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剧场:打包你的所有奢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章 伏击与反伏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作为代理排长,闫立山带领着一排战士,昼伏夜出,爬沟过坎, 顺着侦察排提供的方位,摸到了敌人的指挥所前。 这是一个小山窝,里面搭了几顶帐篷, 帐篷上面覆盖了好几层土黄色的伪装网。 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这里有帐篷呢。 帐篷后面悄悄立着几根杆子, 这是电台的接发架,一般的指挥所不会配备这些装备, 只有大的指挥所才会配备。 这里无疑就是对方的指挥所了。 闫立山迅速分配任务,一班居中,二班在左,三班在右, 天黑以后,按楔形队形挺进,一举拿下对方中枢。 “排长,要不要先观察一下,这里毕竟是指挥所,人员出入的很少,小心有诈。” “就是,哨兵设置的也不多,不像是指挥所。” 老班长们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是闫立山摇头道: “要相信我们侦察排的同志,他们提供的情报不会有假。” “既然这样,我建议把三班留下来当接应,以防万一。” 又一位老班长建议。 “要冲就捏成一个拳头冲过去,直捣黄龙, 留下一个班做什么? 大家什么时候这么胆小了?” 闫立山比武竞赛刚刚拿了第一,二等功加身, 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大家也就不再发表意见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虽然对面的帐篷密不透风, 但从偶尔掀起的门帘里,还是能看到里面的灯光。 随着闫立山大手一挥,三个班跃出战壕,摸向对方指挥所。 沿路未遇什么拦阻,偶尔冒出来的哨兵,来不及发声报警, 就被解决了。 一排人马很快摸到了帐篷前, 闫立山大手一挥,三班人马无声地冲向中间的三顶大帐篷。 钻进帐篷却发现里面没有沙盘,没有对抗系统,更没有对方高层, 只有简单的几名值守。 不好,中计了,这里根本不是对方指挥所! 闫立山等人赶紧冲出帐篷,想要沿路返回, 但是已经晚了。 两面的山头上已经冒出了许多对方战士,粗磨估计,不少于一个连。 以一个连包围一个排,闫立山们插翅难飞了。 “怎么地?是自己投降呢,还是负隅顽抗呢?”对方的连长大喊。 投降? 投降是不可能的。 但是怎么反抗呢?这里除了帐篷,在没有任何负隅的地方, 人家一梭子弹就穿透了,怎么反抗? 闫立山心中的那个悔恨呀,犹如江水滔滔不绝。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不听老班长们的劝,没有侦查,.M 一头就扎进了伏击圈,被对方包了饺子。 想想自己这一排,那可是尖刀分队呀, 承担了斩首重任,被寄予了厚望。 可是现在呢,误入圈套,被对方一锅端了, 回去以后可怎么见人呀,还不被大家笑话死。 而且,要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己方部队在演习中败北, 给所有部队丢了脸,那自己就罪莫大焉, 说是演习的罪人也不为过了。 “我告诉你,为了设伏你们这伙所谓的精锐, 我们足足准备了三天三夜,演足了戏, 在我方历史上,还从未对一个排这么重视过呢! 所以呀,你们被俘,千万不要觉得委屈。 我劝你们呀,赶紧出来受降吧,不要在做无谓的挣扎!” 对方的连长又喊上了。 投降是不可能的, 事已至此,只能硬冲了。 临“死”之前,能拉几个垫背的就拉几个吧, 大不了回去之后挨顿训,或者挨个处分也能接受。 正当闫立山准备鱼死网破的时候, 两侧的山坡上突然枪声大乱,显然是有人从后面攻了上来。 此时不反击,更待何时? 闫立山马上带领全排反击。 特战精英不愧是尖刀部队,两面夹击,很快就击溃了对方连队。 闫立山冲上山头,才发现过来帮自己的是侦察排的战友。 “你们真是及时雨呀,来的太是时候了。” 闫立山拉着对方的糙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演习很圆满,闫立山方大获全胜, 部队从上到下,表扬了一大圈,唯独遗漏了闫立山。 撤回的途中,连长和指导员找到闫立山谈话: “咱们特战部队都是精英,你可知道,为什么偏偏把斩首的重任交给你们?” “因为我们在全军比武中夺得第一。”闫立山挺着胸脯回答。 “不对,之所以把斩首任务交给你们排,是因为你鲁莽!”连长板着脸到: “古人云兵不厌诈,指挥所作为对方中枢,肯定会狡兔三窟, 到底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呢? 这就需要诱饵把对方调出来。 恭喜你,因为你的鲁莽,顺利成为诱饵。 你也不辱使命,成功地扎进了对方的伏击圈,帮咱们排掉了一个假指挥所。” 指导员接着到:“不过你算也有功劳,根据你试出来的假指挥使,我们顺藤摸瓜, 找到了对方真正的指挥所,一举歼灭后,为演习胜利奠定了基础。 不过你是受不到任何表彰了, 拜你所赐,你们排也受不到任何表彰了, 你可有意见?” “没有!”闫立山的腰杆依旧挺的笔直。 “勇敢不同于鲁莽,希望通过这次演习, 你能痛定思痛,认真反思,改正鲁莽的毛病。 要是改不掉这个毛病,在军旅中不会有更大的发展。” 随着连长的谆谆教诲,达到了一定的警示效果, 这个梦可以结束了。 但是本着对闫立山负责的态度,严恪决定在续一段, 毕竟,双保险才叫真保险。 于是,梦中场景在变,闫立山穿着便装,出现在了家乡的乡村道路上。 时隔三年,闫立山终于有空休假了。 三年前,闫立山还是个毛头小伙子, 三年后的现在,人家已经是军中骨干,比武竞赛的常青树, 单位的宣传典型,作为提干的第一人选,准备上报了。 再次走在家乡的山道上,一股衣锦还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父老乡亲们,我没有给大家丢人吧。 十里八乡的以后谁想当兵,可以来找我哦。 “老不死的,爱去哪去哪,不要再来烦我们!”一阵骂声传来,打断了闫立山的思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