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斗在甲午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路遇聂士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安州驿,大清河北岸。 河水滔滔。 援朝军经过五个小时的急行军,在中午十一点时分,终于赶到了大清河畔。 此时南来的海风已经吹散了天空的阴云,露出澄澈的蓝天,九月初的阳光稍微带着点夏末的余温,照耀在战士们的身上,让人懒洋洋的提不出来力气。 于是又累又饿的援朝军,都纷纷坐在岸边,拿出窝头咸菜咸蛋吃了起来。. 炊事兵们连忙架着大锅,舀起大清河的河水,开始想方设法的升起篝火,给战士们烧热水喝。 何长缨吃了一个窝头,点起一支烟看着对面的安州城。 这个时空的空气是如此的洁净,连安州城上面隐隐绰绰的人头都看的清楚。 熊凯玉的侦察排从河这面上游的一户渔民家弄了一条小渔船,高价请渔民划着船带着他和两名侦察兵到了河对岸。 果然不出何长缨所料,安州城内的盛军拒绝召集城内的渔民协助援朝军过河,说平壤无战事,援朝军无需如此着急过河,等三四天之后,河水自会退下露出石桥。 而丰升阿的那队骑兵正在聚众赌博,赌的不亦乐乎,根本就没人搭理熊凯玉。 更让何长缨无奈的是,包括延业驿,北松里驿的毅军和奉军,也都用同样的理由拒绝协助,一个个都用看傻子似的目光看着熊凯玉派过去的侦察兵。 “他麻痹!” 何长缨听得火冒三丈,假如不是有大河隔着,真想过去跟这些混蛋打一架出出气。 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这些大清的军队,统统都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之间差别的王八蛋! “这并不奇怪,北松里驿距离安州驿六七里,延业驿更是是十三四里的路程,路面难行他们当然不愿意过来到盛军的防区召集渔民;而且就事理上来讲,他们的确没有协助我军过河的义务。” 林云瑜望着何长缨说道:“除非营长能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那么我想就是对岸安州城里的盛军,不管心里愿不愿意,也会协助的。” “我说心急火燎的要过去打鬼子,算不算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听了何长缨的话,毛超和他的副连长戚友伟,哑然失笑。而站在周围的学员出来的军官们,却没有一个人露出笑色。 沈兆翱望着滔滔河水说道:“这就是练军和咱们援朝军的区别,所以他们不会信。” 就在众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对面的安州驿突然驶出来两艘大渔船,上面站着清国的士兵。 何长缨顿时大喜,心想到难道安州驿的守军良心发现了? “营长,大官啊,居然是一个总兵!” 四连连长毛超突然大惊小怪的大叫起来。 何长缨听了一愣,仔细的遥目看去,两艘船上都站着官兵,不过衣服看不分明。 这小子的眼睛真TM的好! 何长缨心里嘀咕着,拿出单筒望远镜去看。 毛超站在一旁晒笑:“营长,你看也是白搭,你在仁字军才见过几个总兵?” “哼!” 一边站着的陈世杰,熊凯玉,李振华,鲁招妹,几人均是一声冷吭,怒视着大嘴巴的毛超。 何长缨在镜头里,看到前方那艘渔船上面站着一位五十多岁,不怒自威的老将军,此时也正在朝着这边张望,脸上露出讶然的神情。 “给——” 何长缨把望远镜递给毛超,问道:“是哪一个?” “卧槽,聂士成!这老头不好好在平壤趴着,怎么晃悠到这儿来了?” 毛超果然见多识广,立即叫出了来人的身份。 “聂士成?” 何长缨顿时如同拨云见月。 在他莫名其妙的跑到大清甲午年这旮旯里之前,正在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导演做一个关于甲午剧情的设计,所以正巧在恶补甲午战争的知识。 纵观整个平壤守卫战,都在讲叶志超,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丰升阿,江自康,他们如何迎敌,如何败退,却只字未提这个大清名将聂士成的事情。 后来在鸭绿江保卫战中,聂士成才再次出现。 原来平壤守卫战时,聂士成并不在平壤,而是回国招兵去了。 那么大东沟海战前夕,在安东县登陆的那四千清军,应该就是由聂士成率领的军队! 何长缨的心脏猛烈的"砰砰"跳动起来。 难道是上天再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也给了清国,北洋水师的一个机会。 渔船不久就缓缓靠岸,聂士成带着十几名彪壮的士亲兵下了渔船。 然后聂士成目光炯炯的望向何长缨。 何长缨走过去,朝着聂士成行了一个标准的举手礼,大声的吼道:“援朝军营长何长缨向军门敬礼,卑职身穿军装,地上全是泥水,行礼不便,请军门原谅则个。” 在援朝军里面,何长缨以战时军人不宜弯膝,丧泄军气为由,要求以后上下级之间一律废除大清的半膝跪,而改为用西式的笔直立正举手礼。 “大胆!” “混账!” “瞎了眼的东西,居然敢对军门无礼!” 聂士成身边的那群彪悍的军弁无不纷纷大骂,呵斥何长缨这个小小的从五品的协办守备。 听到骂声,援朝军里面的学员们几乎人人变色,纷纷握着毛瑟快枪望了过来,一脸紧张而愤怒的望着聂士成身边的军弁。. 聂士成先是微微一愣,然后目光一凝,接着偏头冷看了身边的亲兵们一眼。 那边骂骂咧咧的亲兵立即束口无声。 “我听过你,何长缨,何安之;” 聂士成望着何长缨沉声说道:“伯行送给我一本《呐喊》,写的很好,这些天我一直在看;安州守军刚刚说了你的要求,分段过河的想法不错,然而太耗体力,我已下令安州城内所有的渔民全部带船过来,助你过河。” 何长缨听了顿时大喜。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卑职谢过聂军门。” 何长缨又恭敬的对着聂士成行了一个标准的西式军礼,对于聂士成这样一位悲剧性的国家英雄,何长缨觉得他当得起自己的连续两个军礼。 聂士成望着何长缨,然后又把目光转向何长缨身边的军官们,大声的说道:“不用谢我,都是为了朝廷,打好这场仗比什么都强;你的《呐喊》我是很认真的看了,既然你说大清的未来就在你们少年的身上,那么我还就看着你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 “将军,我们援朝军绝对不会让国家人民失望!” 何长缨大声的吼道:“我对此深信无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