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手持玉玺,谁惹砸谁,老朱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 迁都计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和铁铉又聊了一会儿之后,兵部主事齐泰就来到了谨身殿。 跪下磕头: “臣兵部主事齐泰,拜见人皇陛下。” 朱允熥看了一眼齐泰,而此刻的齐泰也是非常的紧张,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熥要对他动。 只见朱允熥淡淡的开口说道: “齐泰,有人弹劾你,在其位,不谋其政。隶属兵部官员,却时常私下里跟淮王朱允炆走得很近。可有此事?” 听闻此话,齐泰就知道自己完了。 便开口说: “请问人皇陛下,不知是何人弹劾我?” 不等朱允熥说什么,铁铉便开口说: “正是本官弹劾,怎么,齐大人?本官身为兵科给事中,还不能弹劾你兵部的官员吗?” 听到铁铉这么说,齐泰眉头一皱,自然是没办法辩驳什么,就只是说: “原来是铁铉铁大人弹劾,既如此,臣也就不做辩驳,请人皇陛下治罪。” 朱允熥点头说:“你倒是颇有自知之明,既如此,就取消你一切官职,罚你在淮王府上给朱允文,做个伴读。也好好教教他一些规矩。” 之所以朱允熥还是要让齐泰待在朱允炆身边,这主要是给朱允炆上个保险。 要知道这建文三傻,只要待在朱允炆身边,便难成大事。 所以朱允熥可不能将他们拆散,得让他们待在一起。 那齐泰,却没想到朱允熥居然还要让他在朱允炆身边做什么伴读。 难道朱允熥心里不清楚,他们几个待在一起都是商量着怎么样搞事情吗? 当然朱允熥非常清楚,而且根本就不怕他们搞事情,就怕他们不搞事情。 齐泰却并不知晓这其中关键。 只觉得朱允熥今日只是如此惩罚他,已经算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 看看詹徽,看看李原名这些,哪个有好下场? 说白了,以前跟朱允炆搞事业的,没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可他齐泰现在似乎就有这个好下场,这还是挺好的。 本来在这之前他还担心,朱允熥不会给他留什么生路。 现在看来倒是想多了。 可他却不知道在朱允熥这儿,他齐泰是绝对安全的,作为建文三傻之一,朱允熥实在没理由把这个傻子给弄死。 弄死他的价值,远远没有让他留在朱允炆身边,来的更大。 只是这傻子他不知道罢了。 在齐泰看来,不管怎么样,他的命是保住了,而且以后还可以继续在淮王府上谋份工作。 起码有口饭吃,待遇也不会差。 别人不把他当回事,朱允炆还是把他当回事的。 不管能不能成事儿,朱允炆肯定会好好待他。 只要朱允炆在,他再差又能差到哪儿去呢? 所以从谨身殿离开之后,齐泰反而还露出了一丝放松的笑容。 而谨身殿内,铁铉则是开口说: “陛下,只是如此轻描淡写的惩罚,会不会太轻了些?这齐泰,虽然臣弹劾他玩忽职守,不谋其政。 可实际上他跟淮王私下走动频繁,恐怕是结党营私。陛下还让他到淮王府上去当什么伴读,岂不是正中下怀?” 朱允熥笑了说: “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他待在朱允炆身边,未尝不是好事。” 铁铉恍然大悟,随后说: “原来如此,陛下智谋,让人钦佩。” 朱允熥摆摆手: “好了,马屁就不要拍了,任职兵部以后,许多事情均要妥善处置。我相信你,所以才给予你这般的特殊待遇,你也莫要,辜负了我。”.81. 听到朱允熥的话,铁铉连忙说: “臣绝不敢辜负,陛下信任。” 朱允熥点头:“那就去吧。” 铁铉离开之后,朱允熥也是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不得不说,真正掌权才知道这些琐事太多了,处理起来也确实比较麻烦。 于是乎朱允熥就起身,准备去朱元璋那儿,还是要让朱元璋帮他处理大部分的事情,好让他安心的来发展大明。 到了武英殿,朱允熥发现,老朱这段时间确实清闲了很多。 嘴上说着要帮他分担,实际上很多事情官员们还是先找朱允熥。 于是朱允熥就抱怨说: “爷爷,虽然现在我做了人皇,但是你这个皇帝你还是保留着,很多事儿你也还是得处理呀。” 朱元璋立马笑骂道: “你这个臭小子,要当人皇的是你,当了以后嫌麻烦的还是你?” 朱允熥说:“我没嫌麻烦呀,我就是说很多事情你还是要帮着我处理一下。咱爷俩一起发展大明啊。你进行基础的国家大事的处理。 我主攻大明未来的发展道路。咱爷孙俩,把路线确定了,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呀。 结果我让你帮我,可很多琐事儿还是找到我这儿来。我光处理这些事儿,这国家还怎么发展呀?” 听到朱允熥的话,朱元璋苦笑着点头说: “咱原以为你做了人皇,咱就可以像太上皇一样享受享受结果,没想到啊,还得给你小子干活。算了,正好你也来了,有件事情咱也要跟你商量商量。” 朱允熥疑惑:“什么事情?” 朱元璋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才说: “你也知道,当初你爹在的时候,咱就跟他一起计划过想要迁都!” 朱允熥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 就是因为要做迁都考察,所以朱标去了好几个地方。 最后一趟去西安府之后回来,就染了风寒,加上各种劳累,才撒手人寰的。 提起这个,朱元璋心里也是非常的难受,可迁都的事情,虽然因为朱标的去世,一直搁置。 可眼下,大明国本已定,一派欣欣向荣,各方面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不免又让朱元璋想起了这样的事情。 还是觉得,迁都的事情,该考虑一下。 于是就对朱允熥说: “你觉得这迁都该往哪里迁比较好?”.81. 对于这个事情,朱允熥其实不用怎么想。 作为一个穿越者,历史的选择已经给了他答案。 未来的社会发展的那么好,世界格局那么大,各种因素的加持下,在那个欣欣向荣一派美好的新社会,依旧将首都定在了北平。 所以,答案也就不言而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未来的新社会,将首都定在北平,都是利大于弊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的话,北方的敌人,一直是潜在的威胁,那么将首都定在北方,确实就能够起到天子守国门的作用。 一旦将首都定在北平,大明的大部队,也都会往北方移过去,将北方彻底作为重要的战略地。 可以防范很多北方的隐患发生。 所以朱允熥就直接开口说: “若是要我说的话,我觉得迁都北平很合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