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一天领悟一本魔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一天领悟一本魔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镇魔司,其前身为“镇武司”。 西楚以武立国,防止后世之人有样学样,因此成立。 朝廷此举,自然惹得江湖武林动荡不安,后改名镇魔司。 可“官”字两张口,谁是“魔”,谁又不是“魔”,哪个说得清呢。 十年前,镇魔司召开除魔大会。 一呼百应,将魔道三教屠戮殆尽,存世魔功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从此魔道式微,正道兴隆。 黑云遮月,闷雷滚滚。 夜色下,枯松怪岭。 轰隆一声,苍白冷电撕裂了绵绸雨幕,照在一个冒雨履足前行的人影上。 雨势来得突然,狂风怒号,沙尘弥天。 阎信眼神晃动,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是天命主角,必然是气运深厚之辈,外出有奇遇,高人求收徒。 可现如今年过双十,根骨成型,就算习武也难成气候。 更何况,自身天生绝脉,练不出半点内力。 惜身至此,已然认命。 不成想,风波平地起,世事难由人。 我不往江湖上去,江湖风云,自己来! 镇魔司。 魔教。 无论哪一个,阎信都招惹不起。 江湖之大,精彩绝伦。 各方势力风起云涌,各路高手层出不穷。 偏偏,自己却无法安身立命其中。 阎信双拳不自觉握紧,十指狠狠抠入手心,眼神阴沉,宛如散不开的浓墨隐匿在雨夜之中。 气喘吁吁走了半会儿,终于在半山腰上,借一道转瞬即逝的电闪光亮,小眼一眯,瞧见了几十米外的一盏带钩轮廓。 阎信不是第一次来,自然知道,这是屋檐一角。 他来过无数回,却从未一次像现在这般煎熬。 又走了一段后,果然有一座破庙坐落在林间。 缺了门板,少了门匾,漏风的窗户上遍布蛛网,檐下挂起了雨线。 不过,好歹能有片瓦遮身之处。 阎信跑得飞快,进了庙。 他自然不住在这里,撰写小说虽然赚得不多,但是足够在城中寻得一个住处。 进门而入是一个窄院,里头一棵古木参天,再往里便是寺庙。 屋檐曲翘,四脊远探。 庙内,梁、檩、枋、椽、柱,朽烂不堪。 阎信等不及掸去身上雨露,便急匆匆闯入漆黑寺庙之中。 “大哥,大哥,你可要救小弟一命啊。” 两年前,恰如今日这场雨,阎信跟随流民而来。 那时身无分文,居无定所,于是在这里待过一些日子,大哥便是在此期间结识。 后来,即便搬去城内,阎信也常来送饭送稿,当中免不了饱受催更之苦。 据其本人平时所言,大有不将天下英雄豪杰放在眼里之感。 可若问,到底多么厉害,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反正,比地大!比天高! 心中忐忑,不知能否救得了自己,脱离镇魔司与魔教漩涡,可除了“大哥”外,再不认识其他武林人士。 不过,连将自己调查得一清二楚的镇魔司,都不知这人存在,或许他真有点本事能耐。 庙内黑漆漆,哪里有半点人影。 阎信一脸失望坐在冰冷地面上,难道自己真没别的办法了吗?双眸中闪过一抹狠厉。 庙外雨水声越下越大,忽得电闪雷鸣,照亮了一瞬。 阎信下意识瞟了一眼,此刻才注意到在不远处,用一把刀压着一封信。 瞳孔猛得一缩,双眉松动,连忙从地上爬起来。 捡起刀看了一眼,又深吸口气,将枯黄信封拆开。 “一颗真心似衣暖,春去秋来情未寒;金缕褴褛非真我,蜡炬成灰始醒然。 今当有事,大哥不能当面告别,故赠刀一把。 江湖路远,来日再见。” 阎信翻来覆去看过几番,又抽刀出鞘。 刀鞘涂上了一层吸光黑漆,一声轻吟。 与其说是“刀”,更像是无锋长尺,有三指之宽,一指之厚。 刀身黑如长夜,只有边缘处是血红之色。 正当心中绝望之际,黑刀在阎信手中竟然自己轻颤起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与此同时,在刀身上出现了一行行好似蝌蚪般的血黑铭文,游动着脱离出来。 一只只“小蝌蚪”飞向阎信的脑袋,在触碰的一瞬间融了进去。 阎信两眼睁大,惊恐的后撤半步,挥手拍打,却凭空穿过。 “小蝌蚪”从额头中钻进来,阎信宛如雕像一般静静站立。 片刻后,阎信颤抖的瞳孔渐渐平稳,如释重负,眯眼睛轻声:“太上拘魂祭天大魔功......” 《太上拘魂祭天大魔功》:魂气归天,拘之祭魔...... 以献祭死人灵魂之法,增加自身内力。 对于阎信这等无法修炼内力之人,再合适不过。 或是心声,又或是感悟,只要有这把刀,好似每天都可以领悟一门魔功。 阎信气息渐缓,之后仰头合眼,眼皮颤动,当在权衡利弊,手中黑刀紧攥。 齿唇微开,长舒一口气。 那是一直郁闷心胸多年的煎熬之气! 男儿空有凌云志,壮志难酬恨悠悠! 阎信当然不会抗拒魔功,而是在思考接下来该行何举。 逃跑肯定不成。 镇魔司背靠朝廷,势力遍布江湖,倘若跑,只会死得更快! 至少。 不能现在跑。 “事已至此,已无路可退......也罢!富贵险中求!” 阎信眼中好似有一团火,大有一股愈燃愈烈的高涨之势,将敌人,将自己,通通焚烧殆尽! 轰! 庙外惊雷一声响,风雨闯,夜色凉。 阎信眸中再无惊惧、窘迫、胆怯、畏缩......而是幽幽古井,深邃得好似见不到底。 他不怕踏足江湖会粉身碎骨,怕得是连踏足江湖的机会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