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1:我真不是渣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人情往来,深入基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岑诗文的豪言壮语,林卓是没听到的。 如果听到了…… 看在老岑的面子上,林卓也只能放过他闺女了。 兔子不吃窝边草。 老岑是他现阶段为止,事业起步的最大恩人,先不说以后要回报老岑多少,最起码别祸害人家闺女了。 赶在军训结束前的第三天。 林卓从原平市回来。 当晚,他约陶明辉见了面,告知他关于原平市场开拓的喜讯。 800多生源,能为林卓带来8万收益。 相应的,陶明辉这个地区总代,也将得到8万收益。 秦城一家海鲜酒楼。 林卓又花巨资宴请老陶推杯换盏,一同野望未来的财源滚滚。 “林总啊,其他几个地市的代理,我也都交给你吧。” “我是真没想到你行动会这么快,短短一个月,就打开了原平的市场。” 林卓笑道:“这800多人只是第一步,今年寒假,我确保人数破2000。” 那岂不是近3000人? 一年两次考级算下来…… 嘶。 陶明辉倒吸一口年入60万。 算上湖江、原平两地的代理费,他莫名其妙就年入百万了? 酒意上头时; 年龄相差快三十岁的二人,开始称兄道弟了。 这对林卓都是基操,对比起湖江县城的婆罗门,陶明辉这种小白菜,哪里经得住林卓的酒场大道啊。 饭局散了。 回学校前,林卓又拎着从原平带来的伴手礼,去了邮电大学的家属楼。 敲开程教授的门,放下东西就走了:“老师,我刚从原平回来带了点原平市土特产,您和师母尝尝,好吃了下次我去原平再买。刚应酬完,酒喝多了我就不打扰了。” “哎哟哟。”程教授那个欣慰啊,一个劲要拉林卓进来醒酒,最后都被林卓推脱了。 林卓走后。 程教授和其妻子打开礼盒,赞叹不已:“西风30年老酒,一瓶得上千了吧?还有原平肉臊子,这孩子不仅重礼更懂人情。” 上千的酒是礼仪,一罐几十的肉臊子就是情谊了。 这叫里子面子全有了。 相同的礼物,林卓还准备了两份。 当晚回到学校。 他就来到祝阳家,两份礼物都塞给了祝主任:“祝老师,另一份您帮我转交黄老师吧,我也不知道他家在哪……” “放心,就是原平的土特产。” 祝阳听了,瞄了一眼礼物,就知道大概价值了。 他妻子今晚不在,干脆拽着林卓进屋坐会。 这次林卓没有拒绝。 程教授六十岁小老头,可经不起折腾。 祝阳家的大门,进一次就熟稔几分,感情交往就是这么来的。 “你去原平做什么了?” 林卓当即给祝主任汇报工作,说起自己的“恩师”陶明辉要开拓平原市场,派自己去打前站。 卓乐教培开分店的事,林卓不便提及。 年入上百万的生意谁不动心? 万一祝阳开口来一句入股,林卓岂不是抓瞎了。 因此,能避开的话题,尽量含糊过去,扯陶明辉出来当挡箭牌,林卓已经熟能生巧了。 果不其然。 祝阳一听陶明辉的名字,就被转移了注意力:“陶明辉?嘶,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 林卓苦笑道:“我那位恩师,原来就是秦大音乐学院的,后来办了内退。” “嗨,我记起来了,"音院陶渊明",啧啧,这位可是大隐于市的真仙,把我们这些世俗之人贬得一无是处,怎么,他现在做起生意了?” 音院陶渊明之名,就可见秦大对陶明辉的风评。 早前不开窍,纯粹一个臭石头,放在山涧溪流中可称一句风雅; 可要放在社会都市里,一块石头顶个屁用。 他当年离职,还闹出过不小的风波。 林卓当然不会蛐蛐自己的“恩师”,只说恩师的恩师是帝都国乐的音乐大家,师爷看不下去老师蹉跎,就把考级总代给了他。 于是乎,前一世关于陶明辉的都市传说,在这一世是由林卓之口传播开来的。 听得陶明辉现在年入百万,祝阳都咂舌不已,不可置信。 二人谈得热烈,祝阳一个电话将黄文斌叫来了。 三人成席。 干脆把林卓送来的西风白酒开了。 从陶明辉的都市传说,引申到秦大这些年的诸多八卦,极大充实了林卓对秦大的深度认知。 三人干了一瓶白酒。 剩下一瓶祝阳让黄文斌带走了,毕竟那本就是林卓送他的礼物。 黄文斌也懂做,摇摇晃晃的出门时道:“那这样,下次咱仨再聚,我把这瓶酒开了,一起喝。” 林卓见时间不早了,借口送黄文斌回家,也出了门。 乘电梯下楼,冷风一吹,黄文斌有点耍酒疯的样子,拿起电话就往出打:“我叫两个人出来,咱们再喝点,今天开心。” 是,黄文斌是真开心了。 他登祝阳的家门的次数有限。 今天趁着一些学院八卦,二人拉近了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祝阳这是把他当一个小团队里的人了。 聪明人办事,都是一件套着另一件。 今天貌似是林卓登门送礼,但祝阳借着这个由头,将黄文斌叫来提点一番,期间二人说了好一阵暗语,明显是对上了眼。 林卓听懂了,也装听不懂。 反正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祝阳的目的也达到了,黄文斌就更不用提。 三家欢喜。 “黄老师,不然就算了,今天太晚了。”林卓不太想去第二局了。 黄文斌明显多了,酒醉容易闹事,本来一晚上三家欢喜,别闹出其他因果。 上一世林卓混迹酒场,面对甲方必须看人下菜,有人酒量好,那就要奉陪到底。 可要碰到黄文斌这样的,一场酒局后,尽早把人送回酒店…… 若不然,就等着第二天到局子里去捞人。 黄文斌不听劝,反而道:“林卓啊,我把秘书处负责团办工作的老师叫来,对你有益。” 一听这话,林卓整一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 “那行,我知道个好地方,保准您满意。” 秘书处一共四位老师。 一个祝阳,常年在他财务处的办公室坐镇。 一个黄文斌,负责统筹。 另外两位一个是打杂的文员,一个就是负责团办工作的老师。 团办是干什么的? 真正意义上的负责学生会工作的老师。 林卓此前只顾上层人脉培养,疏忽了基层,现在有了机会,岂能放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