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唯利是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妥妥的暴发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六子接过网兜掂了掂,这特么得有一斤多啊! “阳子,你不会看走眼了吧,有的石头中看不中用啊!” “是啊,不可能一个上午就刨这么多,老天爷来了也说不通啊!” 六子一脸惊疑的将网兜里的石头倒了出来,铺在地上。 “我的乖乖,足足六块!” 再看看那些石头的品相,都是能卖钱的,没有一块看走眼的。品相虽然不好,但是挡不住数量多啊。 二婶子瞪着眼珠子,捏起一块石头对着太阳瞄了几眼,这是正儿八经的青石玉啊,最少值一百。 自己嘴里的馒头瞬间不香了,大家都穷的好好的,你说你突然挖这么多,谁心里好受。 就连刘小成都震惊了,本来想拍拍肩膀安慰他的,让他再接再厉别气馁,可没想到居然挖出这么多,他划拉着几块石头说道:“卧槽了要,你怎么一上午就挖这么多,加在一起得值个一千块吧!” 就算是那些几十年的采玉人,也不可能半天功夫挖千把块啊!这跟捡钱有啥区别! “不气不气,新人都有幸运期!”二婶子默默收回了自己的鸡骨白,开始安慰自己。 这运气的确太好了,得是什么样的狗屎才有这样的运气,别说踩了,就是喂一嘴都愿意。 没过多久,大家都吃完饭了,躺在树荫下小眯一会。男女老少都爱抽烟,年轻人抽雪莲,上了年纪的抽莫合烟,拿唾沫一卷,劲儿贼大,一下午都有力气。 大家伙休息了半小时,又带上帽子继续下坑了。他们谁也不敢闲着,说不定下一铲子就能碰到好东西,运气这玩意谁也说不准。 苏阳睡了一觉,不知不觉已经到下午两点了。 收拾收拾继续在河床上转悠。 远处的河流还在潸潸流水,有人穿着雨靴站在水里,用筛子不停的筛土,这是淘金人。 好的情况下,能撇出一些金粒子,一天也能赚几十块。 不过这是技术活,村里人也有干这个的,平均下来比采玉赚的多,但是累,在水里一泡就是一天。 苏阳沿着河床不停的走动,时刻注意系统的提示,有的时候系统响了并不是玉石,而是一些品相高的石英岩,值钱但不多,几块钱,算是白忙活。 “滴滴....” 苏阳又听到声音,立刻弯腰开始测量距离,画出了一个直径三米的圈,一如既往的从中间开挖。 表面的大型鹅卵石被清理后,剩下的就是泥土砂石层,挖起来就简单多了。几十铲子下去,就下挖了十几公分。 苏阳虽然眼力不行,只能通过表皮看出个大概,好在系统中技能鉴别之眼发挥了作用,只要拿着石头,就能分析出具体信息以及价值评估。 经过半小时的筛选,苏阳挖到了一枚烟青石,值个三五十块。 “今天的午饭算是回来了。” 只要是值钱的东西一股脑全要,全部放到网兜里,沉甸甸的,很有成就感。 苏阳起身,再次溜达起来,沿着河床转圈。 刚走没多久,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次是在浅水滩里,水不深,只到脚脖子处。 苏阳感觉今天运气爆棚啊,就算是水,也要下去趟一趟。 当即就脱掉鞋子,挽起裤腿,走进了水里。 昆仑冰山的融水,冰凉冰凉的,如果不穿皮靴,一会就受不了,那些在河里淘金的人,一到阴天下雨就犯老风湿,都是职业病。 附近的人看到有人光脚下水,不由得发笑。 水滩里比岸上出现玉石的几率更小,但是品质会更高。经过历史的河流冲刷,水流玉的玉质更绵密细腻。爱玩玉的人不单单是贪图手感,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将历史长河掌握在手心的感觉。 一般在水里采玉的人,都是一月不开张,一开吃一月。 所以大家伙宁愿在坑里刨,也不想拿时间去赌几率。 苏阳用铲子撇开浅水,一铲铲的将鹅卵石推出去,根据系统提示音,逐渐靠近玉石所在的位置。 “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 苏阳哼着歌,手上的动作飞快。 没过多久就看到了一个虎皮色的石头。 【种类:白玉/虎皮玉】 【特点:裂缝多,玉质柔,密度低】 【价值:200】 苏阳在河里涮了几下,虎皮玉的形状出现在眼前,物如其名,上面条条裂纹就是它的特色。 条条斑纹形似老虎,通常是黄红皮带浅褐色,但是里面的裂和礓比较多,不适合做把件,一般都是掏空了做扳指,也叫作虎头扳。 在上海滩风云再起的年代有尤为欢迎。 当年上海滩青帮老大黄金荣,就贴身爱戴一枚虎头扳,后来跟杜月笙、张啸林结拜的时候,将这枚扳指送给了杜月笙。现如今在躺在博物馆里,能从中看出一个时代的缩影,这就是玉石的人文魅力。 苏阳在手里摩挲了一会,这个型勉强也能掏出一个戒面了。 “我了个草,还行!” 苏阳赶紧从冰凉的河水中出来,可系统的提示音还在继续,发出“滴滴”的声响。 “怎么回事,难不成还有一个?” 苏阳再次下水,在水里继续铲石头。 果不其然,就在虎皮石的旁边还有一块品相更好的,但是体积是那个的一半,价值一百左右。 “尼玛,居然还是双胞胎!” 苏阳接连收获虎皮双胞胎,满意的装进网兜里,穿上鞋子继续溜达起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捡钱一样。 一铲子就是上百块,暴富的感觉很不真实。 只能用“系统一响,黄金万两”来形容了。 要不是累的腿酸胳膊疼,都以为这是在做梦。 周围的人都在埋头苦干,也没有理会他这边,苏阳在河滩上一直走来走去,逐渐和他们隔开一段距离。 苏阳时不时的弯腰下蹲,拿着铲子一顿干。 只是很可惜,没有刨到什么羊脂玉。 一块成色好的羊脂玉,可以卖到上千的价格,那可就彻底牛x了! 现在他要从河滩的一角开始往里推进,进行地毯式搜索,以免有所遗漏。 “滴滴....” “滴滴...” “滴滴....” 一直到天色落下,日落西山。 夕阳余晖下,大家陆续折返回到岸边。 苏阳拎着怀里的网兜,也不记得有多少颗了,光碎石就得有一斤多。 除了鸡骨白和砂皮玉之外,大都是一些奇石,品相好的能卖百十块钱,一般的都是论斤称。 “这破地方连个值钱的料子都没有,这河床压根就没有吧!”苏阳心里暗骂道,自己拥有系统都检测不出来,更别说其他人了。 这也难怪,有的地方都被人挖了好几遍,好东西早就被挖走了,剩下的都是捡漏。 “阳子,天不早了该收工了!” 远处传来刘小成的声音,正在朝苏阳挥手。 “得嘞,今天也是相当满意了!” 保守估计网兜里的东西最少值一千。 在这个工薪阶层月薪五百的时代,一天就能挣两个月的工资,换做现在来说,日收就是过万了,那简直就是暴发户! 那个二姨家的巴郎子,还有什么脸拉踩老子。 苏阳走在鹅卵石上,深一脚浅一脚的,全身除了汗毛不疼,哪哪都疼。 大家伙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面包车附近,开始分享各自的收获。 一见面就吐槽没挖到东西。 “奶嘞戈壁,今天白忙活一天,屁都没有。” “谁不是呢,我今天就挖到两块毛石,真是越来越难了....” 别说羊脂玉了,就算是个品相劣质的沁色玉,也很难见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