨毒,又是艳羡。 他若坚持儿时誓言,是不是也会长成岳飞这般模样。 不,他不要像岳飞。 事实证明,岳飞是他的手下败将。 他是高高在上的一代权相,拥趸者众。 岳飞只是朝不保夕被帝王猜忌嫌恶的阶下囚。 他没错。 秦桧立于牢门外,一遍遍告诉自己。 秦桧不言,岳飞不语。 直至秦桧率先道“岳将军。” 岳飞缓缓睁开紧闭的眼睛,双眸中有清明不灭,轻蔑又淡然的看了秦桧一眼。 这一眼,就好似变换了形势。 阶下囚的那个人,仿佛是秦桧。 “是来送我上路的吗?” 漫不经心的语气,不是接受了死亡只能认命的无可奈何,而是不贪生不畏死的慷慨豪情。 秦桧只觉得面前的岳飞刺眼的很。 如此直观形象又深刻具体的认识到相形见拙四个字。 让人自惭形秽的人,何必活着。 “岳将军好气度,本相前来不是与将军做口舌之争。” “将军的罪行,自有人查明定夺。” “本相来此,只有一问。” “你托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带给本相的话,从何而知。” 岳飞目如闪电,望向秦桧“一位一见如故生死相托的忘年交。” 忘年交? 一听这三个字,秦桧眼睛一亮。 会不会,会不会那位李夫人还活着。 长寿老人,只是罕见,并非绝无仅有。 若是李夫人还活着,他愿意恭迎其入府,奉为老太君,日日晨昏定省,养老送终。 “那位老夫人,还,还好吗?” 岳飞:!?(_;? 老夫人? 三个字里,只跟老字沾边了。 他正值壮年,不至于连男女都分不清。 岳飞下意识的反应,让秦桧的心沉入了谷底。 秦桧是个人精,能在临安的朝堂上立于不败之地,最是懂察言观色。 “看来,本相猜错了。” “岳将军,你是想以此祈求本相饶你一命吗?” 岳飞摇摇头“摇尾乞怜苟且偷生,吾不屑。” “托杨沂中转告,只是想见一见秦相。” “有人曾对我说,秦会之也有过热血和抱负。” “只是未能如我这般不忘初心。” 秦会之? 会之? 秦桧有些恍惚,多少年没有人这般唤过他了。 岳飞声音淡淡继续道“你我同朝为官多年,从未心平气和的交谈过。” “我看不起你的蝇营狗苟不择手段,你又厌恶我的落落寡合格格不入。” “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你,我也从未想过同流合污。” “我那忘年交既说你有过热血和抱负,说明他也曾对你欣赏有加。” “今日私下一见,只是想问,为何就面目全非。” “为何不能在家国大义的路上走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