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劝祖龙归隐,我被逐出龙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九章 辛如音出手!西方教算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到太上圣人的弟子对他的评价,帝辛心中的情绪复杂难明。 登基的这六年来,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增产、国力提升…… 接下来他还要一统天下! 这种种的种种,换来的却是一句“没有资格”…… 何其可笑…… 帝辛内心自嘲了片刻后,对辛如音说道:“无妨,没借到就没借到吧。” 就算没有崆峒印,孤依旧是人皇! 就算没有崆峒印,孤照样能一统天下! 就算没有崆峒印,孤依旧能使人族人人如龙! 就算没有崆峒印,孤也能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人道气运皇朝! 孤要让众生知道,孤这个人皇是有资格的! 帝辛神色沉重,心中暗自想道。 看到帝辛的神色,辛如音知道对方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内心之中并不平静。 她心中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毕竟,对此她也帮不上什么忙。 收回思绪后,帝辛对辛如音说道:“辛姑娘,国师府已经为你修建好了,你以后就搬到那边去住吧!” 辛如音想了想,随即点头说道:“也好。” 随后,帝辛提议道:“明日辛姑娘可有时间到朝会上去一趟? 孤好介绍你给诸位大臣认识。” 辛如音沉吟了片刻后,点头说道:“好,那我明日就去一趟朝会。” 作为大商国师,她迟早要与大商的臣子们打交道的。 至少也要混个脸熟才行。 听到辛如音同意,帝辛顿时笑道:“如此甚好,那就明日见。” 说罢,帝辛便离去了。 …… 第二日。 当大臣们到了大殿之后,却是一脸愕然的发现,在大殿前方,站着一位女子。 这女子容貌秀丽,并不算多么出色,但身上却流露出一种独特的气质! 乍一看不算多么惊艳,但看久了就会觉得很舒服,很有亲和力。 这种气质让人们无法将其忽视。 有大臣上前一脸疑惑的问道:“敢问姑娘是?为何会出现在大殿之上?” 辛如音闻言,语气淡淡的说道:“吾名辛如音,来此开朝会。” “辛如音?” 大臣们听到辛如音的回答,口中喃喃自语的同时,眼神中也流露出了茫然之色。 他们不认识啊! 突然,一道轻轻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辛如音?这好像是咱们国师的名字……”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场的大臣们都听到了。 听到后,他们的表情先是疑惑,很快又是恍然,最后是诧异,可谓是五味杂陈。 六年前,帝辛刚登基的时候,提过一嘴国师的事情。 当时是为了给国师修建国师府。 但六年时间过去,这位所谓的国师一直都没有露过面,大臣们将其遗忘也很正常。 想反,过去六年还能记住这个名字的人才是异类! 辛如音听到对方道出了她的身份之后,点了点头,回应道:“不错,吾的确是那个大商国师。 这些年,吾一直有事在外,刚刚返回朝歌。 大王说,让我来这里与诸位大臣见一面,熟悉一下,所以吾今日便来了。” 诸位大臣闻言,眼神上下来回打量着辛如音,想要看出她身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都想知道,其能被封为国师,凭借的是什么! 但打量了许久,也没有看出来一个所以然。 片刻后,太师闻仲到了。 来到大殿后,他一眼就看到了辛如音。 感受到对方身上那淡淡的威压,不禁让他心中微惊。 大罗金仙?! 眼前这位女子竟然是一尊大罗金仙! 再经过一旁大臣的提醒,他才知道原来对方便是那位神秘的国师! 六年前,帝辛曾说,国师前往混沌去了。 当时,闻仲以为帝辛被蒙骗了。 毕竟,一尊大罗金仙怎么可能会加入一个凡俗王朝? 但现在看来,当时的帝辛说的应该是真的。 毕竟,对方身上的威压不会有错! 震惊之后,闻仲走上前来,躬身行礼道:“不知国师大人此前在哪座仙山修行?” 见到闻仲对辛如音行礼,大殿中的群臣们顿时一脸惊愕的睁大了眼睛。 他们都不是蠢人。 心念电转间便已明白,这位国师是有真本事的!对方的实力之强让太师闻仲都自愧不如! 他们顿时收起了心中的轻视,摆正了自己的姿态。 连闻仲都服软了,他们若是没有眼力劲的找对方麻烦,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辛如音听到闻仲的问话后,语气平静的回应道:“吾的道场只是一处无名之地罢了,不提也罢。” 闻仲见对方不想多说,便也不再追问。 沉吟了片刻后,闻仲又再次问道:“国师乃是大罗金仙级强者,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长生逍遥…… 为何会加入大商这个凡人王朝呢?” 这一点是闻仲心中最大的疑问。 他担心对方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他估计只能回截教搬救兵了。 辛如音闻言,神色淡淡的回应道:“吾很看好大商的未来,或许吾更进一步的契机便在这里,所以吾便来了。” 闻仲听到辛如音此话,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他心中想道:既然试探不出对方的目的,那便只能警戒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除此之外,倒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暗自叹了口气,对方毕竟是大罗金仙,在没有明确对方的目的之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想了想,闻仲决定说出自己的背景,从而让对方忌惮,或许可以省却一些麻烦…… 于是,闻仲笑道:“不知前辈可认识家师金灵圣母?” 辛如音闻言,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不认识。” 闻仲闻言,眼神中的惊讶之色一闪而逝,似乎是没有想到对方连金灵圣母这个名字都没听过。 但他还是继续说道:“家师金灵圣母乃是截教圣人通天教主门下的亲传弟子!” 圣人的亲传弟子? 辛如音神色有些讶然的望了一眼闻仲。 闻仲见到对方的表情变化后,脸上微微一笑。 就在这时,帝辛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他看到大殿内的情形之后,顿时笑道:“太师、国师,看来你们两位相谈甚欢啊! 既然都认识了,那孤也就不再多介绍了。” 说话的同时,帝辛也缓缓落座。 群臣见此,当即行礼道:“吾等参见大王。” 其他人都是跪拜,只有辛如音是拱手。 没办法,谁让她是大罗金仙呢?就是有这个特权! “平身。” 帝辛说罢,群臣顿时起身。 随后,帝辛就着辛如音一事补充道:“国师不负责政治事务,只负责特殊事务。 所以诸位大臣的职责,与此前一致,不会改变。” 群臣闻言,躬身称是。 随后,帝辛面向闻仲问道:“太师准备何时出发?” 闻仲对此早有规划,他没有迟疑,立刻回应道:“三日之后。” 帝辛点了点头,朗声笑道:“孤在此提前祝太师早日凯旋而归! 到时,孤会设宴为太师和将士们庆功!” 闻仲闻言,拱手说道:“老臣多谢大王!” 随后,帝辛面向群臣问道:“众爱卿可有事要奏?” 很快,下方有一大臣出列说道:“大王,如今大商境内时有妖魔威胁百姓要以童男童女供奉。 百姓或恐惧,或愚昧,大多数都听之任之,致使许多家庭支离破碎。 这些妖魔若是不及时处理的话,恐怕会后患无穷!” 帝辛闻言,神色一冷,转头对辛如音说道:“国师,你可愿出手,将大商境内的妖魔给清理一番?” 辛如音沉吟少顷后,点了点头,说道:“臣愿意,清理他们乃是功德一件!” 听到辛如音同意,帝辛神色一喜,说道:“那就有劳国师了。” 想了想,帝辛又继续对群臣说道:“国师先将大商境内的妖魔清理一遍。 清理之后,尔等若是发现还有妖魔,就及时呈上其信息,孤会将其交给国师,让其处理。” 群臣闻言,点头称是。 接下来,又有一位位大臣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帝辛一一给出解决方案。 良久之后,朝会终于落幕。 …… 离开王宫之后,辛如音没有耽搁,立刻释放出了自己的神识。 那铺天盖地的恐怖神识将整个大商笼罩在内。 大商境内的修行者们顿时感受到了一股难言的压抑之感。 不过,这种感觉只是一瞬,所以他们并没有在意。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单单就是这一个瞬间,辛如音便已经从他们当中筛选出了所有的妖魔,并在他们的身上做下了标记! 有了这标记,任他们逃到天涯海角都没用! 接下来,自然便是猎杀时刻了! 那些修为弱的,辛如音甚至都不用道场,仅仅只用了一个念头,便将他们泯灭了! 对于那些修为还行的,已经成了火候的,辛如音或只用了一个眼神,或抬手间,便将其覆灭! 大商境内的妖魔有不少,但却没有太乙金仙级别的存在。 杀一群小喽啰,效率自然快! 而将这些妖魔杀了之后,辛如音果然感受到了自己有了意外收获。 她获得了些许人道功德,以及一缕人道气运之力。 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个好的开端! 所谓:积少成多,积水成渊。 只要以后持续的做这种事情,那迟早能获得让她满意的量的! ……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两个多月。 这一日,朝会上,帝辛按照惯例问道:“各位爱卿可有事要奏?” 闻言,商容出列说道:“大王,数日之后三月十五,乃是女娲娘娘诞辰,您要前往女娲宫进香。” 帝辛闻言,神色有些疑惑的问道:“孤乃人皇,地位不输天帝,女娲有何功德,需要孤给她进香?” 此时距离女娲造人以及女娲补天已经过去了太久太久。 女娲由于太过低调,不问世事。 所以关于她的传说已经被大部分人族遗忘。 当然,这或许也与她在巫妖量劫时,没有为人族出手有关。 总而言之,现在知道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的人并不多。 所以,帝辛不知道也情有可原。 毕竟也没人特意告诉他这些。 听到帝辛的疑问,商容顿时说起了女娲的功德:“女娲娘娘成道于上古时期,故老相传,人族便是由女娲娘娘所创造的。 后来一位名叫共工的大神将天柱不周山给撞断了,致使苍穹破了一个大窟窿,天河倒灌人间,人间被洪水淹没,生灵涂炭! 危急关头,女娲娘娘炼制了补天石,修补好了苍穹,人族才得以保全薪火。 所以,女娲娘娘对人族有大功德! 每一位大王在位期间都会前往女娲宫进香,以祈求女娲娘娘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国运昌隆。” 帝辛闻言,沉吟了片刻后,点头说道:“既然女娲娘娘对人族有此功绩,那孤去为她进香也是应该的。 孤此去,不是为了祈求女娲娘娘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国运昌隆。 这些是求不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在孤的带领下,孤相信,大商一定会越来越强! 孤给女娲娘娘进香,只为感谢她对人族做出的贡献!” 帝辛的话掷地有声、震耳发聩! 群臣闻言,神色各异,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热血与激动,显然他们已被帝辛的话所鼓舞! 大商这些年的变化,群臣都看在眼中。 所以他们相信帝辛的话。 大商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退朝之后,群臣们便行动了起来,各司其职,为三月十五女娲宫进香做准备。 …… 须弥山。 两位老者正在山顶下棋。 一位神色愁眉苦脸,像是贷款逾期了一样。 一位神色慈悲,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某一刻,后者缓缓一笑,说道:“师兄,时机已至,这局势该乱起来了!” 前者闻言,脸上愁苦之意更浓,他一脸担忧的说道:“师弟,此举会不会太过冒险了?” 后者答道:“富贵险中求!若不冒险,我西方教难有兴盛之机!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师兄放心,我已经计算好了,绝对不会出错的!” 只有东方大乱,他才能浑水摸鱼,为西方教多渡一些红尘客。 若是一直这么祥和,那西方教可捞不到什么好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