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胡济,时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无论是斜谷,还是褒斜道,都是群山之中,地势狭长,宽度有限。 使得行军的空间极为局促。 司马懿率领大军,就在距离蜀汉军队十数里外的地方。 不紧不慢地跟着杨仪所率领的中虎步兵前行。 那模样,仿佛是经验老道的猎手,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给予猎物致命一击。 牛金见此情形,心中按捺不住,主动前来请战。 他昂首挺胸,信心满满地对司马懿说道:“大将军,只需给末将三千骑卒。 某定能冲散蜀军部众!” 司马懿听了牛金的请战,脸上却没有丝毫动容,他冷冷地看着牛金,反问道:“对方不溃散呢?” “这?” 牛金顿时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这时,旁边的辛毗笑着说道:“归师勿遏,如今蜀汉军队归心似箭,我们岂可遏止。” 司马懿见辛毗开口,便接着说道:“褒斜道位于山谷之中,道路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 我部追击,所求不过是军功。 蜀军撤退,乃是求活。 若是对方阵形不整,我军自然可以追击。 但杨仪姜维等人在撤入谷中之后,没有丝毫懈怠,依旧保持着队形的严整,士兵们列阵而行,秩序井然。 这种情况下,我军去强行冲击,对方必然拼命。 再搭配蜀汉的十弩连发,你如何应对呢? 我等骑卒若是溃散,对方衔尾追击而来,把自家队形冲散,这十万大军还能回去多少!” 想到这里,辛毗微微颔首,大将军倾心培养宗室的部将,没有私心啊。 牛金听了司马懿的话,心中虽有些不服气,但也知道自己确实考虑不周。 于是小声地发牢骚道:“我们十万大军进入这山谷之中,究竟要追到什么时候啊? 如此这般,何时才能取胜?” 司马懿微微一笑,似乎对牛金的牢骚并不在意。 他耐心地解释道:“我十万大军紧随其后,蜀人安能不慌张? 一百里不慌,那两百里,三百里呢? 随着距离汉中越近,他们会越发的焦虑。 只要这断后的士卒慌张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到时候,我们便可挟裹着溃兵追击。 虽说不敢断言能一举覆灭蜀汉,但夺下汉中之地,彰显当年武帝之功绩,为征西将军报仇雪恨,还是能够做到的。” 牛金听了司马懿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连忙向司马懿行礼道:“大将军高见,末将受教了。” 这时辛毗忽然开口问道:“若是蜀人从始至终,没有破绽呢?” 司马懿假装叹气的跺了跺脚:“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 若是他们没有破绽,我们撤退便好了。” ...... “哈哈哈哈,南郡人乍居高位,德不配位,自然多有凋零。 杨仪竖子,本是魏国降将,未有功绩,还妄想接替丞相,简直贻笑大方。” 魏延那爽朗且带着几分轻蔑的笑声在树林中回荡。 魏正坐在一边听着,很是心累,只能默默念叨:友商是傻逼,友商是傻逼......关键这特么的是队友,不是友商啊! 此刻他们正在拜会南阳人胡济,此时任中参军,昭武中郎将。 胡济作为魏延的南阳乡党,本应是一场顺利的会面。 起初,魏正与胡济相谈甚欢,二人所聊话题广泛,从兵法谋略到民生治理,从诗词歌赋到地方轶事,可谓是兴趣相投,交谈甚欢。 胡济不但是诸葛亮的四友之一,还是荆州南阳郡的世家胡氏子弟。 胡家世代有两千石,先祖胡著曾任日南太守,胡著的儿子胡珍娶了湖阳长公主。 魏正之所以了解这点事,还是因为糟糠之妻的典故。 胡珍死后,湖阳长公主刘黄守寡,因为她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大姐。 所以刘秀便想帮刘黄改嫁。 刘黄看上了宋弘,刘秀便帮着试探,结果宋弘说:“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这事虽然没办成,但也成了糟糠之妻的典故出处。 说实话,魏正要不是今天和胡济聊的开心,都没有想到,刘黄的丈夫是胡济的先祖...... ...... 魏正竭尽所能的搜刮知识和典故,几乎和胡济引为知己。 当时心中还暗自欣喜,觉得此次拜会定能为他们的计划增添助力。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胡济见魏延坐在一边一直不说话,出于礼貌随口恭维了两句。 结果魏延顿时两眼放光,情绪高涨的强势入场。 洪亮的声音瞬间盖过了魏正与胡济的交谈,滔滔不绝地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言论,全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以至于现在胡济和魏正根本都插不上嘴,只有魏延爽朗的声音,在四处回荡。 魏正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与魏延相处时间不多,但已然发现了魏延极为鲜明的特点。 那便是一旦受到夸赞,他的智商仿佛就会直线下降,行事变得冲动鲁莽,只图一时之快。 而一旦遭受辱骂或是面临困境,他的智商就会蹭蹭蹭地向上涨,而且听力极佳,任何细微的动静都难以逃过他的耳朵。 尤其是魏正一大堆话里,哪怕夹着一个字骂他,魏延都能准确捕捉...... 注意到魏正的神情,胡济却是微微一笑,递过来一个我了解你的眼神。 他与魏正交往不多,今日一见,颇有种忘年交的感觉。 注意到胡济的眼神,魏正心中猛地一动。 让魏延当南阳人的头领,执掌大汉的权势,说实话,魏正自己都难以放心,而且难度极高。 别的暂且不说,单就眼前的胡济,在为人处世、沉稳内敛方面都比魏延要合适得多。 这个念头刚刚在魏正心中冒出来,就仿佛一道灵光闪过脑海。 合适,太合适了! 如今这局势,在台前的必然要冲锋陷阵,承担诸多风险与压力。 魏延这般匹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若能推出胡济为南阳人的首领,岂不是一招妙棋? 魏正的想法一直以来也并非是要立即执掌大权,所求不过是保住三族的小命。 顺便在这乱世之中享受一下与邓嘉相伴的美好时光...... 若是推胡济上位,就能避免和杨仪的针锋相对。 历史上,蒋琬一个非南郡和非南阳的荆州人能够掌权,一方面是刘禅的支持,一方面是自身的能力。 但最重要的,还是南阳人魏延和南郡人杨仪的内讧,所谓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杨仪虽然杀死了魏延三族,但也将自己的名声彻底败坏掉,他根基本就不深厚,自然被轻易打发。 如果胡济能够上位,从利益分配来说,魏延至少能保住他汉中督的位置。 接下来,以当下蜀汉的局势,经历了诸多战事与动荡之后,必定是要以休养生息为主的。 不可能再如同诸葛丞相在的时候那样,三天两头地举国北伐。 如此一来,魏延在汉中督的位置上,既能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守卫边疆,又不至于因涉足权力核心而陷入无尽的纷争与危险之中。 魏正自己,则可凭借自身的本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养兵屯田、挖矿炼钢、发明和商业等事务之中。 从而默默发展实力,在这乱世之中猥琐发育。 等待合适的时机到来,再做进一步的谋划与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