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臣乃武将,不善言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 大宋魅魔(新春快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至于宋煊骂位比宰相儿子,算不得什么大事,又不是真宰相。 有学子当街指着前朝宰相王旦的鼻子大骂,还用书砸他,都没事。 你大臣敢与皇帝硬刚。 下面的人自是有模有样的学习,就敢与你这个大臣硬刚。 相比于其余朝代长草的登闻鼓,东京城的登闻鼓动不动就被敲响。 而且一般都是民告官的。 讲律法,许多百姓比你这个刚考上的进士的官员,还要懂。 不少人都靠这个吃饭。 正在视察的范仲淹与晏殊闻听此言后,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 别说宰相之子了不管用,位比宰相的儿子更无所谓。 范仲淹说一会派夫子过去镇场,免得再出差错。 “十二郎的性子,还是要磨一磨。” 晏殊看好宋煊。 但并不希望他过于刚值,这不利于在朝堂当中厮混。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在背后给你放暗箭的。 范仲淹也深以为然。 但无论如何他都是要站在最前面,保护己方输出。 若是那窦臭胆敢报复,且看我将来如何反制! 但是范仲淹嘴上有些担忧的道: “晏相公,确实如此,十二郎根本就不是一个斤斤计较之辈。” “那窦家小子竟然以势压人,若是在乡下,我都不敢想十二郎会怎么做啊!” 咏蛙那首诗的事情。 范仲淹已然是查清楚了。 本就是被他曾经的大哥冒领,却被宋煊当场承认是他大哥所作。 如此行事,他又岂会在乎一些虚名? 范仲淹是认为宋煊是有一颗侠义之心的。 方才宋煊的所作所为,更加遵从本心做事罢了。 晏殊忍不住莞尔一笑。 宋煊这小子无论是学识还是思路都挺优秀的。 唯有胆子,太大了! 这可不是好事。 尤其是在官场上而言。 寻常人若是被人用家世压住尚且情有可原,此子若是考不上进士,怕不是要效仿黄巢啊! 此番自己没有把他从勒马镇带出来,将来怕是要成为地头蛇了。 将来的宁陵县县令也得卖给他宋十二几分薄面,与他相互合作。 不过让晏殊庆幸的是。 此子本性善良,终究是没有走上“歪路”! 范仲淹与晏殊对于窦臭这类人真没辙,人家就是这个风格,可他儿子以势压人,那就有太多说辞了。 他们一点都不惧! 丙房内。 其实不仅仅是宰相之子王从益。 自他之后,皆有同场学子过来同宋煊打个招呼。 表达了自己对宋煊的钦佩之情。 我辈读书人就该如此! “在下王尧臣,方才之事让我十分汗颜,佩服。” 王尧臣是贡士,他没有参加殿试,转而进入应天府书院深造,就是想要待到科举考试后一举夺得状元头衔。 其实按照王尧臣的身份,属于是免试,但他还是想要考一考,加强自己的手感。 宋煊也是礼貌回应,介绍自己。 二人都是应天府是,算得上是老乡行列。 “我想问一下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面对这位状元的人选,宋煊脱口而出: “任何示弱,换来的只能是更多的羞辱!” 王尧臣眼睛下意识的瞪大,他着实是没想到这个小老乡会有如此清晰的认知。 寻常人当真是吓不倒他。 “多谢。” 王尧臣思索着宋煊的话,默默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石介瞧着不少人都去找宋煊攀谈,他眼里也露出一丝羡慕,但很快就被压制住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方能成就大事。 这是石阶在书中学到了。 宋煊他还是太冲动了。 苏洵眼里露出极其羡慕之色。 方才自己如何就没有想到像十二哥那般反击呢? 反正自己年岁尚小,将来长大脸上还能变换模样,更不就不惧那窦臭。 饶是苏洵觉得自己聪明,终究是晚了一步,他只觉得十二哥果然不同寻常。 他以前定然也是乡里的神童吧? 苏洵可没有听说过宋煊,是勒马镇陨落神童之类的谣言。 亲近宋煊的人,一丁点都不相信这种话。 至于不了解宋煊的人,他们也懒得去说。 闷声发大财,是宋煊一直教导大家的。 尤其是己方目前没有官方保护,全靠拳头硬。 人家官府能够合法的掠夺你,这便是咱们目前的困境。 平日里苟一些,才是正常的操作。 或许宋煊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身上是有点魅魔属性的。 过了这个小插曲之后,众人开始研墨,做好开考前的准备。 两天的考试。 第一天上午考墨义。 考的是前人对经文的注疏或者经句的上下文,类似于默写,以及做出相应的阅读理解。 在论语等几部儒家经典书中挑选一些句子,来让学子作答。 算不得太难,只要有老师指点,夫子的解释不过于离谱,总归是能拿到不少分值的。 此番范仲淹倒是把当官的仪仗牌给拿过来,立在教室前头。 并告知大家排在前面的学子尽快记录。 一会便会往后面举,让更面的学子看的更加清楚一些。 宋煊视力极好,看了一眼,便能顺下来,其中论语三句,大学两句,春秋一句。 他快速的誊抄在草稿纸上。 其实头一天考的没什么难度,只要死记硬背就大概就能全都答下来。 全都是简答题。 宋煊觉得自己运气不错,好像是出题人在放水一样。 论语选的全都是靠前的。 以至于靠后的一些论语内容,他还没有完全熟记于心。 宋煊遏制住自己对“抡语”的解释,老老实实的填上标准答案。 在这种时候,他可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就算是身高九尺六寸的孔子来了。 他自己给出的解释,也不一定能够中举。 毕竟儒家的特色是为当权者服务的,有着极强的“可塑性”。 许多意思早就被孔子的后世“学生”们给重新释义了。 苏洵把问题全都誊抄下来。 即使是这种场合的考试,他依旧是有些坐不住,跟个猴子一样晃荡,心思完全没有在考试上。 他总是在回味方才十二哥怼人说的那些话。 简直是太他娘的侠义了。 不畏强权,正是我辈所追求的。 “别说你是位比宰相的儿子,就算你是宰相之子,俺也照怼不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