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开局蹲大狱,皇帝要封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9章 封赏倒头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吕青眼中的异样仅仅是一闪而逝。 神色平静将信件看完之后,吕青便直接将其折叠起来,看向了许伯常。 “卓力送信一事有谁知道?” 许伯常闻言愣了一下,随后摇摇头道:“并没有其他人知道,小人将信件收好之后,便直接将人送走了。” 许伯常心中清楚,吕青之所以这样问,八成和信封之中的东西有关系。 他虽然不知道里面说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绝对不是随便让人知道的。 听到许伯常这么说,吕青便开口嘱咐道:“你今日给我送来的东西,出了这门之后就统统忘掉。” “今日你没有给我送来任何东西,知道了吗?” “学生知道了。” 见许伯常回答的如此迅速,吕青这才将面前的信封收了起来。 “这几日闭门谢客,就说我要静养身体,告诉府上的人,也不必到处闲逛,总之一句话,都低调一些。” 吕青这一次议和立下了大功劳,换做其他人宣扬还来不及呢,到了吕青这里却是要低调行事,许伯常敏锐的察觉到了事情怕是有些不一般。 “大人放心,我会安排下去的。” 吕青微微颔首,接着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儿,那就是这几日留意一下帝京内有什么事情发生。” 听到这话,许伯常不由得愣了一下。 “大人,这事儿可有什么范围?” “同宫里有关系的就好。” 许伯常闻言心中一时间有些不解。 这与宫中有关系的,怎么可能在民间听得到? 但吕青这边吩咐了,许伯常又不能不去做,只能尽力去留意。 之后几日,帝京城内还算平静。 而吕府上下也因为吕青先前的吩咐,行事极其低调。 朝中不少官员甚至发现,这吕青好似消失了一样,要不是朝堂上还在争论如何给吕青赏赐,怕是都要忘记此人了。 这天早朝,依照惯例朝臣们还在商议吕青的封赏一事。 如今封赏吕青一事,已经让朝中大臣们彻底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以户部尚书胡雨生,兵部尚书喻秋阳为一派,主张重赏吕青。 而另外一派,则是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昀是为首,主张简单赏赐即可,不能太过封赏。 双方各有理由,且理由也很是充足。 乾帝也因此而一直没有表态,显然是想要看双方争出个一二三来。 这天早朝才刚刚开始,喻秋阳便站了出来。 “陛下,前线来报,大军已经开拔后撤至乌拉尔山口,大军分为三批回撤,杨将军奏请陛下是否就地筑城,防备草原南下?” 乾帝倒是没有想到前面进展如此之快,稍作犹豫后,便看向户部尚书胡雨生。 “户部尽快拿个章程出来,前线一事不可耽误。” “臣领旨。” 简单的一个插曲,那喻秋阳却是没有退回去,而是接着说道:“陛下,前线将士封赏名册已经定下,送往前线。” “但仍有一人尚未定下封赏,臣奏请陛下尽快确定如何封赏吕青,此事不可忽视。” 听到这话,乾帝还未开口,朝堂上便传来一声冷哼。 “这吕青不封赏,难不成还有灭国之祸?喻大人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闻言,乾帝扭头看向说话之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夏昀。 只见那夏昀说完便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吕青议和有功无可争议,但不宜封赏太甚于国朝来说不利。” “我朝经此一战已经伤筋动骨,前线将士洒血疆场重赏是应该的,但吕青这般投机取巧之人若是重赏,他人必定会效仿,寻衅起事为己牟利,臣以为当降等封赏,以示惩戒。” 听完这话,乾帝心中虽然有些不爽,但也不能忽视。 毕竟夏昀这想法代表的可是不少朝中的文臣,他们眼中开战这种事儿自然是越少越好。 依照他们的逻辑来分析,重赏吕青便会助长开战之风,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然而夏昀这话刚刚说完,户部尚书胡雨生却是忍不住了。 他是个讲求实际的人,起初开战他也是反对的,但战后议和,吕青凭借一己之力将这一年来开战的开销平了不说,兵部甚至还能从赔款之中有所盈余,这种事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为何要反对重赏吕青。 “夏大人不是户部官员,未曾看过此战投入,哪里得到的赔钱一说?” “草原这次赔款,我大乾此战尚有盈余怎么说?” 夏昀见又是胡雨生在反对自己,心中不免有些气急,这几日僵持不下,就是因为胡雨生在一旁为兵部助威。 谁能想到先前最反对开战的人,现如今却成了支持开战的人。 “胡大人这话的意思是,你户部日后不靠这天下万民耕种,只靠刀剑来抢了?” “未尝不可!” 胡雨生这话多少带着几分怒气,却是将夏昀憋的不轻。 眼见吵吵闹闹没个结果,乾帝陡然间脸色白了白,随即开始咳嗽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不少大臣都愣了一下,见乾帝好不容易舒缓下来,这才放心了一些。 只见那乾帝摆了摆手,将靠过来的赵谦赶开,随后扫了一眼群臣。 “这几日商议朕也听明白你们各自的原因了,不同意的无非是觉得功高盖主,不宜重赏,朕也不管你们是不是眼红,今日便告诉你们,赏赐功臣朕从不吝啬。” “兵部和户部联合奏议,让朕重赏吕青,进封其国公,朕倒是觉得保守了些。” “试问尔等能不能做到吕青这等地步,若是能就站出来让朕瞧瞧!” 目光扫过群臣,然而百官却是没有一个敢站出来的,乾帝见状冷声道:“既然没有,那就不要说三道四。” “朕这几日也慎重考虑了一番,吕青这一次立下的功勋自我大乾开朝以来尚属首次,理应重赏。” “朕决议进封吕青为开国一等公,封越国公,赏邑五千户。” 话音刚落,朝堂上一片哗然。 一等国公!? 还是开国一等公!? 岂不是说现如今帝京这十二位国公要变成十三位了?! 大乾祖制,国公爵位分为三等,帝京的十二位国公皆为开国一等公爵,余者皆是各地封号,且地位也不如一等公爵,只是名头是个国公罢了。 最重要的是,吕青这爵位对封爵来说,已经算是到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