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鹰酱:刚建国,055驱逐舰就下海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六七章 什么?才9.38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亩产翻倍! 听到杨林提出的问题,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是啊。 现在这个大棚里,满打满算也就种了2000多株土豆苗。 每株产量5斤,2000株也就是10000斤,5吨。 那要是按照方宇所说的,一亩地种3500-4000株土豆苗计算。 一亩地最多能产出的数量,就可以直接翻倍。 亩产直接能达到20000斤,也就是十吨! 十吨! 一念至此。 所有人都好像被这个数字给狠狠地砸了一下,不自觉的就有些晕头转向。 亩产十吨是什么概念。 原本每亩地上,产量最高的也就只有0.75吨。 亩产十吨的话,产量直接提高了13倍! 也就是说,原本一亩地要是只能喂饱一个人的话,现在就能喂饱13个人! 如此巨大的提升,已经不能说是奇迹了。 简直就如同神话一般! “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啦。” “这片试验田是有对照组的。” “在这片田里,我们用的是鹰酱家的化肥,同时,种植量也减少了一半。” “就是为了跟另一块用咱们龙国自己产的化肥,同时按照指导数量来种植的试验田作比较。” 说到这里,方宇微微一顿。 “在诸位来之前,我们已经将另一块试验田收割完毕了。” “不过很遗憾,最后得出的产量,并没有我一开始预想的那么好。” “在一切都在最好条件之下,亩产只有9.38吨……” 此言一出。 在场的所有人在一瞬间,如同被天雷劈中的蛤蟆一般,直接愣在了那里。 下巴也惊讶的几乎要掉下来了。 9.38吨,还只有? 这个逼装的……如果是百分制的话,以杨林为首的这群人会给方宇82分! 剩下的18分,以666的形式送给方宇! 什么叫做逼王之王啊,这就是了! 不过,话说回来。 9.38吨啊!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方宇将一切条件都设定好的情况下才达成的成绩,不能当做平均数据看。 但,既然有了如此之高的上限。 那就算是到了普通百姓手里,最起码也能达到方宇一半的产量吧? 亩产5吨,稍微好些的6-7吨。 这也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了!“好好好!太好了!” “方宇同志,你改良的这株土豆实在是太好了!” “直接解决了咱们龙国最为基本的粮食问题。” “我替咱们龙国的四万万百姓,谢谢你了!” 听到方宇的话之后。 杨林老泪纵横,无比激动的攥住了方宇的双手,不断地摇晃起来。 作为龙国农科院的一员,他们这群人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解决龙国百姓的吃饭问题。 没想到,如今方宇横空出世。 先是解决了化肥国产化的问题,同时又研发出了产量如此惊人的土豆苗。 有了这两样东西之后,眼看着龙国的农业就要起飞了。 这怎能不让杨林心潮澎湃?! “杨院长,您实在是过奖了。” “我说过了,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我既然是龙国的一份子,又怎能看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同胞,整日受到饥荒的困扰而无动于衷呢?” “何况,就算不为了龙国的同胞,就算是为了我自己着想。” “粮食充足了,我也能安安稳稳的吃个好饭嘛……” “谦虚!方厂长您实在是太谦虚了!” 听到方宇的回答,杨林无比欣赏的点头道。 “不过,不管你是为了自己也好,是为了龙国的四万万百姓也罢。” “这份功劳可是实打实的!” “方厂长你放心,等我回帝都之后,会将你的功劳如实上报给大首领他们。” “至于大首领他们会怎么奖励你,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杨林一边说着,一边呵呵笑了起来。 “是啊,方宇,老杨这个人性子直,眼睛也是揉不得沙子。” “他既然看到了这是你的功劳,他就一定会如实的报告。” “所以,你小子就等着受奖励吧!” 此时,一直没说话的陈大将也适时的补充了一句。 看得出,在确认了龙国的化肥没有问题,同时还得到了希森六号这种产量如此之高的土豆苗之后。 无论是陈大将还是杨林的心情,都好到了极点。 就连一直不苟言笑,不愿跟人交流的杨林,都破天荒的跟人谈笑起来。 在又寒暄了几句之后。 方宇又陪着杨林等人转了几个大棚。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杨林等人又是惊喜连连。 亩产8000斤的红薯、亩产两千斤的玉米等方宇改良过的农作物,让杨林啧啧称奇。 这两种农产品,虽然也不是主粮。 但它们和土豆一样,都是一种主粮非常好的替代品。 特别是玉米。 无论是红薯还是土豆,吃多了都会让人有种反酸烧心的感觉。 但玉米作为碱性食物,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种情况。 而且,玉米的储存方式和时间,都远远超过了红薯和土豆。.M 毕竟,红薯和土豆还有腐烂的问题,玉米则没有这种问题。 就算是风干了十年的老玉米,虽然卖相不好看,只要你想吃,依然能够果腹充饥…… 除了这两种粮食之外。 大棚里的其他水果和蔬菜更是引起了杨林一行人的注意。 毕竟,在此之前,龙果北方除了白菜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蔬菜可以吃。 而拥有了大棚之后,这些原本只能生长在南方,或者是只有夏季才能生长的蔬菜,在冬天也可以吃得到了…… 可以说,方宇发明的这种大棚种植技术,恐怕会直接改变了龙国上千年来的饮食习惯…… 在方宇的带领下,杨林一行人这里逛逛,那里逛逛,每到一个地方,都驻足观察。 颇有一种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的意思。 实际上,也的确是如此。 在此之前,以帝都冬天零下七八度的温度,根本无法种植任何农作物。 就算是杨林,也就只有一个24小时供暖的温室而已。 一进冬天,这些农科院的这些技术员们就只能处于半放假的状态,根本无法继续做研究。 要不是距离帝都实在太远,他们恨不得直接住在方宇这里。 好在,方宇答应他们,在他们走的时候,送他们几大卷塑料膜,同时把搭大棚的技术交给他们。 让他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在冬天进行植物研究,这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兜兜转转,几个小时之后。 整个种植基地都差不多逛完了,就在方宇准备带着这群人回长城军工厂吃饭的时候。 杨林却眼尖的发现了不远处,一个异于其他大棚,如同池塘般的地方。 顿时好奇的问道。 “方厂长,这边的大棚咱们都看完了。” “那边的大棚里面,究竟种的是什么啊?” “能带我们过去看一下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