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瞎眼帝师,打造不朽盛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攻代王领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棣很顺利,一路上可以说是兵不血刃。 广昌守将投降,蔚州守将那是也投降了。 朱棣一路很顺利的就到达了大同。 这个位置非常重要,是军事重镇,也是代王的首府。 代王立刻跟朝堂进行求援,大同可是不能丢的。 否则,燕军拿下大同,又趁势进行南下的话,中原地区,那可就是不保了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朱允炆立刻召见黄子澄齐泰,商量一下办法,到底要不要救援。 “大同绝对不能丢了。” 朱允炆下定决心,要守住这个军事重地。 “该死的,沿途的守军将领,纷纷投降,朱棣出兵五万,兵力不仅没有丝毫的损失,还又新增了三四万。” 黄子澄气急败坏,他不明白,那些守军将领为什么投降,真是枉费了朝堂的恩典,是忘恩负义之辈。 “救援肯定是要救援的,也就只能派李景隆救援了,让他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增援大同。” 齐泰想了想,然后说道。 朱允炆点了点头,要增援的话,肯定是派李景隆去了,毕竟,从应天府出兵,距离远了。 李景隆是属于比较近的援军。 “那就下令,让李景隆领兵二十万,增援大同。” 朱允炆拍板决定。 黄子澄回到府邸后,就破口大骂,认为那些武将,都是饭桶无能,一个个的贪生怕死,居然投降朱棣那个反贼,而不进行坚守,真是岂有此理。 这以后怎么了得,又没法制衡,那种地方将领的家人,根本就不在应天府,否则的话,他们哪里敢轻易投降的。 “这是一个阴谋。” 胡安一眼就看出来,这其中有问题。 “阴谋?什么阴谋。” 黄子澄愣了一下。 “朱棣率军攻大同,就是要让朝堂派援军,而且一定是派李景隆,这就是折腾李景隆,让他来回奔波,从而让大军陷入疲惫之中,战斗力有所折损,这很明显的事情。” 胡安一眼就看出了其中都利害。 “有这个可能,但也不能不增援啊!这不增援,大同会丢。” 黄子澄点了点头。 “没错,这个明显的陷阱,还真是只有钻进去,这是一个高招,那朱棣是诡计多端,他常年征战,经验之丰富,不是李景隆可以相提并论的。” 胡安一本正经的说道。 “事情发展到这个局面,都是下面的人无能。” 黄子澄可不会怪罪自己,而是怪罪下面的人,他认为自己计划得很好,就是下面的人,执行方面出了问题了。 李景隆接到增援命令,就率军增援大同去了。 他刚一到,朱棣就退军了,返回北平,他的目的已经打成了,没有必要跟李景隆决战。 一回到北平,就发生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保定府投降了。 这个保定府紧挨着燕地,兵力又不足,不能够稳守,投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燕军的实力,又有不小的增长。 白跑了一趟,李景隆气急败坏,他是来回折腾,破口大骂,朝堂的那些文臣是王八蛋,判断失误,害得他白跑一趟。 “让他得逞了。” 黄子澄知道之后,就是垂头丧气。 这来回折腾,大军必定折损士气,削弱战力。 朱棣真是阴险啊!一般人想不出这个办法来,更可气的是保定府居然投降了,这就实在是太过分了,都没有打,怎么能投降呢? 如今,得想一个办法,制衡那些地方将领,否则,他们就肆无忌惮的投降。 什么办法呢,就是将其家人抓到应天府来,这样的话,那些地方将领,就投鼠忌器,就不敢投降了。 黄子澄下令,让锦衣卫来执行此事,尤其是重要将领的家人。 胡安也赞同这种做法,这没有一个制衡不行。 “接下来,肯定是打大仗了,希望这个李景隆,知耻而后勇吧!” 胡安说道。 四月,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伐。 而老将军郭英,从真定誓师北伐。 这位老将军,已经六十多岁了,战争经验也算丰富。 两路大军加起来,号称六十万,黑压压的一片,看上去就是骇人听闻。 朱棣率领燕军主力二十三万,准备迎敌,这决战,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这次北伐,还是朱允炆改变了主意,觉得应该主动进攻,这不进攻,怎么消灭敌人啊! “什么,六十万大军。” 一听说敌军的数量如此之多,韩辰就吓了一跳,这也太骇人听闻了,这怎么打啊!看样子,要准备跑路了。 “是二十多万,对六十万,谁胜谁负,尚未可知,以弱胜强,也不是不可能。” 鱼寒衣跟韩辰说道。 以弱胜强的战例不少,但是,那是有讲究的。这么大一坨,哪里吃得掉啊! “真的有六十万军吗?哪里来的这么多人。” 韩辰觉得,这个数字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了,这么多大军,那得多少后勤供养。 “可战之兵,肯定没有那么多的,应该加上民夫。” 鱼寒衣说道。 “看看情况吧!一般,这属于会战了,打个几个月的时间,也是挺正常的事情的。” 韩辰倒是并不急着跑。 傍晚,朱高炽来跟韩辰汇报,说是已经组织了大量的平民百姓,去运送物资,男女老少都有,城里都空了。 “他们是自愿的吗?” 韩辰来了这么一句。 “他们自愿个什么?没有那回事,也都是贪生怕死,是强行命令他们去的,有的人逃跑,已经被抓回来处死了。” 朱高炽说道。 韩辰皱眉,这个打仗的事情,就没有你愿意不愿意了,需要人力物力,强行动员,这有人逃跑当然要处决,以杀鸡儆猴。 “敌人这么大的兵力,肯定是步步为营,先以防御为主,寻找对方弱点。” “对方的主将是什么人啊?” 韩辰询问。 “现在有两个,一个三十多岁的,一个六十多岁的。” 朱允炆说道。 韩辰愣了一下,主将不是一般只有一个人吗?怎么会有两个呢,而且这未免也是离奇。 三十多岁那个就不说了,年富力强,但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冒出来干什么,这么大把年纪了,能当主将吗? “是两路大军,他们应该会合兵一处,步步为营。” 朱高炽说道。 原来如此,合着是这么回事,那就不奇怪了,两路大军,有两个主将,倒是正常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