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我缔造文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天泽铁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珩历1世纪第10年,蒙族部落进入了全面的防御建设时期。 这片名为“天泽家园”的土地,不仅是部落的屏障,更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王珩站在高处,看着这一片平坦的沃土,心中已然规划好了家园的蓝图。 天泽家园四面开阔,南北是平原,容易遭到敌军的大规模进攻。 东西两侧分别靠近河流和丘陵,地势较为险峻,更适合作为防御依托。 根据地形特点,王珩命令族人重点加强主防线的建设: 蒙族族人用山里的巨石与泥土夯实了一圈高达三米的石墙。 墙体外层粗糙,镶嵌了尖锐的石块,防止敌人攀爬。 石墙外挖掘了一道深约三米、宽四米的壕沟,壕沟底部插满削尖的木桩,避免敌人直接越过。 在壕沟的外侧,种植了密集的荆棘丛。 这种天然屏障不仅防止敌人接近,还能为家园提供初步的预警信号。 平原方向设立了两道厚重的大门,每扇门由粗壮的原木打造,表面覆盖了兽皮,增加防火能力。 门前壕沟上设置了厚重的吊桥,一旦发现敌袭,便可迅速拉起。 大门背后放置滚石与长矛,用于阻击强行突破的敌人。 在石墙内侧,每隔五十米便堆起一道高地,供弓箭手瞭望与射击使用。 在门内设置了滚石储备区,利用滑道设计,士兵可以迅速将巨大的石块推下,砸向敌人。 高地瞭望塔数量从四个增加到了八个,覆盖了整个天泽家园的外围,确保不会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防御高地由泥土和石块夯实,可同时容纳二十名士兵。 高地顶部的石堆随时可以取用,用于打击接近石墙的敌人。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王珩命令在家园西侧秘密修建一条地下通道。 这条通道直通河岸,既可用作紧急撤离,也能用于从背后袭击敌人。 通道内部宽敞,足够容纳一百名士兵在10分钟内快速通过。 入口被伪装成一片普通的灌木丛,只有部落核心成员才知晓其位置。 随着蒙族部落吸纳周边小部落,人口增长到5万人,军团数量也从最初的5个扩充到了10个。 每个军团都有自己的番号、旗帜和口号,成为蒙族军事文化的重要部分。 文明第一军团:蒙族部落的王牌军团,团旗是鲜红的背景上绘制的一头怒吼的猛犸象,象征着无敌与刚猛。 苍狼军团:主攻军团,团旗是一匹昂首嘶鸣的狼,善于快速冲锋和突袭。 虎牙军团:主防守军团,团旗是一头呲着獠牙的剑齿虎,象征着防线的牢不可破。 烈火军团:专攻夜战和火攻,团旗是燃烧的火焰图案,气势炽烈,行军作战灵活而凶猛。 碎星军团:负责远程攻击,主力都是弓箭手与投掷手,团旗是一颗破碎的星辰,寓意精准和毁灭。 其余五个军团也各自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军团的团长都是从士兵中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人物。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过人的战斗力,还必须具备指挥能力与对军团士气的调动能力。 王珩特别指示在天泽家园内增设旗杆,每个驻守军团的旗帜迎风飘扬。 这些旗帜不仅是军团的象征,更成为了蒙族士兵的精神力量。 每个军团都有自己的训练方式和作战风格,但所有士兵都被统一灌输一种精神: “守护蒙族,保卫家园。” 每次战斗胜利后,士兵们会围绕猛犸象图腾柱举行胜利仪式,祭奠战死的同袍。 仪式中,士兵们高唱军团口号,摆上阵亡将士的遗物,予以祭奠;并在旗帜前发誓,为部落的荣光而战。 为了提升士兵的身体素质,王珩设立了严格的训练制度: 1.日常训练 每天清晨,士兵们在鼓声中起床,开始奔跑、举石块、拉弓、投掷标枪等体能训练。 弓箭手每天需完成100米内的精准射击,投掷手需投掷至少50块石头和20根标枪并达到合格的距离和准度,确保战场上能精准打击敌人。 2.格斗训练 士兵们分组进行近身搏斗练习,学习徒手格斗与武器格斗技巧。 王珩特别指示扎克,每个军团必须定期组织擂台赛,让士兵们在实战中磨砺自己的技艺。 3.团结与协作 士兵之间必须学习如何分工合作,近战士兵和远程士兵如何掩护彼此,如何利用盾牌组建防线等战术。 4.军团竞赛 每年,王珩都会组织一次军团竞赛,奖励在竞赛中表现最优异的军团和士兵个人。 这样的制度不仅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 蒙族部落和天泽家园内,文化与军事的建设齐头并进。 王珩命令巫师与工匠共同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祭祀仪式,让族人对天命与家园的信仰更加坚定。 他还鼓励族人学习天泽符号文字,用以记录粮食储量、战争日志以及每年的重要事件。 这些文字逐渐从最初的简单符号发展成了一套可以描述复杂事件的雏形文字系统。 珩历的推广,使族人更加珍惜时间,也让农业与军事训练的计划更加精准。 雷霆部落是蒙族部落最大的敌人,他们强大的战士与蒙族士兵不相上下。 在过去的三年里,蒙族部落与雷霆部落发生了十多次大小战斗,每一次战斗都让蒙族士兵更加成熟,也让雷霆部落的战士开始忌惮。 扎克带领文明第一军团多次在正面战场上挫败雷霆部落的进攻,而苍狼军团则擅长在夜晚发动小规模袭击。 这些战斗让蒙族士兵学会了因地制宜,在实战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战术体系。 远程部队学会了用弓箭压制敌人,投掷手则在敌人冲锋时给予迎头痛击。 近战部队的盾牌与长矛配合得天衣无缝,既能抵御雷霆部落的猛攻,也能在反击时突破敌军阵线。 珩历1世纪第13年春,一小队雷霆部落的战士趁着黎明之际试图偷袭天泽家园。 “敌袭!”瞭望塔上机警的哨兵高声呼喊,守卫大门的士兵听到警报迅速将吊桥拉起。 驻守天泽家园的碎星军团团长立刻得到了这一情报,他迅速召集碎星军团的弓箭手与投掷手前往防御高地待命,狼牙军团则埋伏在吊桥后,准备迎击突袭的敌人。 敌人试图翻越石墙,却在高地上的弓箭手压制下纷纷落下。 一些敌人用盾牌掩护自己冲向壕沟,却被隐藏在吊桥后面的投掷手一一击倒。 狼牙军团趁机发动反击,将剩余的敌人逼入绝境。 这一战蒙族战士大获全胜,雷霆部落参与偷袭的100多名士兵全军覆没。 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证明了蒙族部落的防御体系与军团配合的有效性。 清晨,王珩站在猛犸象图腾柱前,听着天泽家园传来的捷报,心中开始盘算起天泽家园的经济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