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杨仪,上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姜维带着军令一路疾奔,踏入杨仪营帐之时,额头上已然沁出细密的汗珠。 他双手呈上军令,急切说道:“长史,你看这军令,中军大营那边恐是出了大问题,情况危急!” 杨仪眼皮都未抬,只是冷冷地瞥他一眼,阴森森地说道:“伯约何来迟也?” 姜维心中猛地一紧,暗叫不好,知晓杨仪这是起了疑心。 他虽然疑惑自己刚拿到军令,并未做过多犹豫就赶过来,但也知道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 于是连忙拜倒在地,诚惶诚恐道:“是某一时糊涂,事发突然,局势混沌不清,实在不知如何是好,还望长史恕罪!” 杨仪冷哼一声,从座位上站起身,缓缓踱步到姜维身前,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他:“伯约,你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做事怎能如此瞻前顾后? 这乱世之中,优柔寡断之人,可活不长久。 当初你们归降之时,若是晚个几日,恐怕早就身首异处,哪还有如今建功立业的机会?” 他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姜维的心头,让姜维冷汗如雨下,后背的衣衫瞬间湿透。 姜维伏在地上,暗自腹诽这杨仪果真心胸狭隘,一点小事都要拿捏。 这么明显的一个站队问题,某都已经选择站在你这边,你还要敲打! 果不其然,训斥之后,杨仪话锋一转,脸上忽而换上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伸手虚扶姜维:“不过,伯约你能及时赶来,也足见忠心。 如今这军中出了叛贼,正是用人之际。 你若此次能助我平定叛乱,我必上奏天子,报上你的功劳。” 这个时候,姜维哪里敢让对方真的扶,于是赶忙起身,连声说道:“多谢长史看重,维定当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嘴上虽说得热切,实际上却是形势逼人,不得不佯装出一副感恩戴格的模样。 杨仪满意地点点头,环顾营帐一周,高声吩咐:“孟琰,给伯约留下两千步卒,多备些旗帜,沿途多多虚张声势。” 孟琰得令,即刻去安排。 杨仪又转头看向姜维,眼神中透着狠厉与决绝:“伯约,你率这两千人继续列阵而退。 山谷狭长,司马老贼谨慎小心,必不敢轻进。 我则带着数千精兵,日夜兼程,直奔中军。 待我揪出费祎和胡济,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遵令!” 姜维应命。 杨仪一甩披风,大步流星跨出营帐。 中虎步兵乃是蜀汉军的精锐,数千士卒迅速集结,人马穿行,向着中军方向疾驰而去。 待杨仪走远,姜维望着那远去的滚滚烟尘,长舒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这时,梁绪走了过来,小声道:“伯约,长史显然并非明主,跟着他,恐怕难有好的归宿。” 姜维苦笑一声,道:“当初丞相大军到天水,诸县都响应,太守马遵怀疑我们有异心,深夜逃走,连城都不让某等进。 如此才不得不投降了大汉。 可叹丞相大好形势瞬间直下,某等又不得不背井离乡。 在这里,我们没有家族福荫和势力,又背负降将污点,各方势力都不敢重用。 若想保全,就只能谁掌权听谁的。” 梁绪点了点头,道:“伯约不是奉长史为君就好,此人实非明主,差丞相远矣。” “速速整兵,司马老贼还在后方呢。” 姜维抬头看向北方,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唯!” 梁绪一听,眼中也闪过浓烈的战意。 战意中还夹杂着一些怨恨:若不是当初曹魏抛弃我等,某等何至于如此。 有仇不报非丈夫,这一生,某等就和你曹魏杠上了,定要打残你等! ...... 杨仪和孟琰带着精锐部众,一路马不停蹄,风餐露宿,总算在半途赶上了高翔所部。 高翔远远瞧见杨仪的旗号,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带人疾步前来迎接。 杨仪勒住缰绳,居高临下地看着高翔,急切问道:“你可接到了新的军令?” 高翔忙不迭摇头,恭谨回应:“长史,末将并未接到新的军令,不过某听闻吴班那边似乎有了新动静,已经开始加速朝箕谷行进了。” “哼!”杨仪刚翻身下马,闻言气得狠狠跺脚,脸上的怒容愈发明显,“吴懿、吴班兄弟俩,定是投靠了魏延和胡济,站在了南阳人那边。” 高翔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长史,某觉得胡济和魏延也不是一心。 倒是有可能魏延去抢占南谷口。 胡济则趁机联络费祎,两人再推出一个假的征西大将军,以安定军心。 毕竟,邓芝、张翼和吴懿已率领大军直奔南谷口。” 杨仪眉头微皱,说道:“魏延若真的叛乱,费祎应该第一时间报告于我,我自会回大营掌控大局。 他却和胡济搅混在一起,显然,这是南阳人在夺权。 魏延虽然是先帝部曲,毕竟也是南阳出身,自丞相掌事之后,也多与南阳世家走动。 这个时候,我即便再愤恨魏延,都知道不是内讧的时候。 胡济魏延就算再蠢笨,又怎么会南阳自己乱起来。” 高翔一怔,连连点头,道:“有道理,魏延之前来拜会我,多有提到此时乃是存亡之秋。” 杨仪没好气的回道:“他那是在误导你呢。 把东州派,把益州人,甚至把陛下拿出来,是在分散你我的注意力。 他好趁机去夺权。” 说到这里,杨仪疑惑不已道:“只有一点,我不明白,魏延一向粗直,怎么忽然聪明起来。” 闻言,高翔大吃一惊,道:“此必是魏忠贤之谋也!” “魏忠贤?” 杨仪一怔,“魏延的第三子魏正?” 高翔点头道:“正是此子,魏延到时,初始只有此子前来拜会,被我拒之门外。 那魏延才发疯一般,带着其子冲入某的大营之中。” “哼,冲入你的大营,这是违反军纪,便是天子使者,都可拿下。 你啊,当时就应该将之直接射杀!” 杨仪忿忿道。 高翔擦了把汗水,没敢回应。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周亚夫。 这时,孟琰问道:“长史,我们此刻都是猜测,若是猜错......” 杨仪摆了摆手,道:“不管真假,如今这形势,咱们慢一步都不行。 唯有日夜兼程赶路,追上胡济他们才行。 丞相府里虽有费祎,但中下官吏,多是南郡人,且是我的故旧。 只要追上胡济和费祎,我自能重掌丞相府之权。 否则若是进退失据,一旦被困在箕谷里外,那可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说罢,他猛地一挥手,高声下令:“全军进发,速速进入箕谷!” 高翔和孟琰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赞叹,杨仪不愧是丞相看中的人,这谋略和决断能力都是上佳。 一时,军令如山,大军即刻开拔,朝着箕谷汹涌而去。 可刚一入谷,众人便瞧见不少栈道已然被付之一炬,只剩黑漆漆的残骸横在山间,断绝了前路。 杨仪见状,怒目圆睁,破口大骂:“魏延匹夫,竟敢如此行事!” 他心急如焚,立刻转头大声吩咐:“高翔听令,立即带所有士卒,砍伐山上树木,重新搭设栈道,不得有误! 延误者,军法处置!” “遵令!” 高翔心知此刻委实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连忙亲自带领士卒上山。 士卒们得令,纷纷抽出刀斧,冲向山林。 一时间,山谷里回荡着砍伐树木的砰砰声与士卒们的呼喊声。 而杨仪在指挥搭建栈道的同时,也没忘了另一桩要紧事。 他在马背上奋笔疾书,言辞激烈地写上奏疏,痛斥胡济与魏延叛逆之举,意图搅乱军心、谋夺军权。 写罢,他唤来亲信,神色凝重地嘱托道:“你带上这份奏疏,抄山中小路,务必以最快速度绕行前往成都,呈递给天子,万不可有误!这关乎我军生死,也关乎大汉安稳!” 亲信郑重接过奏疏,藏入怀中,转身隐入山林,向着成都方向狂奔而去。 ...... 而在远处的半山腰处,魏正和魏延等人正在看着这边的情形。 “杨仪这厮,来的好快,姜维居然没有和他内讧,我明明安排发给姜维的军令晚上半日的。” 魏正左看右看,口中喃喃。 在他的安排中,给中虎步兵这边的军令是下给姜维的,好像忘掉了杨仪这个人。 而高翔必然会给杨仪去信。 杨仪收到信,发现姜维没有前来汇报,定然会觉得姜维背叛了他。 然后双方火并。 以姜维之能,中虎步兵他又是统帅,杀了杨仪,问题应该不大。 这个时候,军令也差不多到,他领到军令,自然也只能乖乖听令。 若是想着带大军去投靠曹魏,则中虎步兵必然会杀了姜维。 因为中虎步兵的家眷,可都在蜀中呢。 ...... 此刻杨仪出现在这里,显然并没有发生内讧,这......虽然不知道哪里出了幺蛾子。 但魏正也没有在意,有可能高翔没有给杨仪写信,也又可能杨仪收到高翔密信的时候和姜维在一起呢。 计策这个东西,和计划一样,执行起来,并不是一定会达成目标。 不过有提前的预案和安排,再根据变化,进行修正和纠偏罢了。 眼下杨仪如此疯狂,戏反而演的更真了,司马老贼,你上当么? 他扭头看向北方。 这时,魏延疑惑的开口问道:“你刚才说什么,什么给姜维晚了半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