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神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第四十九章 入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蠃鱼!”老人大叫着,“大蠃鱼!”赶紧把舵撑起来,往旁边滑去。 蠃鱼?庄风的心里充满疑惑,这是什么东西,让船夫和周围的动物如此恐惧,四下看去,却没有什么发现。 船夫奋力地滑了很久,回头看看没有什么东西追来才停下来,喘着粗气对我说:“蠃鱼是一种生活在深水中的怪物,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非常地凶悍。它非常狡猾,出现的时候很难被人发现,不过却很难瞒过风鸟。这种怪兽很不吉利,它在哪个地方出现哪个地方就会有水灾。蠃鱼几年也很难露面一次,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看来我回去之后要告诉老村长小心一些了。” 就在船夫说完这番话的时候,刚才路过的河面突然掀起了滔天大浪,很快又归于平静,只留下一片煞白的死鱼和水鸟漂浮在水上。 “蠃鱼到底是什么模样?”庄风问。 “这个我倒是没见过。老村长说,看到蠃鱼样子的人,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死字。不过也不是全部,滔天帮的许老爷子就曾经吓走穿入玄水湖的一条蠃鱼。可是,许老爷子人家可是我们北汉的第一高手呢。要不是有他护着,我们哪来的这么多安宁?当然,也离不了水神娘娘的护佑。” “水神娘娘?”庄风还在沉吟,船夫却一手拉着庄风,一手拍了拍胸口说:“小子,赶紧给水神娘娘磕个头,感谢她保住了我们这两条命!”说完这些,船夫郑重起来,不再言语,率先丢下船篙,跪在甲板上冲着河水磕了两个响头。庄风心里虽然不信这一套,可又怕船夫见怪,因此便也跪在甲板上磕了两个头,不过嘴里却是默念着外公、外婆。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庄风来到了玄水湖。 下了船,伫立湖边,偌大的湖面蔚蓝如海,澄碧、明净、令人心醉。 湖中还有大大小小的一些岛屿,都出水很高,像剑塔一样耸立着。岛上长满了各种树木,郁郁葱葱,在金色斜阳和碧绿的湖水的包围中,别有一番风味。 遥望对面的湖岸,根本看不到什么,只有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山。 庄风深吸了一口气,心说,玄水湖,我来了。 今天一早,杨守业天不明便起身了,同时还将妻子和女儿都叫起身来。今天是他们的杂货铺开张的日子,必须早早地起来忙碌。 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等货物早在两天之前便已经购置完毕,鞭炮和写有“开张大吉”的大红纸也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再次将货架上的货物检视一遍,然后过虑一遍开张的流程,想一想街坊邻居都请到了没有,还有没有遗漏的。 忙完这些之后,支使着妻女一个去煮饭,一个打扫清理店内外的卫生,杨守业十分满足地坐下来点起了旱烟,有滋有味地抽上了一口。自己半生漂泊在外,中年娶妻,生了个女儿,妻子贤惠,女儿聪颖,都令自己满意。为了拉扯这个家,自己是风餐露宿,吃尽了无数苦头,终于攒了些家底。如今自己年近五十,已经没有多大力气去闯荡世界;女儿年方十三,再过两年,也到了该嫁人的年龄。于是,杨守业打定主意,不再过在外面漂泊转徙的日子,将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打算找个地方安家落户,做个小生意。 经过多方打听思量,杨守业终于选定了玄水湖畔最大的城市玄水城。由于有滔天帮的庇护,四周还比较安定,没有兵灾匪祸,在这里做生意,只需要每个月向滔天帮象征性地交点利钱即可。 买下这个小店面,花掉了杨守业六成的积蓄。不过看着前面两间铺子,后面还跟着两间带着一个小院的房屋,杨守业还是自豪于自己的眼光。唯一遗憾的是,这个铺子实在太过于偏僻,实际上只是处于玄水城最边上的贫民区,周围的商业氛围不如城中心那么浓厚。 事实上,很大很大的玄水城的东南部都是贫民区。这里离湖太远,没有那些酒楼画舫,只有遍地凌乱的低矮窝棚、木屋、土房,本身这是为像自己这样的弱势群体准备的。当然,还有比自己更弱势的人,他们要么在城里流浪,要么在乡野深处讨生活,还不如自己。在这里开个铺子,也就是卖些东西给周围的穷苦百姓,自己也算是将钱变成了实物,更加踏实一点。 杨守业本来是想回自己从小生活过的靠山村的,可是当年自己作为一个二混子,是实在为乡里不容才离开的,自己现在回去,父母已经不在,也实在找不到什么归宿。想到这里,杨守业不禁皱起了眉头。自己早就知道了堂妹和堂妹夫离世的消息,自己那可怜的外甥前一段时间又失去了外公和外婆。自己和妻女商量好了,要把小外甥接过来。一方面缺个人手,一方面自己年老无子,身边能多个人照料,还有一个方面能报答当年堂妹对自己的恩情。本来已经和两位堂弟打好了招呼,那边也传过信来外甥已经动身。可是算算日子,已经晚了两天,还是没有见到外甥的踪影。 杨守业心里有些担心了。昨晚临睡前,妻子还劝慰自己放宽心,可是杨守业却难以平静下来。想想当年自己离乡出走的时候,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自己连个棉衣都没有,鼻子下拖着黄鼻涕。人人都厌弃自己,连父母都关紧柴门不让自己进家,村子里的两只黄狗也都懒得向自己吠上一声。就在这时,是堂妹拿出了一件寒衣和几个黑窝头塞到自己手里,延续了自己的生命。若是当初没有堂妹的慷慨,也很有可能就没有现在的自己,没有现在的家庭。因此,虽然事情过去了几十年,杨守业仍然隔三岔五地跟妻子、女儿提起这件事情,让他们不要忘了这番恩情。. 该到报恩的时候了,可是外甥怎么还没有来呢? 妻子招呼自己吃饭了,女儿已经将店铺的里里外外又打扫了一遍。没奈何,杨守业只好收起心思,开始心不在焉地吃饭。 天渐渐地亮了起来,杨守业贴上了“开业大街”的红纸,放上了两挂鞭炮,惊醒了四邻。陆陆续续有街坊邻居来祝贺,红包里多多少少地都放了三五个铜钱。杨守业收下来了,默默地记下,打算借别的机会再送还给他们,毕竟,谁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容易。 一上午都是比较忙碌的。吃了中午饭,妻子、女儿各自忙各自的去了,她们都在城里的大户人家做工。杨守业则坐在半新的柜台前,对着崭新的账簿比划着,心里却仍沉浸在回忆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