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来自194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随身携带户口本的男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求点收藏~~) 叶戎已经是有户口的人,可还没有身份证。 当初村长林杏生嘱咐叶戎,有空的话,早点去镇上派出所,把身份证办理了。如今的年代,身份证是最基本的东西,要尽快办理。.81. 这不,叶戎现在看到派出所了…… 摸了摸口袋,户口本正好随身携带。 没错!叶戎就是一个随身携带户口本的男人,而这种红本子理应是压箱底的存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呀,户口本是叶戎在新中国合法公民身份的唯一证明,穿越而来,担心被抓,好不容易有了户口本,当然要随身携带了。 叶戎掏出户口本,朝庙镇派出所走去…… 一路上相当顺利,连门卫里身穿制服的派出所工作人员都没有拦住叶戎,不需要询问何事直接放行。 派出所内部,相比外部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汽笛声不绝于耳,就非常安静了。空旷的小院,除了几辆停放着的小轿车,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也没有说话声。 叶戎沿着一排小办公室,往前走了一小截,路过“值班室”、“民事调解室”、“休息室”……终于在“户籍科”的门口,听到了说话声,感觉到了一丝人气。如果不是这里还有声音和人,叶戎甚至都要怀疑派出所集体搬家搬走了! 只能感慨万千:如今的年代,平静、祥和、信任,派出所里没有民事纠纷需要调节,没有案情需要调查,门卫大哥对叶戎充满信任直接放行…… 户籍科。 叶戎办理身份证,也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地方。 但这里有人,进去询问一下便是。 掀开门帘,科室内正有两对男女在排队,很明显,这两对男女动作亲昵,小动作不断,肯定分别是情侣关系。叶戎只身而来,倒显得有些孤单了…… 好在科室内还有另外一人,是个坐在桌柜后、电脑前、办公位,正在工作的派出所户籍科工作人员,还是一位身穿便服的女孩子。 这下好了,户籍室内,三对男女,这比例很和谐。 “你好。” 叶戎对女工作人员开口询问道:“我办理身份证,是在这里吗?” “是的。”那姑娘头也不抬,“你在后面排队就可以了。” “好。”叶戎答应,并排队。 稍后,等前方排队人员离开,终于轮到叶戎了…… “户口本带了吗?”妹子抬头看向叶戎,一身古旧解放军副,略表惊讶,随后释然,果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派出所工作人员。 “带了。”叶戎递出户口本。 妹子翻开户口本,发现只有一位户主,没有其他家庭成员,又有些惊讶…… 然而更多的惊讶,正在等待着她。 根据户口本信息,在电脑上输入叶戎的身份证号,居然没有搜索到身份证信息!没有照片! 妹子震惊了,“你是怎么回事?” 看着户口本上的年龄,“都30岁了,之前没有身份证吗?” 叶戎摇头,“没有。” 妹子调出电脑上的户籍信息,发现落户时间居然在几天前,再次震惊,“以前是黑户?” “……”叶戎哑然。 继续调取信息,原户口变更信息,居然还是失踪人口十八年后回归…… 妹子充满好奇心的望了叶戎一眼,感慨起来,“你这身世也是曲折离奇呀。” “还是赶紧给我办身份证吧……” 叶戎刚才通过派出所的电脑屏幕,以及妹子的操作,果然发现了户口变更信息,看到了叶光一家的信息!妈呀,在这里,真的可以找到叶戎是叶雨亲哥哥的证据!如果叶光一家人发现了这个,不知道会不会集体发疯? “好吧。” 妹子答应了,虽然叶戎的身世曲折离奇,令自己屡次震惊,但毕竟已经落户,那么相关程序肯定是符合规矩的,他之前是黑户的身份不必再提,可以为他办理身份证。 “既然是首次办理身份证,那你先坐在照相位置,我给你照个相。” 妹子指挥叶戎,坐在身份证照相的位置,让叶戎坐端正,挺胸抬头,眼睛睁开看着镜头,咔嚓,照相完毕……叶戎第一次照相,感觉还挺腼腆的呢,想看看照的怎么样,可是妹子也不给看…… 然后就是标准程序了,不需要妹子说话提示,她一边熟练的操作,电脑旁的电子音,一直在提示:“指纹输入,请按右手拇指……轻松开……请按右手拇指,轻松开……” “好了。完成。” 终于完成所有程序,妹子道:“新办理身份证,收费30元。两个月后,可以来取。不需要带户口本,直接指纹认证就可以取。” “哦,谢谢。” 叶戎开始交钱…… 呼啦一下! 从口袋里把刚才出售玉米的1万7千块钱全掏了出来,整整齐齐码了一摞! 于是妹子又震惊了…… 叶戎的模样,不由自主的一次又一次的吸引着这个妹子。然而,这样的目光叶戎已经习惯了,谁让自己这么帅呢?走在大街上哪一次不是目光的焦点?哪一次不被人议论纷纷? 这一身古旧解放军军服,确实很拉风。 交了办理身份证的30元钱,户籍科也没有其他顾客需要接待,于是妹子就目送叶戎离开,一路送到背影再也看不见,还在感叹这个身世曲折离奇的家伙有点怪,奇怪的怪…… 离开庙镇派出所。 叶戎在庙镇的大街上东张西望的走过,东张西望是在寻找熟人,回家的路需要继续寻找熟人搭顺风车呀。 然而今天不是赶集日,又是农忙时节,镇上基本不会有熟人,都在家掰玉米呢…… 可叶戎不愿徒步走回家,这一路15里上坡路呢!若在当年,那就徒步走了,红军还两万五千里长征,都是徒步走的,这点路程算什么。可年代不一样了,叶戎体会了科技生活,徒步走路回家总感觉惨兮兮的。 叶戎走到了镇上街道旁的回家路口,等待片刻,等待顺风车…… 闲来无事的叶戎,一边等待一边继续四处张望,突然,对面街道上的一个蜂窝煤销售商门前的小黑板上,写的几排字迹,吸引了叶戎的注意。 “老板改行,蜂窝煤低价倾销中……” “一套蜂窝煤设备低价转卖。改行后,用于称重的中小型地磅闲置,同样低价转卖,详请联系137……” 地磅!今天见识了地磅的厉害之处,叶戎正打算买个地磅呢,这里就有卖的,虽然是二手货,但过去问问详情和价格,还是可以的。 叶戎也不找顺风车回家了,朝蜂窝煤销售商的大院走去。 走进大院内部,简直一片狼藉! 蜂窝煤成品、原煤堆、各种工具……七零八落,随意摆放,感觉挺乱的。煤又是黑的,把院子里弄得一片片黑迹,脏乱差的服务环境,就是说这里呢! 感觉真是不打算好好过日子,铁了心要改行了! “老板!老板?” 叶戎在院子里呼喊两声,从旁边的小屋子里传来应声,“在呢。” 一位愁白了头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问道:“你有事?” 叶戎就是好奇心重,没有直奔主题询问购买地磅的事,反而闲聊起来,叶戎一直在寻找商机,也许蜂窝煤生意就是一个商机…… 这里设备齐全,又是低价转卖,说不定可以搞。 所以叶戎问问行情,“老板,你这是怎么回事?搞这么乱,是不打算做生意了?蜂窝煤生意不是挺好的么?我听说如今的年代,冬天都是烧煤取暖,现在是秋天,冬天还远吗?感觉大生意要来了,你却要改行了?” “不改行不行啊!” 这位老板那叫一个愁,“国家福利要把我逼破产了都!” “国家福利?怎么回事?”叶戎惊讶的问。 “你不知道?”愁白了头的老板惊讶反问,“这一带村民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国家政策给农民的福利,包括每年每户固定的煤炭发放福利!国家免费发煤,大家伙的家里,都是煤炭堆积,烧都烧不完,谁还愿意花钱买煤呀!这两年我都要被国家逼得破产了!你看看我的头发,这两年都白了!” “呃……” 叶戎都无语了,国家福利惠及万家万户,这是国家政策好。 这位老板却是福利的受害者…… 不过,相对来讲,国家政策还是不错的,福利惠及劳苦大众,个别的受害者是可以忽略的。再说了,叶戎敢肯定,每年国家发放煤炭的时候,这位老板的家,肯定也有发放,而且争着抢着去领福利。 只是煤炭小商户,遭此波及,生意肯定很惨淡…… 煤炭生意,不能做。 叶戎放弃做煤炭生意的打算,于是直接忽略那一套煤炭设备,指向院内的地磅,问道:“老板,你这个地磅也要转卖?” “对。”老板点头。 叶戎问,“怎么卖?” “1万7千!” 老板介绍起来,“我这个地磅,3*7米规格,30吨承重,只能算是中小型地磅,但在我们小镇上基本够用了。只要不把满载货物的重卡开上去,家用三轮车摩托车、三轮车、五轮车、皮卡、等等中小型车辆,满载货物都能用。当年我花费2万多近3万买的,只用了6年,而且基本都是乡亲们用小车辆购买蜂窝煤使用的,没有被大型车辆压过,性能完好如新,至少九成新!如不是改行,低价转卖,低于2万我都不卖!1万7千都是你捡便宜了,你感觉怎么样?能不能成交?” []百度搜索“”手机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