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开局蹲大狱,皇帝要封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归义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沙洲的归义军战力怎么样,现在没人知道。 吕青这时候询问张奉,就是想做个了解。 然而,当这个问题问出口的时候,张奉这边却有些为难起来。 只见那张奉神色间满是纠结,犹豫了片刻后,才开口说道:“大人,实不相瞒,归义军现在可战之士不过五千……” “五千?” 当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吕青也忍不住眉头一蹙。 在陕州,秦王手握十万兵马,这还不算陕州其他各地随时可能投靠他的人。 林林总总算下来,一旦秦王起事,陕州最少有近二十万人会汇入他的手中。 再加上今天见到的吐浑国支持。 陕州一旦动乱,那就是几十万的兵马横行。 这对于整个朝廷来说都难以抵挡。 自己想要沙洲的归义军在背后袭扰的计划,似乎是行不通了。 见吕青此刻神色有些难看,张奉犹豫了一下问道:“大人,在下能知道你为何要问这个吗?” 看了一眼张奉,吕青这才开口说道:“秦王已有异心,陕州各地能用的人手不多,为了以防万一,我得找些助力才行,否则连拖延等到朝廷救兵的机会都没有。” 一听这事儿和秦王有关系,张奉顿时眼神一亮。 “大人要多少兵马!?” 见张奉这么问,吕青想了想说道:“最少也要三万人才行。” “当然了,如果更多那再好不过。” “三万?” 张奉喃喃自语了一句,随后低头沉思起来,片刻后才看着吕青说道:“大人,沙洲人口不少,心向朝廷的更是繁多,归义军规模不大,只是因为粮草军械不足。” “如果有军械和粮草,我爹就能够拉起近五万人的大军。” 五千变五万? 这跨度有点大啊! 似乎是察觉到了吕青有些不太相信,张奉接着说道:“大人,玉林边军曾经有三万人,当年一战之后,折损过半,这么多年过去了,剩下这五千人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 “只要军械粮草充足,他们足以拉出数倍于己的兵马,战力上您不必担心。” “且我张家必定是心向朝廷,不会背叛朝廷的。” 见张奉说的信誓旦旦,吕青随后看着张奉说道:“军械粮草不难搞,难搞的是如何送到沙洲去。” “五万人的数量,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你容我几天时间好好想想。” “你先退下吧。” 见吕青没有明确拒绝,张奉心中有些打鼓,犹豫了一下后起身道:“是,大人。” 等从书房里出来之后,张奉站在原地想了想,最后咬着牙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朝着外面走去。 沙洲,月支城。 自大乾立国以来,于陇右之地吞并甘州设立沙洲。 沙洲原本的地盘要比陕州都大。 但十年前吐浑国入侵,侵占过半领土,如今的沙洲只有十城在手。 张义朝着十几年来苦苦经营,还以大乾沙洲的名义治理这些地方,但实际上在朝中,已经将沙洲划为叛乱之地。 将军府内。 已经花甲之年的张义朝打开刚刚从陕州送来的信件。 当看到上面署名是张奉的时候,眉头不由得轻轻皱起。 “奉儿怎么去长安府了?” 一旁的亲军统领张桐闻言,解释道:“张奉听了田大人的命令,前往长安府护送刚刚到任的并陕总督吕青。” “吕青?” 张义朝眉头紧皱。 “是那个平定了晋阳陈家叛乱的并陕总督?” “正是。” 张义朝得到确切的回复,却也没有着急看信,而是开始仔细琢磨起来,片刻后才问道:“这人可靠不可靠?” 张桐闻言摇了摇头,无奈道:“将军,您也知道咱们消息闭塞,许多事情都送不过来,对于吕青此人,咱们了解不多,最频繁的资料都是这段时间送来的。” “至于是不是秦王的人,暂且不太清楚。” “不过,既然田大人都把公子送过去了,那想必是没有问题的。” 张义朝想了想也没有多说什么,随即拿起那份书信开始翻看起来。 当看完里面的内容之后,张义朝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凝重起来。 一旁的张桐见状,心中不免有些担忧。 眼瞅着张义朝将书信放了下来,张桐就迫不及待的询问道:“将军,是不是信中说了什么不妥当的事情?” 张义朝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斟酌片刻后,才看着张桐说道:“你还记得阳关外集结的吐浑国十五万大军吗?” 张桐点了点头,疑惑道:“咱们的人一直在盯着,怎么有变化?” 张义朝摇了摇头,缓缓道:“你我之前还在想,这吐浑国是打的什么主意,现在勉强算是搞明白了。” “陕州秦王即将起事,这吐浑国的十五万兵马是为了给秦王压阵的。”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张桐忍不住惊呼一声。 虽然说他们早就猜到了秦王的不臣之心,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秦王府一直没什么动静。 这时候突然说这群人要造反,他怎么可能不惊讶? 只见张桐神色凝重的看着张义朝,开口问道:“将军,这消息是少将军打听到的?” 张义朝摇了摇头,开口道:“这消息是吕青告诉他的。” “奉儿说,吕青询问他沙洲可用兵卒有多少,似乎有意让我们在沙洲牵制秦王。” “为此,奉儿向吕青提出,要五万人的军械粮草,吕青并未拒绝,但也没有答应,似乎也有些犹豫。” 听到这话,张桐略带几分生气道:“咱们在沙洲苦苦支撑这么多年,他朝廷还是不相信我们!?” 见张桐语气间有几分不忿,张义朝也是无奈叹了一口气。 “虽说是这么个理,但老夫倒是觉得这事儿没这么简单,吕青身为并陕总督,考虑的事情不少,单说军械,他怎么可能绕过秦王送给咱们?” “此事难如登天,他仔细考虑确实是应该的。” 张桐闻言一时间有些语塞,片刻后说道:“话虽如此,但时间不等人,不早做安排,秦王一旦起事,到时候在做准备,就什么都晚了!” 张义朝沉默了片刻,抬头看向张桐:“事情要等,但准备也得做。” “你即刻带领人马前往阳关,那地方靠近陕州,一旦秦王起事,阳关必定先有异动,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轻易入关,否则是陕州就是下一个沙洲。” 张桐虽然心有不甘,但此刻听到这话,还是点了点头,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