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知否开始谋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承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盛家学堂。 赵宗熠离开盛家之前,打算拜会这个名义上的恩师。 “学究好闲情,既然盛家休课,何不出去走走?留在深院之内养花喂鱼,有何乐趣?” 庄学究回头,见赵宗熠来此,笑道:“想不到老夫此生还能再见景国公,着实惊奇。” 赵宗熠步入小院,“学究说笑了,虽然本国公只在这里听了一次的课,却依然牢记学究的敦敦教诲之恩。” 庄学究摇头道:“国公爷当初是为了重获爵位,才来了这盛家学堂,老夫却没想到国公爷弃文从武,以剑舞讨好了官家,凭此复爵,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他将手里的剩饭全都抛进了鱼缸之中,“既然国公爷复爵,老夫没帮上什么忙,就不要再提什么恩情。国公爷今天来此,是有何事?” 赵宗熠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先选择寒暄一二。 “听闻长柏兄高中春闱一甲十三名,本国公虽迟但到,恭喜学究培养出如此高徒,至此在京城名声大噪。” “即便学究离了这盛家学堂,也会有更好的去处。” 一甲十三名是什么概念?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举子进京赶考,春闱只录取几百名贡士,而在这几百名贡士当中,能上榜一甲的更是少之又少。 全国第十三名,比后世的高考状元还厉害,足以证明庄学究的能力了。 庄学究冷哼,问道:“国公爷是来奚落老夫的?在老夫的学堂之内,共有四名考生参与春闱,却只有则诚一人高中,如何名声大噪?怕是臭名远扬吧?” 赵宗熠失笑,“学究此言差矣,顾兄本就是借读,他中与不中都与学究无关。再说齐兄和长枫兄,此二人的心思都不在科考之上,如此都可以上榜的话,岂不是小瞧天下人啊?” 庄学究的脸色好看了许多,“你倒是看得通透。” 赵宗熠紧接着说明来意,“我这次过来,是想跟学究说一声,如果盛家学堂今后不办了,学究可以去景国公府,我愿高薪聘请,随时恭候。” 庄学究疑惑道,“景国公府有何人读书?难不成是国公爷自己?” 赵宗熠笑着解释道:“非也。我与顾兄亲厚,想为他寻得一位良师,以准备下一次的春闱。” 庄学究对顾廷烨的印象还很不错,点点头道:“顾小侯爷?老夫看过他的文章,不应该落榜,想必是出现了其它的变故。如果不解决根本原因,下次依然会落榜的。” “学究放心,事情已经处理好了。” 赵宗熠回答道。 庄学究不忍明珠蒙尘,想想也就同意了,“既然是这样,你让他继续留在盛家学堂吧。长枫与齐小公爷都落榜了,接下来还会继续在学堂读书,所以盛家学堂一时半会儿还拆不了。” “我倒是忘了这两人,多谢学究告知,事情已了,告辞。” 赵宗熠解决完这件事情,便离开了盛家学堂。 路过花园的时候,想着去找盛长柏带话给盛华兰,自己准备回府了,让她安心等待,不日就会过来接她。 突然,迎面走来一位嬷嬷,挡住了他的去路。 “国公爷,老太太有请。” 赵宗熠有些意外,不过也正好进入盛宅内院,找机会与盛华兰亲自道别,不需要盛长柏传话了。 “带路。” 到了寿安堂。 赵宗熠如上次来的那般,先一步见礼,“见过老夫人。” 只是今非昔比,盛家老太太不敢受全礼,在赵宗熠拱手的同时,微微侧身回礼,“国公爷有礼了。” 王若弗也领着女儿们向赵宗熠福身,随后每个人依长幼尊卑落座。 厅堂内,盛华兰搀扶着老太太回到了坐榻,随后眼眸低垂地站在一旁,也不敢与赵宗熠有眼神交流,尽量维持着长姐的端庄。 墨兰毫不顾忌地盯着赵宗熠,眼睛里满是好奇,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赵宗熠的容貌,上次匆匆一见,什么都没来得及打量,人就走了。 现在这么细细一看,忍不住暗暗感叹,景国公居然比小公爷还要俊美几分,真叫人挪不开眼,难怪大姐姐这么快就沦陷了…… 如兰似乎有些生气,皱鼻冷哼,悄悄怒瞪赵宗熠,就算被对方发现后,也毫不示弱。 明兰低头呆坐,好像是睡着了? 众人刚落座不久,赵宗熠就听到盛家老太太开口问道。 “国公爷,打算如何安排我这大孙女?” 赵宗熠回答道:“我是想让大姑娘在盛家小住一段时间,待我准备好了礼金……” 之前与盛紘已经说过了,此时他也不厌其烦地复述了一遍。 盛家老太太微微点头,又问出了最令她忧心的问道:“国公爷的正妻,可有人选?” 此事关乎盛华兰的一生,若是赵宗熠的正妻是一位善妒的豪门嫡女,那华兰以后的生活可想而知,一定会非常难熬。 赵宗熠想到了曹家的四岁稚童,顿感头疼。 “事情有些复杂,我已经将此事告知了长柏兄,不如老太太唤他前来说明?我与盛大人聊了这么半天,可是连一杯茶都没有喝上。” 王若弗这才发现忘了给贵客上茶,连忙招呼身边的丫鬟,“快,上茶。” 盛家老太太派人把盛长柏唤来了寿安堂,然后从他那儿得知了官家要给赵宗熠赐婚曹家的事情。 “曹家大房的嫡女?今年才四岁?” 盛长柏想让华兰劝劝景国公,于是故意提醒道:“不过,国公爷好像不太满意这门亲事。” 盛老太太和王若弗都觉得这门婚事甚妙,等这位曹家女嫁入景国公的时候,华兰早已在国公府的后院立下了根基,就算是主母也很难动得了她。 “国公爷不满意?如果是官家授意,皇后娘娘肯定会亲自保媒,就算不满意,这门亲事也是拒不得。” 话虽有理,但赵宗熠只是笑道:“此事还为时尚早,八字都没一撇,多半是我庸人自扰,让老太太见笑了。” 盛家其实没有资格过问赵宗熠的婚事,老太太也深知这一点,缓缓起身,对着赵宗熠躬身拜下。 “老身知道国公爷贵为皇室宗亲,府上的规矩自然要多一些,但老身的大孙女这些年在忠勤伯爵府过得实在太苦了,既然她有幸与国公爷结缘,还望国公爷可以善待她,莫要让她再受欺凌。” “祖母!” 盛华兰泫然欲泣,想要扶起盛家老太太,却被老太太摆手甩开了。 老太太躬得更低了,“老身在此,拜托了。” 赵宗熠走上前,亲手扶起盛家老太太,“还请放心,我对自己的女人皆是一视同仁,后院的规矩只有一条,可以良性争宠,决不能私下宅斗陷害,就算是正妻,也不能随意欺凌妾室。” 盛家老太太紧紧抓住赵宗熠的手,“有国公爷的承诺,老身就放心了。” 赵宗熠顺势将老太太送回坐榻,然后低声在盛华兰的耳边说道。 “文书已签,你安心等我。” 盛华兰轻声呢喃,“嗯。” 赵宗熠转身回到座位,好奇地看了看一直埋头不语的盛明兰,不明所以的笑问道。 “六妹妹昨夜莫不是去做贼了?怎么这种情况也能睡着?” 盛明兰抬头,也不敢看赵宗熠,好像在逃避什么似的。 “我……我没睡。” 赵宗熠虽然觉得盛明兰有些古怪,但也没有放在心上,瞅了一眼对方略显“单薄”的胸脯,好言相劝。 “六妹妹又瘦了,平日里还是多吃些,免得风一吹就倒。” 盛明兰反驳道:“我哪有国公爷说的这般瘦弱?” 墨兰此时插嘴道:“国公爷只看到了六妹妹?难道都不关心另外两位妹妹?” 赵宗熠扭头看向盛墨兰,也不太伟岸,但比明兰和如兰好多了,“你长得很好,继续努力。五妹妹就……与六妹妹一样,多吃些。” 如兰还以为赵宗熠真在关心她们的身体,随口吐槽道:“国公爷有所不知,六妹妹最近得了管家的差事,自是操劳了些。” 赵宗熠回忆剧集,这个时间段的盛家,应该是王若弗和林噙霜双双犯错,老太太将管家的权力给了明兰,还派了不少得力的嬷嬷去帮衬。 “六妹妹这么小就能管家了?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明兰有些不安地看了一眼大姐姐,然后回道:“国公爷谬赞了,我什么都没管好,给家里添乱了。” 盛长柏担心赵宗熠暴露“司马昭之心”,打岔道:“咳,国公爷,后宅之地不宜久留,仲怀还在前院等着我们,不如去那儿再叙?” “也好。” 赵宗熠起身向盛家老太太告辞,跟着盛长柏一起离开了寿安堂,去了盛宅的前院。 在他走后,盛家老太太一反常态的说道:“若是景国公真与曹家大房定了亲,那我们盛家确实可以再送一人入府,帮衬着大丫头。” 她看了看明兰,又看向墨兰,“如果明兰不愿意,墨兰可愿?” 墨兰对赵宗熠是有好感的,但她还想着做齐衡的国公夫人,暂时还不想进景国公府为妾,“祖母,国公爷应是看不上孙女。” 盛家老太太不语,最后叹道:“实在不可为,也就罢了。” 前院。 顾廷烨看到赵宗熠的额头上多了东西,疑惑的问道:“国公爷,你这头上怎么多了一条抹额?有何深意?” 难道是盛家老太太觉得自家孙女受了委屈,用棍棒打伤了景国公的脑门?中伤皇室宗亲,可是下狱的大罪啊。 赵宗熠敷衍道:“只是一件装饰之物,无需在意。” 没过多久,盛长枫也来了,四人在前院又闲聊了片刻,才散了场。 出了盛家的宅邸。 顾廷烨踩着马凳,即将进入自己的马车。 “顾兄,还请上来一叙。” 赵宗熠将顾廷烨唤上了马车,随后让车夫驾车离开此地。 车夫问道:“主君,是要现在回府吗?” “不急,先在内城各处转一转。” 赵宗熠不急着回府,在他看来,一直保持移动的马车之内,才是最适合谈话的秘密场所,特别是这辆用料扎实的双马骈车,只要声音低些,连车厢外的车夫都听不到他们说话。 “顾兄,曹家之事,我已有决断。” 顾廷烨试探道:“国公爷执意退婚?” 赵宗熠点头,“从头开始说吧。官家为我铺好的这条路,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三年太久,我恐怕等不到升任府尹的那一天了。” “开封府推官,专门处理案牍的文官,对我来说也是如同鸡肋。” 他顿了顿,“至于曹家……” 顾廷烨劝道:“国公爷,邕王能有今日的权势,少不了曹家的扶持,如果曹家能站到国公爷的这一边,何愁大事不成?” 赵宗熠欲言又止,无奈说道:“曹家,不可能站在我的这边,他们有更好的选择。” 曹皇后明显与官家达成了交易,要扶持一位母族为曹家的皇帝,那位小皇子才是曹家的选择。 “是邕王?” 顾廷烨想了想,邕王已然势成,确实比赵宗熠更有可能继位,如果曹家不傻的话,确实不太可能转头支持赵宗熠。 赵宗熠模棱两可的说道:“算是吧。” 他知道剧情的走向,邕王肯定会成为储君,然后就是兖王谋反,所以皇帝心心念念的龙子必然会出问题。 要么是太医误诊,嫔妃怀在肚子里的孩儿其实是公主。要么就是,龙子会如同之前那般早夭。 在曹家的计划里,储君的首选是未出生的小皇子,备选是邕王,至于赵宗熠,区区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室旁支?根本派不上号。 而且赵宗熠也不想与曹家合作。 与他之前说的那般,曹家权倾朝野,而他空有一个爵位,与曹家之间的差距太大,在双方实力不平等的情况下,很难达成合作,更大可能是弱势方会沦为傀儡,就如同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与曹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