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一天领悟一本魔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镇魔司来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晨光熹微,朝霞满天。 有二人自官道跋涉而来,远远,看到了上阳城的影子。 直到太阳当空,二人才进了城中。 石板长街上,人潮涌动,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玩鼓弄乐的孩童,拄杖慢行的老人。 道两旁的小摊小贩上,买卖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连成一片。 茶坊、酒肆、面摊、肉铺......林林种种,一应俱全。 两个身影如若游鱼,轻灵急快,在人群中穿梭,沾不上,碰不到。 这二人,一个体魄雄壮,一袭锦衣;一个玉冠束发,一袭华服。 “想不到,小小的上阳城,居然这般热闹。” 其中体态挺拔修长,好似世家小公子之人,左顾右看一番,啧啧称奇。 前者背着一把古朴巨剑,足足有两掌之宽,十分厚实,像一块门板。 后者手如白玉,皎洁无垢,不像是男人之手。 其长相,翩翩君子,风流倜傥,温润如玉,丰神俊朗。 “上阳城县令乃是楚德六年的文科状元,行云起,自号随隅居士。” “行云起......难不成是六岁便上得麒麟榜,当时号称小丞相的行云起!” “正是他。” “随波逐流,偏居一隅,这是自暴自弃了?” “在来上阳城后,曾写过诗,人生苦短须尽欢,莫待白发空悲秋。且将美酒千杯醉,与君共饮笑平生。” “堂堂一个状元,下派来当一个小城的从七品县令,大材小用啊,难怪郁郁不得志。” “大人叫我们来,便是不想让这等栋梁之才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人不得志,国之悲也,幸好,西楚有大人在,实乃国之幸事。” 两人一阵风似的扬长而去。 ❀ 县衙门外。 待通报后,一名衙役走出来,恭敬道:“县令请二位到后堂一叙。” 二人见到47岁之龄的县令,各自抱拳施礼。 “在下镇魔司,天字千户,燕天南。” “镇魔司,玄字千户,上官明月。” “原来是燕大侠和明月公子,我昨夜才将消息送出,想不到,你们来得居然这么快。” 燕天南与上官明月隐晦对视上一眼,又迅速挪开了视线。 “不知大人送得是何消息。”年长一些的燕天南沉声问道。 行云起惊愕道:“你们不知道?” 上官明月嗓音清寒道:“行大人,其实,我们此番主要为你而来。” “我?” 行云起更困惑了一些,自己一小小县令,从不掺和江湖之事,如何惹得镇魔司两位千户过来。 上官明月娓娓道来:“怀济世之志,却遭小人谗谤,备受排挤,我家大人实在看不过去,愿帮您回京为官。” 纵使小人再如何谗谤,可做出决定的,也是官家。 镇魔司虽管江湖事务,但其背后为朝廷皇室,倒真有能耐让他回京。 本以为自己此生难展宏图,想不到竟有转机。 行云起端坐不动,静似佛像,端起杯中的茶色水面,泛起圈圈涟漪。 片刻后,行云起嘶哑道:“为何是我?” “朝堂众臣,哪个不是经国治世之才,可有几人刚正不阿,敢犯颜正谏,一心为国。 现如今,朝堂乌烟瘴气,宦官当道,阉党横行,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卖官鬻爵。 我记得,行大人离京前,曾感慨过,清风几度拂山岗,明月何时照大江。” 上官明月侃侃而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一言一语,皆说进了行云起心坎当中。 他深叹一声,眼神像下定了某个决心。 “当官几年,我时常在想,自己能为百姓做些什么,可思来想去,每一件事,都异常艰难。 为何?只因朝纲不正! 官家受奸人蛊惑,受权柄于误国误民的蠹虫宦官,视朝中百官如仇寇,动辄打杀,以家奴治天下! 我重回朝堂,一为江山社稷,二为黎民百姓! 此番,必舍身成仁,当死谏之臣,只为,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 行云起说得大义凛然,眼神好似着了一场大火,脸上多出一丝潮红。 仿佛西楚一京二十三省,只能由他肩上扛起。 “行大人忧国忧民之心,天地可鉴! 请放心,镇魔司与朝中众臣,定会与你一同面对! 阉党要参,圣上要谏,免百姓之饥寒,开太平之盛世!” 上官明月肺腑之言说得由衷,虽有着十来岁的年龄之差,但两人心心相惜,只恨相见甚晚,互引为知己。 “大人,你刚才说得送出消息......”燕阳天从一旁打断了两人热议。 “年近半百,难得遇一忘年知己,见谅,见谅。”行云起笑过,正了正神,肃穆道,“其实,昨天夜里,镇魔司黄字千户,死在了上阳城中。” 燕阳天面色阴沉如水:“大人,尸体可在?” 行云起屁股离开了椅子:“我已命仵作将尸首保存完整,带了回来,二位请跟我来。” 燕阳天恭敬抱拳道:“劳烦大人。” “紫云剑我可眼红了好久,不知那个剑痴被何人所杀,若是有把剑给我留下就好了。” 上官明月跟在后面,内功传音入耳,戏谑道。 “不管何人,都是在挑衅镇魔司。” 二人传音时,来到一间阴暗潮湿的屋内。 棺材静躺着,尸首已被仵作缝在了一起。 “这表情,当真吓人,他临死前到底看到了什么。” 燕阳天上手摸了摸,轻皱眉头:“他不是临死前吓成这样的,而是死后变成这样的。” “仵作说,脸皮摸上去很僵硬,像天生骨相如此,而且,尸臭味很浓郁,古怪至极。” 行云起在一旁用手帕捂着嘴鼻,令人作呕的恶臭味仍闻得见,嗡嗡道。 “黄字千户这番模样,显然,受到了魔功作祟。”上官明月判断道。 “魔功!” 行云起面目惊变,即便他并非江湖人士,也有所耳闻。 【天地大劫,风云色变。】 【群魔乱舞,众生泣血。】 这则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直到十多年前从遗址中搜出了一份典籍,才得知,正是修炼魔功之人导致天地大劫发生,令上古传承断绝。 事后,除魔大会召开,不仅将存世魔功烧个干净,学魔功者更是江湖难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