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开局蹲大狱,皇帝要封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 林语堂的要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李承钰看来,乾帝阴谋算尽,但终究还是百密一疏。 三甲之人也是自己搞进去的,只要这事儿捅出来,无论如何补救都无济于事。 士子们会闹,而这事儿也会进一步打击朝堂上的一些人。 想到这里的李承钰心中激动不已。 然而林语堂这时候却依旧是蹙眉沉默不语。 见状,李承钰疑惑道:“怎么?语堂是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只见那林语堂稍作思索后,迟疑道:“我不担心这事儿捅出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因为目下来看无论是什么结果对殿下而言都是有利的。” “但我总觉得这事儿哪里有些不对,最重要的是,是谁发现了殿下先前的安排,提醒陛下防备的。” “此人若是不揪出来,恐怕会有大麻烦。” 听到这话的李承钰脸上的笑容也随即收敛了几分。 “目下并无线索是谁做的,你可有消息?” 林语堂点了点头,开口道:“听闻在贡院内一直都是礼部的赵文轩在做事,至于抓人都是腾龙卫的人。” “赵文轩?孤若是没记错,这人在礼部也就是个员外郎而已,他能调动的了黄鑫?” 林语堂摇了摇头,他哪里知道内情?可现在透露出来的消息,确实是只有这些。 李承钰见状一愣,疑惑道:“难不成是礼部尚书吴达礼?” “此人先前就拒绝过孤,若是他也说的过去,毕竟礼部之中有如此能力的似乎也只有此人了。” 林语堂想了想,接着说道:“此事确有可能,不如这次扳倒吕青的同时,将吴达礼也算计其中。” 李承钰想了想,迟疑道:“毕竟是礼部尚书,想要扳倒难度太大。” 林语堂见李承钰有些犹豫,不由得轻笑一声。 “殿下顾忌也不无道理,但也并非是没有可能,只需要在奏疏之中稍作改动便是。” 闻言,李承钰瞬间就来了兴趣。 “你愿意帮助孤!?” 林语堂淡淡点了点头,他和太子一直都是若即若离的状态,道不是他林语堂故作矜持,实在是目下的太子给不了他想要的东西。 但这件案子如果能将吴达礼牵扯进去,进而扳倒这位礼部尚书,那他林语堂便有了兴趣。 人人都说吕青是大乾历史上最年轻的礼部侍郎,他林语堂如果想要超过吕青,那就要做这大乾立国以来最年轻的礼部尚书! “下官这次想要和殿下做个交易。” “什么交易?” 太子李承钰此刻面露好奇之色,看着林语堂询问了一句。 只见那林语堂顿了顿,接着说道:“下官想要礼部尚书的位置。” 此话一出,李承钰瞬间就愣在了原地。 “礼部尚书?!” 林语堂点了点头,语气中满是自信道:“下官帮助殿下扳倒礼部尚书吴达礼,拿下吕青,但这礼部尚书的位置,下官要做。” 听到这话的李承钰瞬间就沉默下来。 当朝二品,这可不是什么普通位置。 这么多年,自己对于六部公卿也只是拉拢为主,不满意换一个的这种操作,他还真没做过。 如果答应了林语堂,这事儿难度可不小。 但转念想想,李承钰这样做似乎收益也同样不小。 拿下一个礼部尚书的位置,就意味着自己在朝中的话语权也增加不少,最重要的是将林语堂拉拢到了自己这边。 这位可是在国子监地位不低的存在,如果有他帮忙,那天下士子也会逐渐向自己靠拢。 那他这太子的位置也就会越来越稳固。 想到这里,李承钰便看向林语堂,点点头道:“此事孤答应你了!” 见李承钰答应下来,林语堂脸上也浮现出来一抹笑意,随后开口道:“如此,那殿下的奏疏下官亲自来写,殿下只需要呈上去便可。” “至于之后如何做,下官再一一为殿下解释。” 李承钰点了点头,开口道:“孤全听你的!” 几日后,早朝。 乾元殿内。 恩科基本已经结束,涉案之人抓了不少,这几日帝京上下都在讨论此事。 而今天是三甲揭榜,确定殿试的日子。 因此朝中大臣全都到场,等待着前三甲的名单公布。 大殿之上,吕青站在礼部尚书吴达礼的身后,双手拢在衣袖之中,双眼微阖,正在打盹。 大早上天没亮就要准备入宫,这早朝可不是一般的折腾人。 而站在吕青前面的吴达礼,此刻居然听到身后隐约有呼噜声传来,顿时眼角狂跳。 这都什么场合,吕青居然还能睡得着!? 重重轻咳一声,那吕青这才被惊醒。 “陛下来了?!” 吴达礼一脸无语的看着吕青,轻叹一口气:“本官知道你累,但也要看什么地方,这可是早朝,被人看到了参你一本,即便是伤不了你,也能恶心死你。” 听到这话的吕青清楚,这是吴达礼在维护自己。 毕竟这次恩科没有酿成大祸全都是因为吕青的存在,他吴达礼也算是沾了光,因此对于吕青也高看了不少。 “吴大人说的是,下官知道了。” 敷衍了一句之后,那乾帝终于是姗姗来迟,大殿内也随之安静下来。 当乾帝坐下之后,群臣才开始行礼。 “我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乾帝淡淡挥了挥手,随后目光扫过群臣,开口道:“朕今日要和诸位爱卿揭榜恩科前三甲,确定殿试时间。” “前几日贡院的窝案想必诸位爱卿也已经基本上都听说了,涉案之人的数量也是我大乾立国以来最多的一次。” “朕今日想要问问诸位爱卿,这三甲名单之中会不会也有相同的问题?” 话音落下,众人面面相觑,却又不敢说什么。 三甲名单若是也有了问题,那这次恩科可就真的成了笑话了。 这话他们可不敢说。 而乾帝见此一幕也并不意外,只是指了指身边赵谦双手捧着的册子,开口道:“这名录从贡院送来的时候便是这样,未曾有动过,朕也不知道这三甲有谁,但朕相信,今日诸位公卿之中应该是有人知道的。” “赵谦,将名册拿来。” 就在赵谦要将名录递给乾帝的时候,太子李承钰却是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且慢,儿臣有本起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