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郧山一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援党峪 楼珍折兵小华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十一、援党峪楼珍折兵小华山 诗曰: 常兴作战几多年,误把共军当友攀。 八路得心党峪镇,国军失利小华山。 自知有罪难逃死,万幸走脱惊魂间。 垂老闲暇寂寞日,斜阳晚月忆当年。 上回说到62团在平谷县城休整半月有余。一九四六年农历十月初,一日,巫如卿接到师部命令,去消灭上仓的共军。上仓位于平谷县东南方向约一百二十华里的玉田县境内,原属共军驻地。一九四六年六月被国军61团夺取。八月,61团因有新的任务,撤离了上仓,上仓交地方国民政府管理。九月,共军开去一个大队,上仓又成了共军的解放区。 这次,师部命62团百里奔袭共军,欲再夺上仓。师长郭会昌料共军得知情报后会逃跑,先命一个骑兵营飞驰上仓,把守主要关隘。又派师部的机动步兵连乘三辆汽车前往协助堵截。如共军不知情况,先按兵不动。等62团赶到后,一举歼灭上仓共军。 就在骑兵营,步兵连开赴上仓的当天下午,巫如卿命部队全穿单衣单裤。早早吃过晚饭,匆匆出发,星夜跑步行军。农历十月的北方的夜晚,气温已经很低。一路上,部队挥汗如雨,衣服湿透。于次日拂晓前赶到上仓。巫如卿骑马赶到,正要布置兵力围困上仓,骑兵连的人来报告:“报告巫团长,共军已于昨晚突围而去。不知道共军的消息怎么那么灵通?他们早已知道我们的行动,已作好准备,埋伏在外围。我们的骑兵三路都遭到伏击,人马死伤过半。步兵连赶上来后,与共军展开了激战,双方伤亡都很大。共军炸毁了步兵连的汽车后,全部撤出上仓逃跑了。” 共军逃走了,我们能够得到喘息,真是谢天谢地。部队就地而睡。 天亮后,我上到一个高处,见遍地都是死尸,有国军的,当然也有共军的。战马、活着的、死了的随处可见。被共军炸毁了的三辆汽车在海滩上冒着浓烟。 早饭后,我们正在帮着查看尸体,看有没有还在活着的国军,巫如卿突然接到61团的呼救信号:“党峪镇,61团危急,请求增援。”同时,又接到师长的命令:“十万火急,驰援党峪。” 党峪位于玉田县境内的东北部,是一个大村镇。属共军的解放区。61团于日前奉命攻击夺下党峪镇。共军采取“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战法,先主动撤出该镇,让61团进驻。61团不知是计,直接开进镇去。共军派出一个纵队将党峪镇包围。欲把61团消灭在党峪镇。61团几次突围未成。伤亡较大,便死守待援。.M 62团于上午九时从上仓出发,又是飞速前进。天黑时,到达了党峪镇西南约四十里的一个大镇,名曰沙流河镇。为了尽早接近党峪,巫如卿命令:“继续前进”。 部队摸黑向北行军二十里,到达一个村庄,名曰娘娘庄。巫如卿命令:“停止前进,宿营娘娘庄。明早赶往党峪。” 黑夜里,隔着山,遥望东北天空,被战火映得一片通红。 当晚,巫如卿找来村里百姓询问道路:“老乡,我们是路过这里的国军。在贵庄借住一宿,多有打扰。我想问,这里去党峪有多远的路?” 老乡道:“不知长官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大路有五十多里,小路不足二十里,不过要翻一座山,名叫小华山。上山顶,顺着山梁往北走,下山就到。” 巫如卿又问:“山这边有没有上山的路?” 老乡答:“有一条沟,沟里一条大路直通山顶。” 巫如卿:有没有其它路可以上山? 老乡答:“沟两边的山梁上有路,就是难走。多年没人走了。” 巫如卿心想,如果走山沟,恐遭共军埋伏。一旦遇伏,我们的人在沟底,共军在山上,我们的机枪施展不开。麻烦就大了。想到这,他有意大声道:“山上难走,我们就走沟里。谢谢老乡们。” 送走了老乡,巫如卿连夜召集营长们开会议事,他向营长介绍了上山的道路后问道:“大家说,该怎么走?” 有营长道:“我们的重武器多,辎重多,还有马匹,不如走山沟。” 高楼珍道:“在这种情况下,走沟底恐怕有危险,不如走山梁。” 巫如卿站起来道:“共产党善于实施围点打援战法。我们如走山沟必遭共军埋伏。我决定走山梁。” 旁边的干事问道:“团长,你刚才不是说走山沟吗?” 巫如卿道:“这你就不懂了,对这里的老百姓我们能说实话吗?那是我故意说的。这叫兵不厌诈。”他继续道:“现在我命令,2营、3营走沟右边的山梁。2营在前、3营在后。机枪要时刻准备着。预防山上有共军。过了山后,可以不等候,直接朝党峪的南边移动。1营和炮排另加一个枪榴弹班走左边山梁。过了山后,朝党峪的两边移动。和61团联系,里外夹击共军。力保61团突围,他们突围成功,我们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必和共军纠缠,立即返回。我在这里等候你们胜利归来。另外,因为要翻越大山。各位辛苦一下,不要骑马,你们的坐骑就留在这里。各位有意见没有?” 营长们齐声答:“没意见。” 巫如卿补充道:“明早、命伙夫五点起床做饭,部队七点出发。好了,时间不早了。都休息吧。” 次日刚亮,部队迅速吃过早饭,2营3营率先出发了。 高楼珍催动1营随即出发。按照指定路线来到沟左边山下。仰望小华山南坡,山山岭岭,沟沟叉叉,地形复杂,小路交多。高楼珍深思良久,把四位连长叫到身边道道:“我们不能顺一条路上山,一旦遇着共军,就被动了。现在我命令:兵分三路,第一路,步兵3连和八二炮排走右路;第二路,机枪连的2排3排配属步兵4连走中路;第三路,步兵1连,步兵2连和机枪1排跟着我走左路。到了山顶,三路汇合。但要看谁先到达山顶。先到者,每人奖大洋一块。” 高楼珍让我的一挺重机始终跟着他。上到半山,我发现,我们左路和中路之间只隔一个小山洼。 却说右路,实际和中路只隔道一小山梁,要上一面较大的山坡。山上没有树木,只有枯黄的野草和裸露的石头。可以隐隐地望到山顶。2营3连1排冲在最前面。当他们爬到半山坡,发现山顶有部队,且穿着同样的军服,大胆从容地望着他们。因没有开枪,1排长纪常兴以为是国军,自己人,就向上喊话道:“喂,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呀?” 山上答:“喂,我们是61团的呀,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呀? 纪常兴答:“我们是62团的,哎呀,都是自己人。这下放心了。” 又听见山上大声喊道:“别打了,都是自己人。” 纪常兴信以为真,放松了戒备,放心地往上冲。当冲到相距不过二十米远时,才发现军衣不对,表情有些异常。正要后退,山顶的轻重机枪一起突响。3排当时就倒下一大片。纪常兴没多想,顺势倒地,滚到一个荆棘丛里装死。共军赶去,他慌称自己是新兵。共军放了他。 后面的人山洪般退下山坡。共军的机枪仍在不停地追着国军打。连续不断地有人中弹死在山坡上。 3连长阻挡不住往下退的潮水般的人群。焦急地喊道:“八二炮,八二炮”,快点快点,把山顶上那个火力点给我拿掉。 幸亏八二炮排们都有准备。一阵炮弹上去,山顶上的机枪哑了。 3连长愤愤地道:“再打一阵,以防共军有诈。” 炮排遵命,又打了一阵炮。3连发起第二次冲锋,终于冲上山顶。 3连长悲愤地含着眼泪命令道:“把我们弟兄的尸体收检一下,找个地方集中放到一起,放好,把头都朝上。” 大家开始汇拢尸体,阵亡三十一人,伤员七人。有人问:“连长,共军的尸体怎么办?” 3连长摆摆手道:“不管他”。 在检收尸体时,那位装死的排长纪常兴从刺架里钻出来,跑到3连长面前跪下哭求道:“连长啊,我一时糊涂,认错人了,我的弟兄们全完了。你原谅我吧。” 3连长道:“纪排长,你打到老的仗,你连这点经验都没有,61团被围困在党峪,他们怎么会有人在这里?你真糊涂啊!我原谅你可以,只怕营长不答应。你起来吧。” 却说中路,步兵4连配备六挺重机从山洼里隐蔽着往上冲。快到册顶时,刚一露头,把守在山顶的一挺重机突然开火。冲在前面的随声倒下一排。后面的人赶快卧倒后退。共军的机枪停。 少倾,只听山顶上的共军有人大声喊道:“排长啊,机枪打不响了,坏了,咋办?” 4连长不知有诈,命令道:“冲啊!” 部队刚一露头,山顶的机枪又响,国军又倒下几个。中路又后退。4连长焦急万分,自己的机枪用不上,反被压着。他准备朝两边山梁迂回。 正在此时,高楼珍带着我们左路军已冲上山顶。隔着山洼看见中路军被共军的机枪压着上不去,生气地骂道:“妈的,一群废物。正面冲不下去。就不知道从侧面冲。” 他命令道:“枪榴弹,枪榴弹快过来。” 一名枪榴弹手很快跑过来。高楼珍命令:“把那边山梁上的火力点拿掉。”.M 隔着一个山洼,约四百米的射程。射手连发两弹未中。机枪人在不停的响。 高楼珍指着射手骂道:“他妈的,你一向打得很准。今天怎么啦?再来一枪,如再拿不掉,老子崩了你!” 第三枪正中火力点。共军撤退。中路冲上山顶。 原来,共军得知国军的增援部队到,并料到国军为了抢时间会走山沟。便在山上设伏。没料到国军不走山沟,而走沟两边的山梁。便很快调整部署,分兵迎敌。更没料到左路军兵分三路。共军阻援未成。 我们迅速和4连汇合,顺着梁子向东走,去和3连汇合于小华山东边的山梁上。3连长向高楼珍汇报了情况。 高楼珍命吹集合号。全营散乱地站着,高楼珍站在一个大石头上,他先总结了各路进攻华山的情况后,问道:“那个纪某人哪里去了?” 纪常兴由于自己的失误,丧失了很多人的性命,使1营遭受了损失,吓得不敢见营长,钻到山崖下的一个石洞里。有人把他叫出来,他先到3连长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哭道:“连长呀,我错了。请你在营长面前为我说句好话。连长呀。” 3连长知道营长的脾气,心想,说也无用。板着面孔道:“我说不好。还是你自己去向营长交待,他也许会原谅你。”说完,他转过身再也不理他了。 纪常兴无奈,只好来到高楼珍面前跪倒,不等他说话,高楼珍怒气冲天骂道:“纪常兴,把你排的人带来,带来!你妈的,你看看,你排里还有人没有,你的人呢?你怎么没有死呀?你不想想,如果61团的人站在山顶上,我们还有必要来增援吗?你还有必要在上山吗?由于你的过错,我们白白损失几十个弟兄。你该当何罪?你排的人都没了,留你干啥?拉过去,崩了!” 纪常兴听说要枪毙他,起身没命地朝山下跑。 高楼珍命令道:“3连长,去挺机,把他撩倒到那儿。” 一轻机枪手端着轻机跑过去,朝着纪常兴打了一梭子。回来报告道:“报告,我已经把他打死了。” 其实,有人看见,没打着。纪常兴绕过一个大石头,躲过了子弹,逃命去了。 却说2营3营走右边山梁,虽遇共军阻击,却因人多势大。两个营约一千四百人。是共军的七倍之多。共军抵挡不住,国军顺利攻上山顶,提前到达了指定地点党峪南面。 共军见阻援未成,国军的援军已到背后。恐受到国军的里外夹击。迅速撤走了。 正午时分,我跟着高楼珍下山直奔党峪镇。一路上,见党峪镇外围的路旁,田野里,水沟里,到处都是尸体,有共军的,也有国军的。房屋残破,弹痕满墙。连树上的枝叶也被打断光了,留下光透透的树叉、树桩。高楼珍问祝庆桢:“祝连长,这些景物说明了什么?” 祝庆桢道:“这很明显,说明61团突围多次未成和共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61团伤亡不小。” 高楼珍道:“是啊,可想而知,这里的战斗有多么惨烈。村外是这样,可以想象村里会是个什么样子。说共军来了一个纵队,不亚于一个团的兵力。不过共军的重武器少。他们还要分兵去抵御我们的援兵。要不然,61团就完?。好了,命各连开始做饭。我进村去看看61团的情况。”说完,他带着警卫员和勤务兵进村去了。 2营3营已吃过午饭,正原地休息待命。 不一会,高楼珍从镇子里出来,道:“61团准备离开党峪,向东去迁西县休整。” 1营吃过午饭,太阳已经偏西。高楼珍传令“团长命我们立即返回娘娘庄。然后去沙流河,今晚在沙流河宿营。立即起行。” 2营3营早已起程返回。返回时,都走沟里的大路。部队缓缓退回,顺利翻过小华山。到达娘娘庄时,太阳已经落山。团长巫如卿带着随员及团部机关人员还有驮马,辎重,已经去了沙流河。只有各营的干事们,营长的马夫们牵着马在路边等候。 晚八点,我们到达河流镇。部队已是困倦不堪。伙夫们开始忙着做饭。 在沙流河镇休整一天。 第三天早上,起床后,我叫上罗德顺,陈二娃,王连生去镇子外面闲转。见公路上停着很多汽车。王连生数了数,共有二十五辆大卡车,五辆吉普车。我们感到很疑虑,不知道这些车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