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重生了,谁还搞连环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暂时没考虑合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秒记住【。3。】, 随着改开的号角吹响,上海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着轻微改变。 当年的小书摊又出现了。 在一处街道口,好几排竖起来的木架子,上面摆放着百来本连环画。 街道两旁坐着很多学生,也有不少待业青年,一旁还有块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 【借一本一分钱,不可带走】 这些看小人书的学生,有的坐在石阶上,有的干脆席地而坐,可有不少人却围着几本彩色的书看了起来。 “慢点,我这页还没看完。” “能不能看快点。” 一个可能被留下来做卫生的学生,急匆匆赶到小书摊这里,见书架上已经没有那本《风云》了。 王浩然苦着一张脸:“怎么不多买几本啊,就这么几本,哪里够我们看。” 大爷哼了声:“这几本都是我花八毛钱买来的......你们要看八十次,我才能回本,你们是看爽了,我亏大了。” “你真要看的话,就看点其它的吧,今天新到货一本小兵张嘎连环画,也是非常好看的。“ “看腻了,不想看了。” 大爷拧着眉头,他最近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自打这些孩子看了《风云》这本漫画后,胃口就挑剔了,不再那么爱看连环画了。 他也搞不懂,这样发展下去,到底是好还是坏。 可这几年确实没啥拿的出手的连环画作品,题材全都是重复的,老一辈连环画家也都不再画了,现在跑马书特别多,都是换汤不换药,同一个故事,无非就是换个皮而已。 “唉。” 大爷看着那些年轻人,三四个凑在一起也要看那本漫画,突然间,他仿佛感受到新旧交替的到来:“已经没书了,你跟他们一起看吧。” 王浩然皱眉看着那群人,刚想走过去一起看。 那几个学生,立马冷嘲热讽道:“王浩然,你不是说,你认识作者郑非,那你还来这里看书,直接找他拿书不就好了。” 王浩然咬着牙齿,他还真没有说谎,只是在学校说了句,他认识郑非而已。 这些人,就一直喊着,带他们去见郑老师,可王浩然哪里敢带他们去。 现在潭子湾的居民,对郑非那叫一个人崇拜,说是潭子湾的骄傲。 要是让他爹知道,自己去麻烦郑老师,这不把他的狗腿打断,导致他现在被这帮人给排挤了。 “不让看就不看,我去找郑老师看原稿。” “嘴巴真硬,骗人精。” 王浩然还真没骗他们,有次他爹带着他去找郑老师,想让郑老师 他就在那个房间里,看到了不少原稿,且他跟郑书瑶的关系不错,两人读书的方向是一致的,偶尔也会一起上学。 王浩然背着书包,愤怒地离开小书摊,嘴里嘟囔着:“我才没有骗人。” 就在他随意踢飞路边一颗小石子时,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转过身一看,是高他一个头的郑书瑶。 对方笑着说道:“这么晚才回家,走吧,一起回去吧。” 王浩然抬头看着她,突然感觉她好像又长高了,感觉比她姐,都还要大只。 他爹还让自己跟郑书瑶多走动,可哪怕跟她走一块,王浩然都感觉压力好大。 ...... ...... 六月初的上海。 温度已经来到二十多度,大家早就已经收起棉服,路上又是清一色的黑白配。 白色衬衫,外加黑色长裤,偶尔会有不少穿着靓丽的人出现在街头,但这年头穿花花绿绿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郑非跟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来到出版社这里,没想四五公里的路,就已经有些出汗了。 要是到了七月份,可咋整啊,郑非突然很想到崇明岛去避暑了。 才刚停好自行车,楼梯间,负责传达的马大叔,就说道: “郑老师,你来了啊,今天有客人来找你。” “是哪位?” 郑非有点好奇,自己好像还真没认识多少人。 “电影厂那边的,具体我也不清楚,是莫主编接待的,他说你要是有来的话,就去他办公室一趟。” “好,知道了。”一秒记住【。3。】, 来到画室后,郑非将画稿放到了书桌上,为了照顾他这个出版社唯一撰稿者。 莫主编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间私人画室,至于许三岁他们几个,则共用另一间画室。 现如今,许三岁算是培养出来了,在有分镜草稿的情况下,她能带领整个团队完成漫画的制作。 目前他们正在绘制《风云》的第三册,至于郑非这段时间则打算独立完成《乡村教师》的绘画。 毕竟这个绘画风格还是偏个人的,别人就算想帮忙,也是无从下手的那种。 见郑老师到了后,一群人便围了过来,向他请教了一些绘画上的问题。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现在返稿率已经很低了,不像刚开始的时候,三天两头都得重新画。 给他们解答后,郑非来到了莫主编的办公室,发现他正在给一位青年泡茶。 这位青年穿着打扮相对时尚点,白衬衫外加一条西裤,上面还绑着皮带,脚上则是一双皮鞋。 这身行头感觉最少也得上百元,可在这个年代,越是这种打扮,就越证明官不够大。 毕竟现在的一号人物,乃至那些大领导们,最喜欢的还是中山装,以至于整个权利圈子大家都穿得差不多。 见到郑非后,莫常山赶紧站起来介绍道: “郑老师,来了啊,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上美电影厂的方在良科长,他是专门负责美术电影策划的,先前在日本留学过,你跟他应该有不少共同话题可以讲。” 郑非伸出手: “方科长,好。” 方在良看到郑非后,稍稍有点惊讶,因为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很多。 “果然天才出少年,没想郑老师这么年轻。” “过奖了。” 郑非跟他客套寒暄了番。 他对上美电影厂可太熟悉了,童年看到的国产动画,几乎都是这个电影厂出来的。 从一开始万氏兄弟《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里的抽龙筋,到现在都记得特别清楚。 更别说后来的《三个和尚》,还有《葫芦兄弟》以及《黑猫警长》还有《天书奇谭》。 可以这样说,在某个阶段,这家美术电影厂的艺术成就非常高,甚至比日本还要强。 可不知道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歪了,以至于,后世很多人对这家美术电影厂都很难评。 正常人只听过一些耳熟能详的美术片,可这家电影厂从建厂后共摄制美术片500多部。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要不是端着铁饭碗,国家全额拨款的话,倒闭个十几次都有可能。 也只有国家这种财大气粗的巨大机构,才经得起美术电影厂这么挥霍。 不像后世的动画片制作公司,在没补贴的情况下,搞两部动画片亏本后,就极有可能原地解散。 方在良微笑道:“郑老师,你那个《风云》,我全都看完了,真的画得非常好。 我在日本留学那会,看过池上辽一老师的漫画,感觉你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郑非稍稍愣了下,他是真没想到,这个方科长居然认识这位大佬。 池上辽一属于写实派漫画家,香港的黄玉郎还有小马,确实都受到了他画风的影响。 “不好的地方,还请方科长指教下。”面对陌生人,郑非就是比较谦虚的。 “客气了,我也只是略懂皮毛,指教还真不敢。” “是这样的,前几天呢,我也把你这个《风云》漫画推荐给我们电影厂的领导,本想把你这部漫画改编成美术片的。” 说到这里,方在良叹气了声:“可惜领导们,觉得不是很合适,暂时给婉拒了。” 莫主编接话道:“真的太可惜了,郑老师,刚刚方科长跟我聊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你这边还有个《乡村教师》的本子,方科长听完大致剧情后,相当的满意。” “郑老师,我可以看一下稿子吗?” 郑非微微皱眉,可还是笑着说道:“没问题的,去我画室看吧。” 三人来到了画室后,方在良看到郑非的新漫画《乡村教师》后,虽然还是未完成品,可也是大为震撼。 “郑老师,这个故事好啊,愚昧的底层人民和高高在上的外星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且这里面老师的形象也是非常好的。” “郑老师,我非常看好你这篇稿子,咱们能不能进行改编合作?” ...... 郑非思考了会,当面直接拒绝了他:“不好意思,我这本《乡村教师》暂时没打算跟上美电影厂合作。” 听到这话后,莫主编和方在良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并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