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什么叫做精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个精锐不精锐,就看打仗的次数了,他们边军,常年面对威胁,也是常年作战,而那些地方上的驻军,一个个的也没有啥事干,战斗力不强。 曾经百战的军队,那是都老了。 朝堂最近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科举。 进士录取清一色的都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人,从而导致了大祸的出现。 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怒火,朱元璋正在进行大开杀戒。 这并不是因为不公平,相反就是太公平了,没有人舞弊。 “为了笼络北方士子,父皇不得不开杀戒啊!这事,得需要有人担责,北方常年战乱,南方安定得早,此时,贸然开科,的确是不妥当,欠缺了考虑啊!” 朱棣去跟姚广孝下棋,谈及了此事。 本来,科举也取消了多年,主要原因,就是时机不成熟的,能够读书的,很多都是有家底的,甚至有多数,那都是前朝的贵族,基于此等考量,暂时取消科举,那就并不奇怪了。 然而,本次开科,时机也不成熟。 主考官那肯定是倒霉了。 “北方士子对于殿下,也颇有微词啊!” 姚广孝说道,他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他可并不是一个专心在庙里念经的和尚,也是很受朱棣的器重。 “我知道,韩先生提振商业的策略,得罪了他们。” 朱棣很清楚这一点。 往年,那都是读书人来城里,现在全变了,没有限制,什么人都可以来,让那些读书人感觉到了轻视。 “天下士子心,很是重要,殿下要改变一下,优待一下读书人,以笼络北方士子。” 姚广孝说道。 朱棣皱着眉头,这件事情,他觉得还是应该跟韩辰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还有就是钱的关系,他可是花了不少钱的,这又走回头路,钱呢,怎么收回来呢? 第二天,朱棣就去找了韩辰,请教此事,他有心限制一下,不让乡下人进城了,理由很充分,读书人不满。 “你是不是有毛病啊!那些读书人有什么不满的。” 韩辰就不明白了,这是好事,对大家都有益处,怎么就有读书人不满呢,他们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以前,只有乡下的读书人能够进城的,现在,所有人都可以进城,他们感觉自己受到了轻视。” 朱棣说道。 什么?荒唐,离谱到了极点。 韩辰也是醉了,这么说来的话,本地的教育,还是垄断的。 “不要在意他们,他们不满又能怎么样?” 韩辰不屑一顾。 “我还打算,把送到乡下的读书人给召回城里。” 朱棣觉得自己曾经昏头了,把反对的读书人放到乡下去,那些人不恨他才是怪事的。 “你是不是听了谁的话啊!我说了,他们不行,根本就不具备能力,不要把他们给放在心上,他们算不了什么?” 韩辰不屑一顾。 从本地的落后,就可以看出来了,这里的读书人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一个饥饿落后的地方,那些读书人没有搞出经济成果来,连基础的工业化都没有,这难道不叫做无能吗? 这些人,值得重视吗? “先生为何看不起那些读书人呢?” 朱棣不解。 这自古以来,都是很重视读书人的。 “他们解决了粮食问题吗?” 韩辰询问。 朱棣无言以对,那些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都不下田的,能解决粮食问题吗? “他们解决了道路,以及房子问题,这都是基础的事情,这个能力都没有,可见之无能。” “因此可以断定,他们无非就是一些耍嘴皮子的而已。” 韩辰不屑的说道。 “我是担心他们闹事啊!” 朱棣忧心,读书人闹事是很可怕得,具备煽动性。 “没错,耍嘴皮子的容易煽动人心的,这并不奇怪。” 韩辰点了点头,他认同这一点,不过,这也是需要空间的,没有那个空间施展的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们煽动,也就是只能煽动穷鬼而已,那些没有饭吃,衣食无着的人,而现在,这里解决了粮食问题,他们就没有操作的空间。” 韩辰继续说道。 “谁吃饱了会闹事啊!” 朱棣愣住了,好像是这么一回事,都吃饱了,闹个什么,没有吃饱的才闹事的。 “那先生的意思就是,不管这些读书人吗?” 朱棣皱眉。 “你们这里,读书人能有多少啊?” 韩辰询问。 “有几千人吧!” 朱棣说道。 “什么?才这么一点,那还管个什么?” 韩辰惊呆了,两百多万人口的地方,才几千个读书人,这教育也未免太迟钝了,分明就是垄断。 这教育还是很重要的,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的话,不好发展啊! 基于此,应该首先让人识字才对。 “送到乡下的那些读书人,现在是什么情况,是在种地吗?” 韩辰询问。 “他们能种地吗?无非就是给人写信,教人认字,混一口饭吃而已,这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根本就不会耕种的。” 朱棣说道。 “很好,就要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可以不种地,但必须教所有人识字,不分男女老幼,可以给他们一点钱。” “另外,城里也要教人这么做,要让所有人都认字。” 韩辰说道。 “等认字之后,再教算术,这样的话,有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商业。” 韩辰继续说道。 “这所有人都认字的话,那不都成了读书人了吗?” 朱棣皱眉,他可是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出现的,这可不得了,都读了书,脑子里的想法就多了。 “这让人学习文化,是你们的责任,难道不是吗?不识字,不会算术,怎么可能搞好经济吗?素质太低了。” 韩辰说道。 “现在可能时机不成熟,以后要建立正儿八经的学校。” 韩辰想了想,现在可能抽不出那么多钱来。 才两百多万人口的地方,只要方法对头,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操作的空间那是很大的。 朱棣觉得骇人听闻了。 “还是先教认字吧!” 朱棣想了想,这都认字,似乎也无所谓,反正能认字,不代表能够考科举了。 韩辰点了点头,得循序渐进才是。 目前,整体燕地的日子那还是比较好过的,连叫花子都少了很多。 一些商队,也开始在外面赚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