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是大清但是不同的大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折中之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有诗曰: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书接上回: 就这样时间来到道光二年7月12日卯时(5:00~7:00): 这一天的早上,又是大臣们上朝的一天,不过这次不是道光帝亲自讲话了,而是道光帝身边的太监总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于大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偷渡至道光年间,天竺佛教影响以有一千一百七十二年,力压道教以及他教,此乃一罪。一小国不尊天朝,不称臣纳贡此乃二罪。故朕要兴师南下,二十万八旗兵分二路,北路过西藏抵“外喜马拉雅山”先行修整一日,后由当地藏人带路,直达天竺国。南路以诏安安抚为主,借道大南(越南)以伐天竺,钦此!” “这.....” “这.....”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他们都不知为何要讨伐鸟不拉屎的“区区”天竺,而且这佛教不是历朝历代君王所推崇的吗?怎么到当今圣上都快把佛教说成异教了? 就在文武大臣们冥思苦想其中奥妙之时,不知道是何种原因场面突然安静了。 原来他们都看见了道光帝缓缓上抬的一只手,这就是皇权。 “此次出征,谁想请战乎?” “某家愿往!” 谁都没想到这句话是文官那一列说出的话。 道光帝瞬间来了兴趣,又定睛一看果然是变法成功,如今受万民爱戴的曾国藩。便道:“朕看爱卿细胳膊细腿,有无看过兵书焉?” “哈哈哈哈哈陛下说笑了布阵之法略知一二,用兵之道略懂略懂。” 曾国藩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哈哈一笑,仿佛早就预料到道光帝想出此言。 旁边武将可是不爽了吹胡子瞪眼。 当中又以完颜逸尘为最,那眼神好像在跟曾国藩说:“你是什么东西,一个穷酸书生读过几个兵书?就想挂帅?来来来比划比划。” 曾国藩自然是看见了完颜逸尘眼中之鄙夷。 但是其并未理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屑。 道光帝对此头有点大,文武对立这是自北宋以来就开始的事。 但是此时又不能耽搁,毕竟弓在弦上,锦衣卫差不多都已经到位了。这场给世界演出的大战,不能因为此时的迟疑而输掉。 于是道光帝想出来了一个折中之法: “曾国藩汝率领北路,南路军则归完颜逸尘。众爱卿有何异议?” 广场上赞同马屁之声不绝于耳,但是有一人对道光帝一碗水端平的法子好像很是不满,故其之神色开始慢慢变得不善。 道光帝何等慧眼如炬,自然看见了那人。于是就想s一下当年的李世民对待魏征的模样。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