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奸细,决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汉水畔,气氛肃杀。 三万余曹魏士卒水路并进,浩浩荡荡。 战船的船桨整齐划一地起落,溅起层层水花。 沿着河岸行军的步兵,步伐整齐,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一片移动的钢铁丛林。 舟船旌旗连绵不绝,若不是位于山谷之中,定能震慑数十里。 子午谷口,便是位于边境位置的安阳县。 实际上,诸葛亮如果要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第一步就必须攻占安阳县。 但若要攻占此县的话,消息肯定第一时间就会传到荆州,乃至洛阳。 也就是说,魏延若想在魏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骤然杀到长安城,那是不太可能。 当然也不排除,没人敢于相信他会这么做,以至于也会大吃一惊。 安阳县中,申曈早已远远的看见迤逦而来的曹魏大军。 随着他的一个眼神,有几名精干的仆从悄然出城,实际上,当安阳县县尉带人前往西城县的时候,他就派人去通知魏正。 申家的根基几乎被司马懿拔干,失去了权势和家族中的田宅矿产部曲、只换来两个有名无实的将军。 若是不做些什么,申家肉眼可见的将会彻底败落下去,甚至沦为连寒族都不如。 所以,内心深处,几乎每一个申家人,都恨不得曹魏灭亡。 当然,没有机会的话,自然会蛰伏。 但若有了机会...... 与此同时的子午谷口,毌丘俭和文休正在商议军务。 “征西将军有信,扶风太守傅干需数日方可抵达。” “想当年大司马(曹真)谋划伐蜀,从子午道入; 另遣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 郭淮、费曜等部或从斜谷入、或从武威入。 却因汉中艰险,会逢雨季,栈道遭雨水冲刷断绝,大司马用了一个月,还没有走到安阳县。 最终那次伐蜀,功败垂成!”文休若有所思的回忆道,“当初统领咱们荆州兵马的正是大将军。” 两人说的是公元230年,当时的骠骑将军司马懿,还都督荆州和豫州的军事。 当时曹叡升司马懿为大将军,思路讨伐蜀国...... 最终因为曹真迟迟无法赶到战场,最终各路撤退。 而如今,曹真早已薨逝,统领兵马的是曾经的大将军,现在的征西将军司马懿。 从汉水进军的是毌丘俭和文休,从子午谷来的是傅干。 据说征西将军司马懿要再走一次褒斜道,也就是斜谷入...... 而费曜和郭淮则是走岐山和木门等地。 “某等所接的军令,是进攻南乡县,而傅扶风所部,则要进攻城固县,彼此并不相同。 既然如此,何必等待?” 两人一番感慨之后,毌丘俭最终决定,不等待对方军队汇集。 大军顺利过了安阳县之后,并未有丝毫停留,文休率领两万士卒,继续沿着汉水向西挺进。 而毌丘俭则带着一万士卒,其中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在安阳县县尉等人的引导下,踏入了满防小道。 这条小道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曲折,四周树木葱茏,遮天蔽日。 小道狭窄而崎岖,仅容数人并行,两旁的山石突兀。 不过,根据向导所言,此处小径不过百余里便可抵达南乡县。 “报!”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快马加鞭地赶来,在文休马前猛地勒住缰绳,单膝跪地,大声禀报道:“将军,前方抓到一个奸细,自称是五斗米道的人,说和洛阳那边有联系!” 文休听闻,浓眉微微一挑,道:“带过来,我要亲自审问!” 不多时,那奸细被两名士卒押到文休面前。 此人身材矮小,但却极为敦实。 只是略显猥琐,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褐色麻衣,头发凌乱地散在肩头,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见到文休,他“扑通”一声跪地,身子如筛糠般颤抖,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文休目光如炬,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这个奸细:“你是何人? 为何自称五斗米道与洛阳有联系? 又为何会在此处?若有半句假话,我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那奸细被文休的气势吓得浑身一颤,赶忙说道:“将军饶命! 小人……小人确实是五斗米道的,在洛阳也有相熟之人。 在蜀地这边打探些消息,好回去领赏,却不想被将军的人抓住了。” “什么消息?” 文休冷冷喝道。 那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南乡侯魏正调兵马上万,在上游开挖浅滩,兴建河堤。” 毕竟,要是消息递到洛阳,再传回来,那可就黄花菜都凉了。 “这!!” 文休瞪大了双眼,冷哼道,“竖子要行关羽之谋呼!” 在上游兴建河堤,要做什么一目了然。 那就是放洪水,淹掉他这支大军。 若是洪水足够多,不但会冲散大部分舟船,甚至漫延上岸,连他的步卒辎重也会冲走! 到时候蜀军再沿着洪水肆虐之后,趁机前来掩杀,那两万大军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文休身旁的幕僚听闻,神色一动说道:“将军,根据时间判断,若消息属实,此刻敌军工事或许尚未完成,我方可派一支精锐突袭,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若能成功,必定能重创敌军,为此次战事奠定胜局。” 文休微微点头,正要说话,却听那奸细又急切地说道:“将军,南乡侯还沿着汉水兴建营垒,防守甚是严密。 到处都是岗哨,戒备森严,一般人根本靠近不得。” 闻言,文休不禁皱起眉头。 同时心中暗自思忖,这个奸细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那自己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贸然派精锐突袭,很可能陷入苦战,导致损兵折将。 但若是假的,自己这边犹豫不决,必定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战机拖延,让敌军有更多的时间完善防御工事。 到那时,战事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文休转头看向幕僚,眼中满是探寻之意,问道:“你怎么看?这消息可信度有多少?” 幕僚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将军,这奸细所言,虚实难辨。 不过,从常理推断,五斗米道与洛阳方面确实可能存在联系,其获取情报的途径也并非全无可能。 我军可先派先锋前去探查,同时船中士卒除船夫外全部上岸行走。 待消息确定真伪后,再做定夺。 如此,既能避免贸然行动带来的风险,也不至于贻误战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