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手持玉玺,谁惹砸谁,老朱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难?那各位再捐点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显然,老朱的那套年幼丧父母的技能,在朱允熥这里没用了。 老朱也就知道,今天这事儿,咋说也不行了。 索性也就算了,反正他也不是非要帮郭惠妃。 于是老朱也就讪讪的不再提这个,然后就离开了。 朱元璋离开后,江都郡主说: “小弟,你这样子对郭惠妃,她会不会针对你?” “一个后宫妇人,能针对我什么?不必担心。”朱允熥毫不在意。 宜伦郡主说:“小弟,但是对爷爷,你总是这样的态度,不好的!” “没关系,又不是外人。”朱允熥随口说。 他现在越发能拿捏老朱了,知道怎么样和这个爷爷相处。 总体来说,他现在这个性子,实际上很合老朱的口味。 如此,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朱允熥去了早朝。 还有两天就要去开封府,他得先帮老朱,把这些钱收够。 早朝上,文官们看朱允熥的眼神都怪怪的,毕竟这货昨天又打了一些藩王。.81. 就这种行为,让大家非常疑惑。 说是老朱授意,但是对朱允熥到底是好是坏? 仿佛是老朱信任他,给他权利。 可得罪那么多藩王,这也不好吧? 朱元璋不是一向要求朱家人相亲相爱?结果朱允熥和叔叔们这样,是不是违背了这点? 这是往继承人培养? 所以各有看法。 朱允炆也在,他脸上带着一丝笑容,似乎又恢复了淡定。 不得不说,他就好像一个概念神一般,无论受到什么伤害,什么打击,失败了多少次,被收拾了多少次。 第二天,他都能满血复活,然后好像啥事儿没有! 也不知道那十万两银子凑够没…… 武勋这边,蓝玉他们没想那么多,一个个冲朱允熥挤眉弄眼的,要不是人多,大概率都想上前来再计划下造反的事儿…… 总体来说,早朝氛围很好! 不多时,朱元璋来了。 脸上带着笑容,扫视一圈,才说: “这几天,咱三孙忙的很,筹够了回收宝钞的钱,所以,户部就着手,咱们就将宝钞回收了,以免问题遗留给后世!” 从历史角度来看,宝钞的凭空出现,让大明的财富多了很多泡沫。 这些泡沫慢慢消散,也就让宝钞贬值,不值本身价值。 后面百姓们还是用金银,亦或者商行钱庄发布的银票。 民间的银票为什么能流通还不贬值,是因为银票只是金银的代金券。 你在他这里存一百两,这个商户有信用,他给你一个无法造假的票据,也就是银票,上面写一百两。 你拿着银票,一段时间后来兑,商户还是把你的一百两银子给你,商户收回银票。 这就是由信用建立起来的互相信任,有同等的真金白银做储蓄,银票价值是真金白银的,所以不可能贬值。 就跟欠条似的,你借人家一百两打个借条,到时候要回来还是一百两。 你把借条给了其他人,其他人也能拿着借条换回来一百两。 总不可能贬值。 宝钞就是随便印出来的,没有银子做储蓄,肯定不长久。 你老朱在位,这么强硬、强制的让大家用宝钞,它都贬值得这么厉害,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所以再不意识到问题,不赶紧废除,只会越来越麻烦。 不管后人如何对宝钞如何强硬冠以各种好的解释,说的多么的冠冕堂皇。 它玩不下去就是玩不下去。 而此刻,老朱下令回收宝钞,这也算是为一开始发布宝钞时买单吧。 那时候随便印一张出来,就当钱花,毫无成本。 现在就要把花出去的这些,付上钱了……. 户部尚书赵勉上前: “臣遵旨,陛下,宝钞回收不是小事,会让朝廷本就紧张的资金更加困难……” 朱元璋叹气:“那就紧张点,朝廷的开销、用度,都收拢一些。” 赵勉说:“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会很难,皇三孙还真是,在这个时候,提出宝钞问题……” 朱允熥眉头一皱,这很明显赵勉故意把矛盾又引在朱允熥身上,让大家对朱允熥有意见,觉得接下来朝廷难,大家难,那就都怪朱允熥! 果然,不少官员都开始议论,时不时都看向朱允熥。 大明穷,所以官员工资也低。 结果现在大明因为回收宝钞,更穷了,地方官未必有影响,但是京城各部门要干事儿,问户部要钱,可就难了! 大家伙自然而然,就觉得都是朱允熥的问题,而埋怨朱允熥。 朱允熥自然意识到了这点,他冷笑一声说道: “难?能有多难?这本身就是朝廷还帐,当初朝廷用宝钞的时候,想用多少印多少,一点金针白银没付出。 现在出问题了,总不能让老百姓买单吧?变相压榨?你们难?那朝廷的问题多了,哪个不难?不难还要尔等干什么?吃干饭不干事?” 赵勉觉得朱允熥骂的太难听了,说: “皇三孙殿下,宝钞是有问题,但非要现在解决?以前呢?以后呢?” 朱允熥盯着赵勉:“以前?你是怪爷爷弄出宝钞制造问题?” 赵勉面色一变:“臣没有如此说,宝钞问题是百官都通过……责任在大家……” “那你说以后……意思是宝钞问题拖着不解决?可百姓们以物易物也不用宝钞,是不是真下令不准以物易物? 让他们继续用不断贬值的宝钞,一百文到后来不值一文?这样的泡沫财富凭空消失,是让老百姓承担朝廷的错?” 朱允熥一边说一边上前,赵勉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 “赵大人,此等问题,你说该如何解决!”朱允熥逼问。 赵勉哼了一声:“本官没有说废除宝钞是错,也没说朝廷回收及时为百姓止损是不能……” “那你想表达什么?各位当初一致通过的宝钞政策出了问题,我朱允熥给出解决方案,到头来,我错了?” 朱允熥扫视所有人,最后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叹气:“没人说你错了!” 赵勉也说:“对,臣只是说太难了……朝廷现在赈灾、回收宝钞,让国库储银不多……接下来朝廷会很紧,很难……” 朱允熥撇嘴:“问题是你们一开始创造的,现在硕ブ弥卸岽止πすΦ匮?难吗?” 赵勉:“难啊皇三孙……” 朱允熥又问其他官员:“沈大人,难吗?” 兵部尚书沈溍:“难……” “李大人也觉得难?” 礼部尚书李原名:“难啊……” “严大人?詹御史?” “难……” 朱允熥呵呵一笑: “既然都这么难了,各位大人由如此为朝廷考虑,实在是朝之肱骨,陛下之膀臂。既然如此,我有一计。 既然朝廷那么难,那么缺钱。各位大人又如此为朝廷忧心…… 不如这样,反正各位家底雄厚,要不再来一次募捐吧?” 此话一出,全场安静。 赵勉、严震、李原名、沈溍、詹徽等一群人脸色都难看了。 尼玛还捐? 一个月工资那么点,大家还得捐钱养朝廷? 要不是平时贪点,这官这不想当了…… 于是赵勉第一个表态: “其实……其实这么一想,朝廷其实不难……就算难,大家努努力,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 朱允熥冷笑:“这会儿不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