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开局蹲大狱,皇帝要封我为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3章 一厢情愿的雪中送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眼见汪道清等人明白了自己的打算,辽王李云景这才接着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兵部奉命给吕青提供火药和军资,但说到底也是杯水车薪。” “从调集再到运过去,恐怕什么都晚了。” “所以,我等得想想办法,助吕青一臂之力。” 汪道清身为兵部侍郎,对于这些事儿很是清楚。 因此,听到辽王李云景这么说,只是稍稍一想,就猜到了一种可能。 “殿下,您是说动用武洛仓的军资?” 大乾立国数百年。 全国各地全都有朝廷主持修建的武仓。 这东西和粮仓类似,但相比于粮仓拥有更多的东西。 除了军粮之外,还有各种甲胄军械。 而武洛仓靠近并州,地处京畿之地。 是朝廷在京畿之地修建最大最早的武仓。 其中藏有甲胄八万副,弓弩箭矢二十万支,长枪刀剑十万具。 还有军粮八十万石! 就这些东西,足够支撑吕青西征所用了。 而且这半年来,朝廷在武洛仓还存储了不少火药。 这些东西看着很多,但其实没有乾帝首肯,根本无人敢调用。 因为这是京畿之地最大的武仓,负责供应京畿之地的战事。 无战事,根本无法启用。 哪怕是这一次兵部授命提供支援,但没有乾帝的点头,这武洛仓内的东西就一样都不能用。 如果想要快速支援吕青,汪道清能够想到的办法也只有这一个了。 见汪道清猜到了自己的想法,辽王李云景点了点头,这才开口说道:“不错,就是武洛仓。” “本王要你们发动所有的人,分批上奏,请求陛下开放武洛仓,以用来支援吕青。” “不过有一点,负责此事的人,必须是咱们的人。” 见自己没有猜错,汪道清却是为难起来。 “殿下,这事儿怕是有些难办啊。” 辽王李云景点了点头,随后道:“本王当然知道难办,但你们愿意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此法若成,本王不仅仅能够留在帝京,还能借此离间陛下和吕青两人。” “虽然冒险了一点,但是如果做成了好处可不是一星半点。” 汪道清犹豫着点了点头,随后看着李云景说道:“殿下,话虽如此,但想要让陛下松口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武洛仓是帝京根本,如果动用,必须得陛下感知到危险才行。” “所以,这就要看你汪大人的本事了。” 李云景看着汪道清,神色间浮现出几分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看下官的本事?” 汪道清微微一愣,心中满是疑惑。 李云景见状,便解释道:“道清,你在兵部担任侍郎一职,接触的军报也最多,若是让你告知陛下,沙洲有失,吕青兵力不足,无暇顾及其他防线,以致于吐浑国大军入侵。” “你说说,陛下听闻之后会不会相信?” 李云景话音刚落,汪道清脸色就发生了变化。 “殿下要下官伪造军报!?” 李云景笑而不语,众人虽然不说话,但也是心中惊骇不已。 伪造军报那可是大罪! 但李云景都这么说了,自然不是在和汪道清商量,而是确确实实在提醒汪道清,就应该这么做。 眼见李云景不说话,汪道清不由得吞了吞口水,最终还是低下了脑袋。 “殿下吩咐,下官自然是会去做,但只凭此法怕是有些难以调动武洛仓。” 李云景微微一笑,开口道:“这就不必你担心了,你只需要抛出问题来,剩下的自然有其他人去做。” 听到李云景还有后手,汪道清无奈的点了点头。 “下官知道该怎么做了。” 见状,李云景这才点了点头,扫了一眼其他人。 “今日开始,诸位当全力配合,成不成就看这一手了。” “我等明白!” 翌日。 早朝。 吕青兵发三路进攻吐浑国的事情已经在朝堂上彻底传开。 百官除了惊讶之外,居然没有太多的其他反应。 显然是已经开始逐渐适应吕青这种操作了。 内阁首辅林裕昌老神在在的站在队伍前列,丝毫没有理会朝堂上那纷扰的议论。 他现在也看开了,老老实实的配合陛下就成。 同吕青作对? 除非自己之后不想安稳落地了。 “陛下到!” 随着太监一声高喊,殿内瞬间就变得安静下来。 乾帝缓步走出,脸上不悲不喜,看不出来喜怒。 百官见状,也是急忙觐见。 乾帝坐下之后,等到百官礼毕,这才虚手一抬。 “诸卿免礼。” 待百官站定,乾帝轻咳一声,缓缓道:“陕州的事情诸位已经听说过了吧?” “兵部有失,未曾上奏,以致于朝廷现在也很是被动。” “前线发生了什么朕不关心,既然吕青判断可以开战,前线数万将士朕又不能不管,所以今日不讨论吕青是否忤逆的事情。” “应当先全力保证战事才行。” 听到这话,百官心中清楚,这是乾帝在给这件事儿定调。 目下弹劾吕青不会有什么结果,反倒会被陛下以扰乱军心为由处置。 一些原本弹劾一本的大臣们,也是默默将自己手中的奏折塞进了自己的衣袖当中,打算放弃上奏。 见无人反对,乾帝心中也是莫名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百官上奏干扰战事。 他想了一夜,吕青这次做的虽然过分,但到底还是他选中的人,若是犯了错,岂不是他这个皇帝犯了错? 所以,无论胜败,他都得先保住吕青再说。 就在乾帝心中无奈之时,兵部侍郎汪道清却是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听到这声,乾帝和兵部尚书喻秋阳却是齐齐一愣。 乾帝眉头微蹙,开口道:“什么事儿,说!” 兵部侍郎汪道清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降旨为陕州战事提供军资,此事若是平常还好说,但臣担心军资来不及运到陕州,战事就会生变。” “所以,臣以为朝廷可调用武洛仓的东西,用以支援吕青。” “武洛仓靠近并州,经过并州送到前线,时间上最少能节省一半,甚至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