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师且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逼他们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然而这个警钟却成了韩家人心里的一块病,人人自危,唯恐踏上王家的老路。 韩淑芸更是心死,她原本以为自己与当初的王弗苓不一样,在庆元帝眼中也该是特别的,然而事实证明没有谁特殊。 在权利面前,她们一样微不足道,一样可以说杀就杀。 她开始理解当初王弗苓为何被养在清秋殿好好的,还拼死了想要扳倒庆元帝,因为恐惧加上失去亲人的痛,通通都化作了仇恨。 被软禁的这些天,韩淑芸也在恐惧,生怕韩大公真伙同韩二郎起兵逼宫,如此一来她们等不到大军进城就成了刀下亡魂。 一家人在宫中团聚,心中五味陈杂,年纪尚小的韩骊鸢、韩厉笙都小声啜泣起来。Z. 大公斥道:“不许哭!” 大母连忙将两孩子的嘴堵上,在宫里哭哭啼啼,让人以为君上怎么了韩家,加之这也是不敬之罪。 “快些出宫去吧......” 韩淑芸与王家众人说道,催促这他们走。 大母临走前嘱咐了她一句:“如今这形势你也看到了,好好的保证自己跟恒儿,切莫不要步王皇后的后尘。” 韩淑芸点头:“母亲放心...” 一行人匆匆忙忙的离开皇宫,朝着韩府而去。 王弗苓早早带着人在门前等候,未多时便等到了回府的大母一行人。 众人下了马车都自行回去,谁都没有心思多说什么。 李氏一脸的疲惫,下车之后看见王弗苓,连忙上前来询问:“你的身子没什么大碍吧?” 王弗苓福了福身:“女儿一切都好,母亲且安心。” 听闻此话,李氏无奈叹息,王弗苓送她回到屋里去。 待侍奉李氏睡下之后,王弗苓才从屋里退下,出门正好撞上青岩。 他被府中仆从领着,似乎是朝着正堂而去。 两人打了个照面,都装作互不认识,擦肩而过。 王弗苓回头看着青岩走远,想着应该是大公寻他出主意,看来大公很是信任青岩。 大公在正堂之上左右踱步,他已经很累了,却根本没心思回屋休息,感觉火已经烧到了眉毛。 青岩进了正堂之后,大公连忙让人将门关上。 “如今这局势你也看到了,君上是铁了心要除掉韩家,你说我应该怎么做?一慌起来没了主意,你帮我寻个良计。” 青岩做一副苦思状:“现在定论为时尚早,国公不必太过焦躁。” 大公怎么能不焦躁呢? “我要你给我想个办法,不是听你在这里说这些无用的。” 青岩却反问一句:“这话国公不该问我,该问问您的内心,其实您早已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如今要的不过是青岩的一句肯定罢了。” 大公沉默了片刻,看了看青岩:“那你觉得可行与否?” 青岩毫不犹豫的点头:“自然可行,贵妃掌握着皇室血脉,韩家拥立其为新帝名正言顺。” “可是...君上尚未到归西之时,拥立新帝就等于是起兵造反。” 青岩十分自信:“国公何不等?前头的障碍自然有人去清除,咱们坐山观虎斗何乐而不为?” 大公听闻此言,却是笑了起来:“是我太心急了,竟把这茬给忘了,对,咱们可以等......” 青岩笑着点了点头,思绪却飞到了别处。 韩大公根本不知道他与玄業有牵扯,更不知道玄業企图变革,他所想的是玄業也企图谋权篡位,所以青岩就顺着他的想法来出主意。 后事,他与玄業早已安排好,坐山观虎斗的一直都不是韩家,而是玄業。 韩家主事的全都回来了,王家的这些杂物王弗苓也可以完全甩手,她正好休息休息。 午时睡了一觉,迷迷糊糊的却听见了争吵之声。 王弗苓从榻上起来,阿欢刚到了春苑门前,她上来与王弗苓说:“二夫人正与大母两人争执不休,闹得不可开交。” “究竟怎么回事?” 阿欢道:“二夫人要带着幸女郎、小郎君回娘家,大母不允,两人这才争执了起来。” 孙氏大概被吓到了,前后两次,韩家都被请进宫去,孙氏已经感觉到危机。 “走,去看看热闹。” 王弗苓说着便出门,阿欢跟在了身后。 吵闹声越发大了起来,王弗苓依旧能清楚的听见孙氏的哭闹声。 “我今日说什么都要走!谁拦着,我就...我就去死!”. 大母斥责一声:“你要去死没人拦着,但你不能带走我的孙儿、孙女!他们都是我韩家的血脉,凭什么让你带到别处去?” 孙氏是怕,她既怕韩家瞬时灭亡,也怕她这一走韩家便不要她了,她带走韩厉笙就等于有了保障。 可是大母死活不让,孙氏吵闹得厉害,实则也不太敢走了。 两人之争不休之时,有人来带话,说是韩大郎回来了,还带来了君上的赏赐。 一家人都莫名其妙,君上前脚才给韩家人施了威,怎么后脚又给韩家赏赐了? 正因为疑惑,大母也懒得跟孙氏吵了,让人将孙氏好好看着,把韩厉笙带在了身边。 孙氏没了法子,被人带着回了屋,门也给锁上了。 王弗苓也好奇庆元帝为何赏赐,故而也朝着大母走的方向而去。 正院中跪了一地的人,正堂正对面有一宦官正手捧圣旨高声宣读。 前头那些虚词王弗苓没听进去,之听见后头那宦官说:“孤念其有功,封其御史大夫一职......” 莫说是王弗苓了,韩家众人皆是震惊不已。 大公很是疑惑,朝中不还有以为御史大夫,怎么的这位置又给了韩大郎? 宦官宣读完圣旨之后,将卷轴交到韩大郎手中,恭贺道:“恭喜大人加官进爵,咱家在这给您道个喜。” 韩大郎伸手接过,韩家众人跪地,叩头谢恩。 起身之后,大公忙去询问那宦官:“朝中不是已经有了个御史大夫,这究竟是何意思?” 那宦官咯咯的笑了起来:“国公有所不知,从前的御史大夫如今是当朝右相了,所以这御史大夫一职就给空了出来。” 大公听得一头雾水:“右相?这又是......” “大公亦有所不知,君上将从前的丞相之位分为左右二相,已经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